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江西王建华:商海逐浪显担当,助学奉献暖家乡

       金秋助学,情满汪二镇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汪二镇沉浸在一片喜悦与希望交织的氛围中。2025年8月23日,汪二镇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隆重举行,县关工委、镇党委、政府有关领导、爱心企业家,受助学生及家长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温暖而意义非凡的时刻。

 

       在众多参与助学的爱心人士中,从汪二镇走出的优秀企业家王建华格外引人注目。他以自己的商业成就和无私奉献,成为了活动现场的焦点人物,也为家乡学子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鼓舞。

       商海拼搏,铸就辉煌成就

       王建华,这位从汪二镇这片热土走出的企业家,自2006年毅然投身家禽加工行业以来,便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创业之旅。

       创业初期,家禽加工行业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但王建华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坚定的信念,从最初在上饶市开展业务,一步一个脚印地打拼。他深知,诚信是商业的基石,只有以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他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从家禽的采购源头,到加工生产环节,再到产品的销售服务,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他注重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品质;在销售环节,以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商业智慧,王建华的业务逐渐拓展。他的市场从最初的上饶市,延伸至周边县市区,最终覆盖到鹰潭市。他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年增加,成为了当地颇具影响力的民营企业。王建华也从一个普通的创业者,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商业领域的佼佼者,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益起航,开启爱心之旅

       王建华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家乡情怀。2007年,他的公益足迹正式开启。

       当时,他关注到一些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着辍学的困境。这些学子们怀揣着大学梦想,却因经济压力而徘徊在校园门外。王建华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决定伸出援手,向贫困大学生捐赠2万元助学金。

       这笔助学金对于那些寒门学子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它帮助许多学生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的难题,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在校园里学习。王建华的这一善举,不仅改变了这些学生的命运,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江西日报》对他的善举进行了报道,将他视为当地“商道即人道”的典范。从此,王建华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宽。
 

       爱心升级,持续温暖传递

       从2012年起,王建华的爱心行动持续升级。他把目光投向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关注到河口镇陈老师的女儿身患重病,家庭因高额的医疗费用陷入了困境。

       陈老师一家为了给女儿治病,四处奔波,债台高筑。王建华得知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连续四年为陈老师女儿每年捐赠1万元。这笔捐赠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它缓解了家庭的医疗负担,让陈老师女儿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王建华的善举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的支持,更在于精神上的鼓励。他经常关心陈老师女儿的病情和治疗情况,给予他们一家精神上的慰藉。他的爱心行动,让陈老师一家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增强了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今年,王建华又将爱心聚焦在了家乡汪二镇考取一本的大学生身上。他深知家乡学子们求学的不易,为了帮助他们顺利踏入大学校园,他向42名汪二籍大学生捐赠了5万元。这笔善款为家乡学子铺就了求学之路,让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王建华自己生活节俭,但在公益事业方面却毫不吝啬。他常说:“孩子们是家乡的未来,我希望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他的善举在赣东北大地广为传颂,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学子感恩,立志回报家乡

       在“金秋助学”活动现场,受助学生代表、天津大学的丁远航同学作了感人至深的发言。他站在台上,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声音略带激动地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今年考上大学的各位同学,向镇党委、政府、向各位关心爱护我们的乡亲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汪二镇为我们举办这么隆重的颁奖仪式。”

       丁远航同学深知这份荣誉的来之不易,他接着说道:“我深刻的知道,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们个人,更属于辛勤培育我们的父母和老师。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他们的恩情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丁远航同学充满了期待和决心。他表示:“我希望用自身的行动,来诠释‘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大学对我而言,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走进大学,我会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绝不会松懈。我将继续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广泛涉猎,开阔视野,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辜负家乡亲人们的厚望。将来,我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领导寄语,展望美好未来

       汪二镇党委书记郑志勇在活动中作了总结发言。他面带微笑,热情洋溢地说:“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这充满希望与喜悦的日子里,我们齐聚一堂,隆重举行汪二镇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今年金榜题名、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用多年的勤奋与坚持,跨越书山题海,实现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你们是家庭的骄傲,更是家乡的荣光!”

       郑书记强调,“金秋助学”不是简单的资金资助,更是一份传递温暖、播种希望的事业。多年来,在县关工委游天林主任的关心下,在企业家王建华老总等社会各界的热心参与下,汪二镇已连续七年为高考学子助学,累计帮助多名优秀学子圆了求学梦。这些孩子中,有的考入重点大学追逐科研理想,他们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着自己的智慧;有的已经步入社会实践行业深耕专业技能,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乡镇孩子努力奋斗。

       当日,铅山县关工委在现场为6位困难学生捐赠人民币6000元。这一善举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艾世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金秋助学,情满汪二镇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汪二镇沉浸在一片喜悦与希望交织的氛围中。2025年8月23日,汪二镇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隆

2025-08-25 15:26:30

一、初识:庆典上的“清流” 初识薛应中大夫,是在2024年9月13日薛医堂十五周年的庆典上。咸阳的阳光温和,诊所门前暖意融融。经权裕老师引荐—&m

2025-08-22 10:52:42

  人们都知道林一山是被毛泽东誉为“长江王”的治江英雄,其实林一山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抗日英雄,却鲜为人知。  由于工作关系,在林一山晚年的几年中,我曾与他密切

2025-08-20 18:01:11

  周末闲来无事,邀友三两,到妙升老师的禅书堂做客,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妙升老师  妙升老师,原名张校笙,当代知名文化学者、禅艺书画艺术家、环境科学布局师,张仲景第57

2025-08-20 11:16:55

崇敬军人的她,除了喜欢一袭军绿橄榄色以外,还有着军人团结友爱的精气神,那就是与战友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以及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自己不断前行。向“八一”敬

2025-08-02 19:23:19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李如生风景园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对于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将发挥

2025-07-28 12:24:40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 俗话说:人和人,没什么区别,大不了男女之分,生活各异,在事业上各有千秋,发挥自己的特长。  这个人五官端正,眉目清秀,见人一幅和蔼可亲的样子,常常笑嘻嘻的,论

2025-07-28 11:07:37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