泪蛋蛋砸在心窝窝里
每年东奔西走地漂泊,每天起早摸黑地忙碌,每次酸甜苦辣地木讷,你就是我心心念念牵挂的哥哥。
当我看到你佝偻着孱弱的身躯颤巍巍地挑着半挑稀粪去淋菜园时,我的泪不竟盈满眼眶,涌上心头。这就是曾经英姿豪爽矫健干练的哥哥吗?
弟兄姊妹多的大家庭只能存在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生育以前的中国乡村。
我家三弟兄四姐妹的天伦之乐承受着那个时代的所有之痛。对哥哥的印记也许是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缩影吧。
我的哥哥聪明伶俐,智商很高吧,要不他怎么能熟识风水易经,修房造屋呢。
上学时勤奋刻苦,成绩优异,老师说是个好苗苗。跟哥哥同路上小学两年。
当我读初中时,尽管在全班成绩领先,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没有路费,失去了到县城赶考上高中的机会,加之靠工分吃饭的年代,家里只有父亲一个全劳力,哥哥无奈地挑起了替父分忧养家糊口的重担。
我步入了学校单位的人生轨迹,而与哥哥遥望成两个世界。贫民百姓劳动生存的艰辛那是外人无法感受理喻的。
而我也只能在节假日与父母家人团聚时,才能粗略的体味点滴。
尖利的哭泣
我家养了一头牛,那是父亲的好帮手。平日里要把牛放养好,特别是耕种大忙时节,要割青草喂牛,那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记得有一年栽秧的时候,父亲安排我和哥哥到屋后柴山上去放牛。
哥哥砍好了一捆柴背着,叫我去把牛往回赶,我犟筋,不愿动。他摔下柴禾,气呼呼地跑过来把我推倒在地。
我爬起来,顺手抓了个石子,向他砸去,不料,正打在他的头部。
哥哥立刻大哭起来,又蹦又跳,抱着头左右摇晃,哀嚎不止。
那是少年闰土般红活圆实的手,那是雨后春笋般少年红润粉嫩的脸,那是儿童银铃般地脆响。
哥哥尖叫的哭声,刺破老家的山野迷茫,刺痛我冰封的心房,至今令我内疚悔恨隐隐地痛。
滚动的泪滴
我到后柳中学读高中时,哥哥也从大集体生产队的大会战中,走到了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承包地。其中的酸甜苦辣咸从一家人不饿肚子了的生活改善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养儿不读书,等于喂头猪。养儿不学艺,挑断箩筐系。哥哥想学手艺,想增加经济收入啊。
看到走村转户弹棉被的弹花匠,哥哥很好奇,想学弹匠,没学成。又跟汉中洋县一个师傅学了泥瓦工,小伙子吃不了苦,耐不得长(时间),不好找活路。又到东北长白山挖天麻人参买,也没挣到多少钱。
秋冬时节,我背着玉米翻山越岭走路到学校去交伙食,天色渐暗,冷风嗖嗖,走到香柏岩泥泞小道时,抬头一望,只见哥哥穿着崭新的蓝色中山服,挎着背包,脚上沾满泥土,健步向我走来,我俩相视一笑,简短寒暄了几句,就各自走向了自己的目的地。
他说东北太冷了,不能转山了,要往回赶。从石泉到熨斗那是上百里路啊,哥哥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回到家里怕是深夜了吧。
在我求学的日子里,哥哥与父亲一起修建了三间大瓦房,他也到了娶妻成家的节点了。
高考三分之差我落榜了。哥哥说亲的几家门户也黄了。燥热的夏天,呱噪的蝉鸣,寂静的山野,昏黄的煤油灯下,我翻看着书本。
哥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未能入睡。转眼间,我忽然发现哥哥青春靓丽的脸庞上静静地有泪珠在慢慢地滚动滑落......
他盯着我,我看着他。心情复杂极了,过了一会儿,我坚定地说,家庭困难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总会遇到你心爱的姑娘。我决心好好复习一年争取考上大学。
也许是受到我自信与坚定的鼓舞,面对命运的艰难困苦,不善言辞话语不多的哥哥释然一笑,抹去泪珠,说,你加油啊,农民的命很苦啊!
当我上大学时,哥哥也娶了媳妇,并挤上了打工的列车。
添了两个女儿后,哥哥成了计划生育跟踪追击的对象,遭多次罚款,被强行拉走了父母辛勤喂养的大肥猪。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传统根深蒂固,哥哥嫂嫂被迫走四方,务工打游击。
儿女外出打工,家里老人留守,山村逐渐失去青春活力。香港回归的那年冬天,操劳一生的父亲伤寒感冒肺炎病故。
突如其来的噩耗,令儿女们万分悲痛。出丧时刻才从外省矿山撵站转折赶回来的哥哥,痛哭失声,颗颗泪珠唰唰掉落,
滴在老家贫瘠的土地上,滴在父亲孤寂的坟前,砸在我痛彻心扉的心田。
浑浊的老泪
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吃过了所有的苦,也感受着所有的甜。哥哥也从贫困走向了温饱,迈向了小康。
凭着熟练过硬的技术手艺,认真负责的态度作风,独自设计修建三五层的农家楼房,成了远近有名的能工巧匠。哥哥自家也建了楼房,有了存款,女儿也各自成家,幸福美满。
正当安享幸福晚年生活的时候,去年秋冬时节,我正在滨江大道散步,突然手机响了:你在哪里 ? 赶快!你嫂嫂不行了!
我立即打出租,赶到医院,只见哥哥老泪纵横,浑浊的泪珠,满眼打转。我了解病情后说,不可逆转呀,啥法呢?只有坦然地接受生死啊。
哥哥热闹体面地厚葬了嫂嫂后,又独自承受着春夏秋冬的风风雨雨,独自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静看悲欢离合的盛世繁华,这也许是绝大多数人生的宿命吧。
哥哥的眼泪和着我滚动的酸楚在默默地飞,砸在我们的心窝窝里在隐隐地痛。
祝哥哥们珍惜开心过好每一天,愿嫂嫂们珍爱呵护陪伴每一程,祝老人们福乐长春,吉祥康泰。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张义胤,男,陕西安康石泉县住建局工程师,新闻宣传干部,文学艺术爱好者,现代独立诗人,石泉县作协副主席;陕西市政、陕西素质教育杂志社特约记者,安康日报、陕西建设、中国建设等媒体特约通讯员;创作有1000多篇新闻通讯优质稿件及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先后在中国作家、中国诗歌、作家导刊等中省市报刊杂志媒体发表,多次获得省市文艺、新闻作品优秀奖。
责任编辑:韩雪
2025-07-04 16:00:15
2025-07-04 15:57:10
2025-07-04 15:51:45
2025-07-04 15:48:37
2025-07-04 15:40:48
2025-07-04 15:37:06
2025-07-04 15:35:37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