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一部赞美大自然雄奇之美的作品 读杨志军《雪山大地》有感

  作为一名农家书屋管理员,我不仅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而且更喜欢阅读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特别是在全民阅读活动的浪潮中,我喜欢上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雪山大地》一书,这本书是中国当代作家杨志军的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好作品,让我在浓浓的书香墨韵中领略大自然的雄奇之美。
  喜欢阅读的我,在春节假期里,每当我一拿起就迫不及待要沉浸在《雪山大地》的怀抱,书中的父亲、母亲、孩子大部分人物都像书名一样充满雄奇高达、宽厚仁义、慈祥温柔、善良付出的美好品格。给我心灵带来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以至于有几天我都深深地陶醉在这本尺厚近700页的书香中,雪山的巍峨、大地的精彩,仿佛带我走进向往已久的青藏高原,让我身临其境,欣赏雪山、蓝天、白云、草原及三江源头那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
  阅读作家杨志军《雪山大地》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是那么地深爱那片土地,也熟悉那片土地。在他的笔下,高原、雪山、草原是那么美,一条小溪、一座山岗、一朵花开、一声犬吠,都洋溢着大自然的风韵与精美,就连“冻成块的牛粪”,也“像一朵朵怒放的黑牡丹”。书中作者杨志军以宽广的视野,雄劲、苍劲的笔墨生动的描写出了青藏高原的牧场风光、民俗风情、大山的雄伟、草原的宁静,文字中无不充满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新时代青藏高原的美丽画卷,文字中那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和振奋人心的民族精神,展现了牧民们对大爱大善的追求,以及对雪山大地的虔诚信仰与守护。是一部带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生态环境的新时代巨著,激发更多的人保护黄河源头生态的热情和动力,成为黄河文化的传承者、黄河生态的守护者,让读者在浓浓的书香中感受到大地的雄奇之美。
  《雪山大地》以青藏高原为写作背景,以青海藏族牧民的沧桑巨变为线索,讲述了以“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三代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建设、鞠躬尽瘁的日日夜夜,深情讴歌了老一辈人的荣光。书中以大量感人的细节,呈现了藏族和汉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真挚感情。作为援藏干部,“父亲”从内心深处爱着少数民族兄弟,在精神上真正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是这里的人民把他从洪水中救出,是这片草原养育了他,他对这片土地无限感恩,也用一生来回报。小说以“父亲”和桑杰两个小家庭的互相融合来表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友爱:“它有感情、习俗、婚姻、血液的交融,还有声气呼吸的交融,而一切交融都基于这样一个条件:向善而生。”《雪山大地》热情歌颂了人民创造生活的精神,以暗香浮动、熠熠生辉的笔墨,生动赞美了每一位拥有向善之心的普通人。给读者以一些感悟和启迪,令人回味无穷。
  《雪山大地》在现实书写之上寄予浪漫情怀。时间如水流淌,雪山、大地依然岿立,曾经的信念、热情不曾递减,作者在书中用相濡以沫的情感,讲述了汉族干部与藏族群众和睦相处,绘织了边疆地区民族团结的巨幅画卷。这幅画卷一如雪山大地那般苍远辽阔,粗犷有力又充满丰盈浪漫的诗情画意。
  读作家杨志军《雪山大地》一书,我一次次的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被“父亲母亲”的精神感动。它让我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未改变。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下,是每一个平凡个体的喜怒哀乐,是他们对家国情怀的执着与奉献。正如书中所展现的那样,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环境复杂,但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阅读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而且它让我们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反思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思考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领悟。这部作品中上百次的出现“扎西德勒”,扎西德勒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善良、最纯净心灵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最后让我祝福所有人扎西德勒。也让我们一起畅游在美丽迷人的雪域高原,爱护我们的雪山大地,欣赏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雄奇之美。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6月21日至25日,与全国著名作家、诗人、媒体编辑一起,参加了“江河笔汇·当代作家滦河行”文学采风活动。从滦河源头,一路走到滦河入海口。诗以记之。滦河源图:

2025-07-18 09:51:23

  作为一名农家书屋管理员,我不仅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而且更喜欢阅读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特别是在全民阅读活动的浪潮中,我喜欢上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雪山大地》一书,这本

2025-07-18 09:50:10

西北建设杂志社据共工新闻社7月17日电(范琦)2025年7月23日,四郎贡布《源头的声音》演唱会将在西藏阿里·冈仁波齐脚下震撼开唱,用心灵之声守护自然与生命的源头。

2025-07-17 11:47:10

绥米唢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山财(左二)与徒弟们交流唢呐技艺。 王红霞 摄米脂,采历史长河之灵气,得厚重黄土之积蕴,文化灿烂,源远流长;米脂非遗,集百代先民之智慧,汇民族文化之菁

2025-07-17 11:08:32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一家三代六口前往重庆,参观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魂陈列馆等景点,缅怀长眠在此的革命先烈。在红岩魂陈列馆的展厅里,当我站在镌刻着烈士们血泪箴言的《狱中

2025-07-17 11:06:21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胡秋雨 卢兴如 陈姣姣)近日,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贝叶经"为叙事核心的网络短剧《时空密码》,在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完成全部拍摄,正式杀青。该剧由北京

2025-07-17 09:26:09

享誉国际的学者、有“世界出版第一人”之誉的方建文先生,其多年心血凝聚之作——32卷大型原创学术丛书《文明·创新·出海》(Civiliz

2025-07-17 08:44:4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