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祖国!
从儿时踮脚仰望学校操场的国旗,到如今隔窗望见社区广场的旗帜,这面旗始终牵着我与祖国的羁绊;在祖国76岁诞辰这天,我忍不住翻开记忆册页,细数那些与祖国同行的岁月,最近三原县第二届城隍庙美食文化节盛大开幕了,街上满是烟火气,看着街坊们笑着尝小吃、聊家常,我总忍不住想起自己走过的那些日子。
我自小跟着外婆长大,是红旗下的孩子。小时候,外婆总拉着我的手讲中国的苦难:从前国家太弱,外国侵略者凭着几条轮船、几门大炮,就逼得满清政府签下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老百姓在战乱里连安稳日子都过不上。那时我不懂“丧权辱国”的重量,却能从外婆紧锁的眉头、沉重的语气里,摸到她对过去的痛惜;后来上学,老师教我们唱《义勇军进行曲》、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才真正明白,外婆口中的“弱”有多可怕,如今的安稳,是无数先烈用热血换来的。从那时起,“祖国”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成了我心里一份沉甸甸的敬畏,我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为祖国出力。
40年前,越南不断侵扰我国边境、杀害边民,新闻里的画面、广播里的报道,每一句都点燃我的爱国心;我毅然弃笔从戎,穿上军装成为共和国战士,驻守在陕北榆林,守护镇北台脚下的安宁。榆林的风烈得像刀子刮脸,风里裹着黄沙的粗粝;冬天站哨最是难捱,零下几十度的寒风里,人站着都直打晃,冻得眼睛直流泪,睫毛上都能结起白霜。可看着营区的红旗在风沙里稳稳飘着,红得鲜亮,心里的寒意瞬间就散了,这面旗在,守护的信念就热着。站在镇北台旁的哨位上,指尖划过古台斑驳的砖块,望着远处连绵的沙丘,我只有一个念头,守住这里,就是守住祖国疆土、守住家乡安宁。我和战友们一起训练、值守,节日写信回家总说:“我在镇北台守着祖国,一切都好,我自豪。”那段日子是我人生最珍贵的时光,它让我懂了“祖国”的重量,不是口号,是古台的历史,是哨位的责任,是用青春攥紧的信念。
退伍后我回了故乡三原,脱下军装就进了自来水公司,一头扎进家乡的供水建设里。记得刚上班时,县城里不少街巷还没通自来水,居民要提着桶去公共水站排队接水;后来我跟着同事们一起,把水管一节节铺进胡同、拉到小区,看着水龙头安进家家户户,听着街坊邻居说“再也不用担水了”,心里满是踏实。这几十年,我亲眼看着家乡跟着国家一起变:从买东西要凭粮票、布票,到现在手机一扫就能付款;从自行车是稀罕的“三大件”,到如今街头随处可见小汽车;从农村的土坯房漏风漏雨,到现在大家住进亮堂的安居房。这些变化不是凭空来的,是无数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在党的领导下干出来的,我铺的是水管,工友们盖的是楼房,大家都在为家乡、为祖国添砖加瓦;这也是国家坚持改革开放,一步一个脚印闯出来的。曾经的中国在贫穷里挣扎,如今早已挺直腰杆,在世界舞台上放光。
最难忘九三阅兵那天,我早早搬板凳守在电视机前;当整齐的方阵踏过天安门广场,当一辆辆威武的“铁家伙”驶过,当战斗机在天上划弧线,我忍不住红了眼眶,心里热得发烫,当年侵略者凭几条船、几门炮就敢侵占我国领土的日子,早一去不复返了!那一刻,镇北台的哨位、三原街头铺水管的场景一下子涌进我的心里,再想到如今第二届城隍庙美食文化节的热闹,更真切懂了,这就是我们用双手守护、用汗水建设的强大祖国啊!作为曾保卫祖国、今建设祖国的中国人,我满是光荣与自豪;我更坚信,跟着党、跟着祖国走,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实现不了的梦——就像咱们从过去没水喝,到现在家家户户有自来水,从穷日子到现在逛美食节的好日子,这样的梦,咱们一直都在实现,往后还会越来越好!
如今我已两鬓斑白,偶尔想起榆林,还能清晰记起镇北台的轮廓,记起哨位上裹着黄沙的风;再走到城隍庙美食文化节的街上,看灯笼挂得红火、小吃摊前满是笑脸、笑声传得老远,更觉得这份热闹来之不易。祖国76岁了,它从风雨里走来,在奋斗里成长,如今像巨人般稳稳站在世界东方。我知道,中国梦不是远在天边的愿景,是每个人碗里的热饭、家门口的便利,是一代代人接力守护的烟火气;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会接着往前走,让祖国更繁荣、百姓日子更幸福,让红旗永远在祖国天空骄傲飘着,就像当年在镇北台旁那样,永远有热血的温度,永远亮得让人踏实。
祖国,我爱你!这份爱,藏在儿时听外婆讲历史的记忆里,藏在榆林镇北台的哨位岁月里,藏在三原铺水管送清水的日子里,也藏在当下第二届城隍庙美食文化节的烟火热闹里,更藏在我盼着祖国越来越好的心意里。愿我的祖国永远昌盛,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李欢颜
2025-10-14 16:55:12
2025-10-11 17:16:48
2025-10-11 17:10:04
2025-10-10 17:45:25
2025-10-10 17:29:54
2025-10-10 17:27:24
2025-09-30 15:51:3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