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在时光褶皱里 打捞文明的琥珀 ——评朱文杰《记忆老西安》之“西安的西仓”

朱文杰笔下的西仓,绝非简单的地理坐标,而是将千年文明压缩成可触摸的时空胶囊。从隋唐永丰仓的粮帛丰盈,到明清旗人校场的鸽哨蝉鸣,再到民国集市里此起彼伏的"逛档子"叫卖声,作者以考古学家的精密,将西仓的肌理层层剖开。他考证出西仓巷道命名与屯田道的军事关联,揭示出粮仓选址暗合《周礼》"前朝后市"的营造智慧,让读者在街巷走向中读出礼制文明的密码。这种将方志考据与田野感知熔铸一炉的写法,使西仓成为解码长安城兴衰的活体标本。

在《西安的西仓》中,朱文杰以诗性笔触复活了消逝的市井图景:晨光里抖开油布的虫贩子、竹筐中互相撕咬的蛐蛐罐、染着靛蓝的估衣摊主,这些细节构成鲜活的民俗长卷。特别令人动容的是对"档子"语义流变的考证——从校场栅栏的物理阻隔,到市井交易的风险隐喻,再到当代人"上当"的戏谑表达,文字间流淌着语言与时代碰撞的火花。当作者记录下胡家大院最后一位守门人颤抖着交出铜钥匙的场景时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年表,而是带着体温的记忆琥珀。

不同于学院派的历史书写,朱文杰开创了"贴着地面飞翔"的叙事策略。他既引用《明清西安词典》的权威记载,又穿插老茶客"三秦套餐"的闲谈;既考证西仓门砖雕的营造法式,又描摹集市上"鸟衔虫、人织网"的流动生态。这种跨文体写作,使学术性与可读性达成奇妙平衡。书中收录的23张老照片——从民国粮票到褪色招牌——构建起多维度的记忆坐标系,让读者在文字与图像的互文中完成时空穿越。

在推土机轰鸣的背景下,朱文杰的书写具有文化抢救的悲壮色彩。他记录下西仓旧书摊主珍藏的民国《秦腔戏考》,抢救性拍摄濒临消失的"杠箱会"表演,甚至详述某种已失传的羊肉泡馍制作工艺。这种对民间记忆的执着打捞,呼应着冯骥才"文化守门人"的当代使命。当作者痛心疾首地写下"西仓鸟市若消失,西安将失去北方观鸟文化的活态基因库"时,字里行间跃动着知识分子的现实关怀。

《西安的西仓》对西仓的书写,标志着城市文学的重要转向。它打破了"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转而聚焦市井生态的微观史;跳脱"风景明信片"式的抒情,深入文化基因的解码工程。书中对西仓空间叠写的处理尤为精妙:物理空间上,从隋唐粮仓到现代集市的三重时空折叠;文化空间上,融合了军事要塞、商贸枢纽、民俗剧场等多重功能;精神空间上,则承载着西安人"既守旧又纳新"的集体性格。这种立体化的书写,为城市文学树立了新标杆。

当电子导航覆盖了青石板路的肌理,朱文杰的文字成为对抗遗忘的盾牌。他笔下的西仓,既是地理意义上的文化地标,更是精神层面的乡愁容器。那些在集市上讨价还价的手势、鸟笼里跳跃的光影、虫罐中窸窣的鸣叫,经由作家的文学转译,升华为文明传承的密码。在这个意义上,《记忆老西安》不仅是对一个街区的深情回望,更是为所有正在消失的文明基因库建造的诺亚方舟。

惠东,毕业于西安广播电视大学与西北大学,1982年就职西安电影制片厂。现为西部电影集团艺术创作中心导演、资深影视项目和广告策划人、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会员、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理事。代表作:2008年,执导刑侦剧《缉毒英雄2》;2016年,执导电视片《仙道太白山》;2018年执导中国首部散文改编的电影《风吹吧麦浪》。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云凝日烁幻阴晴, 半霎风微半霎明; 卤煮乾坤烹万物, 气蒸伏虎惯潜行; 蝉嘶欲断高枝隐, 柳倦慵垂热浪平; 暑气如汤街巷沸, 炎威寂寂自纵横。 作者简介:张晋,槐花书院会员,教师,喜欢文

2025-07-26 22:17:47

朱文杰笔下的西仓,绝非简单的地理坐标,而是将千年文明压缩成可触摸的时空胶囊。从隋唐永丰仓的粮帛丰盈,到明清旗人校场的鸽哨蝉鸣,再到民国集市里此起彼伏的"逛档子"叫卖声,作者

2025-07-25 17:01:07

清晨的秦岭深处,鸟鸣山幽。在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黑河镇李家坪村的白术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早已忙碌起来。十多位村民正俯身除草,一行行嫩绿的白术苗齐整地如精心编排,田边预埋的水

2025-07-25 16:10:29

  八一节的风,总裹挟着几分硝烟与歌声的气息。每当这时,我的思绪就会飘回到往昔岁月,想起那个教我刺杀时“眼里的气势照样能杀敌人”的军人;那个把秦腔《血泪仇》演

2025-07-25 16:08:11

2025年7月22日正值农历大暑,大湾区彭家大院候任院长、香港衍生集团董事局主席彭少衍率常务班子成员及秘书处一行冒着酷暑,受邀来到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玉同书法研究院(玉同书

2025-07-24 14:31:06

  八一前夕,中国阳光集团在被双拥领导小组命名为“军人驿站”的兰博梁山大酒店隆重召开“喜迎建军节98周年座谈会”。出席会议的除著名的陕籍女企业家

2025-07-24 14:28:04

人的一生,会历经诸多事情,可回头一思量,皆为可成书籍的传奇。 我与梦萌老师年龄相差二十余岁,在同一个地方舞文弄墨数十载,也同在一个文学会,却阴差阳错互不相识。 我们得以相识,多

2025-07-24 14:26:2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