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

从“铜吴堡”到新乡村:红色热土的传承与新生

  在榆林吴堡宋家川街道的黄河岸边,一座“宋家川渡口纪念碑”巍然而立,见证着这片红色热土的光辉历史。作为千里黄河防线的重要战略支点,抗战时期的吴堡境内八十里河防,分布着杨家店渡、宋家川渡、城东下渡等7处渡口,这些渡口不仅是阻击日军西进的钢铁屏障,更是连接陕甘宁边区与晋绥根据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宋家川渡口在当时的7个渡口中具有特殊战略地位。”吴堡县地方和史志编纂室主任赵婷告诉记者,“这里有天然的地形优势,当时八路军警备八团驻守高地掌控全局,宋家川渡口扼守水路要道,上下呼应构筑起立体防线。吴堡人民配合军队顽强抵抗,成功阻击了日军多次进攻,牢牢守住了陕西的‘东大门’。”

  1938年2月底,日军纠集2000余人向黄河岸边进发,占领军渡,并隔河炮击吴堡宋家川和旧县城,但很快在八路军警备八团的反击下撤回柳林镇。3月,我军主动出击,夜袭王老婆山日军据点,一举歼灭敌军百余人。1939年6月,日军再次大举进犯,河防部队在宋家川一线展开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最终粉碎了日军强行渡河的企图。整个抗战期间,日军7万余人在吴堡发动20多次进攻,其中有4次大规模进攻,但在军民联防的铜墙铁壁面前,始终未能跨过黄河一步。

  吴堡县地方和史志编纂室主任赵婷说:“吴堡人民积极支援前线,在此配合部队挖战壕、埋地雷、架设铁丝网,形成坚固的西岸阵地,展现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从而成就了‘铜吴堡’的美名,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硝烟散尽,昔日的战地如今已是生机勃勃的乡村新图景。走进宋家川街道达连坡村,1457亩高标准吴堡青梨示范园内,棵棵梨树整齐排列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间,工人忙着整地、修枝,这里年产的优质青梨已成为村民增收的“金果子”。

  “我们采用‘支部+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托管+农户'模式,形成了青梨、白绒山羊养殖、自动化养猪、挂面加工、优质红枣等七大产业格局,全村村集体收入逐年攀升,去年产业收入突破50万元。”第一书记王成伟告诉记者。

  达连坡村作为全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生动诠释了宋家川街道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街道立足区域特色,依托307国道和佳吴路,创新打造“两线三区”产业发展格局。东区主要在辛庄村、郭家庄村和郭家腰村,以“吴堡石城”为核心,发展以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主的三产服务业,打造生态民俗文化旅游休闲体验区;中区在宋家川村、柏树坪村等中心城区发展工业商贸业,周边村庄打造舍饲养羊生态养殖示范区;西区以达连坡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集中打造生态循环田园综合体和产业综合示范园区。

  从“铜吴堡”的红色记忆,到新乡村的时代图景,不变的是精神根脉,蝶变的是发展新篇。如今的宋家川,正将红色基因化作发展动能,让抗战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

  宋家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薛慧明表示:“我们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在改善人居环境、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为建设‘实力吴堡、美丽吴堡、幸福吴堡’添砖加瓦。”(记者 慕荣 韩飞 见习记者 马周瑞)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
  在榆林吴堡宋家川街道的黄河岸边,一座“宋家川渡口纪念碑”巍然而立,见证着这片红色热土的光辉历史。作为千里黄河防线的重要战略支点,抗战时期的吴堡境内八十里

2025-08-20 18:07:24

  8月18日,正值初秋。位于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宁陕县城关镇渔湾村层林尽染,灰瓦白墙的民居错落点缀,金黄的稻田随风起伏。“渔湾号”小火车穿行于稻浪间,游客们驻足田

2025-08-19 23:19:09

  就业是民生之基,增收是幸福之源。2025年,镇安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对标“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重点任务

2025-08-19 22:07:52

  8月18日,陕西宾馆会议中心迎来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卉聚AI 链动三农 香融三秦兴业强企” 暨共促陕西农域繁荣战略合作大会在此盛大开幕。此次大

2025-08-19 21:56:2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之际,累累硕果不仅装点着神州大地,更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从深山秘宝跃升为国家地标,从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

2025-08-15 10:29:14

  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部署了九方面举措,提出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

2025-08-12 17:48:53

2025年8月10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文华会议厅内绿意盎然。当全国政协“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调研综述在大屏亮起时,“深化‘两山’实践&middo

2025-08-10 18:26:10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