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红色引擎驱动振兴之路:盐池县红色记忆展览馆的时代担当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即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座红色记忆展览馆正以其厚重的历史温度,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依托盐池县委县政府无偿提供的宝贵场地,馆长张军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革命文物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在陕甘宁边区的沃土上,正书写着红色基因赋能乡村发展的时代篇章。


盐池县红色记忆展览馆外景

文化铸魂:激活精神密码

作为展览馆的“守夜人”,张军坚信红色文化绝非尘封展品,而是奔涌不息的精神血脉。他首创“文物复活工程”,在20世纪40年代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抗日宣传单》残片,在镂空展柜与光影中“自我讲述”,使文物从玻璃展柜“走”入人心,成为可触摸的精神载体。沉浸式展陈让九旬老兵在复原的“战时窑洞”前潸然泪下,也让小学生在互动屏幕前鞠躬致意,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二楼展厅,由张军耗费心力收集的2600余件珍贵文物构成了立体的革命史诗。首任县委书记惠庆祺的日记本、边区税务局的货物统计表……每件藏品背后都是一曲壮歌。张军耗时多年,追踪拜访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县文广局、档案馆的支持下,将口述历史转化为生动的展陈语言,“精神解码行动”成为贯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二楼红色文化展

产业赋能:文旅融合新范式

张军将展览馆作为核心,串联“陕甘宁蒙”四省民间红色民俗展览馆,资源共享,带动游客走出去、引进来,让红色文物“活”起来,让红色旅游“火”起来,巧妙融入盐池滩羊生态牧场、甘草种植基地,形成“红色教育+生态体验+产业观光”复合业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坚持免费开放、秉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公益展馆,今年“五一”假期单日接待峰值突破了2000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展览馆以20世纪50—80年代的原版实物为旅游纪念品,更能吸引游客购买,将推磨、磨面粉盐帮转化为青少年的沉浸体验。馆内上万件红色、民俗展品,让参观游客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游客体验过去的待客场景

人才培育:构筑传承链条

在讲解队伍中,盐池县红色文化收藏协会会员“宣讲”(红色信使)格外动人。张军通过“理论+实训”模式,培训出优秀讲解员,讲解盐池县及陕甘宁边区的红色故事。

序厅青铜雕塑《火种传递者》,其接棒手势力求红色精神的当代转化。张军将此理念融入治理,推动展览馆与多个社会团体组成“红色文化基地”,创新“红色讲堂+道德评议”模式,将奉献精神内化为村规民约。青山乡猫头梁村建立红色积分制,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孝老爱亲可兑换文创,治理从“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

每年清明,张军带领村民在烈士墙前诵读《可爱的中国》,已成为文化新传统。


学生体验石磨磨玉米

区域协同:共绘振兴同心圆

张军积极促成展览馆与延安、庆阳等革命老区携手,建立跨区域红色旅游联盟,推出“长征路上的盐池”主题线路,实现客源互送、资源共享。今年,联盟接待游客量突破13万人次,盐池贡献率超32%,带动了沿线民宿农家乐的收入增长,使盐池从“过路站”转变为“目的地”。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展览馆发起“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吸引了全国23个老区代表,推动建立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评估体系。小展馆办大事,盐池经验升华为全国老区振兴样本。


参观游客络绎不绝

伫立古城,俯瞰展馆。这座年接待超22万人次的精神殿堂,正以日均逾500人的热度,将红色文化源源不断转化为振兴动能。从政府提供坚实平台到个人无私倾力投入,正如张军擦拭由军属捐赠和他自费购藏的煤油灯所言:“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凝固的历史,更是照亮未来的永恒火种!”当红色基因融入乡村肌理,盐池这片革命沃土,正奋力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黄河文化亿万年,纺织战线出英贤,   劳动模范照前徹,梦桃精神代代传。   国一二七八厂棉,由少变多不平凡,   社会主义大贡献,英雄一篮胜一兰。   梦桃画像映眼帘,洋溢朴

2025-06-26 10:18:19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即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座红色记忆展览馆正以其厚重的历史温度,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依托盐池县委县政府无偿提供的宝贵场地,馆长张军三十年如一日

2025-06-25 16:11:09

铁锤镰刀作党徽, 一大代表十三人。 二十八年功至伟, 神州飘扬五星旗。 信仰共产为人民, 改天换地日月新。 百年又四回首望, 壮丽事业更光辉。

2025-06-25 15:58:08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 6月21日星期六下午,记者应玉同书院彭书记的邀请,前往玉同书院,见到了正在忙碌的书院老师们。在彭书记和何善章院长介绍下,记者认识了文化学者、书法家欧阳新潮

2025-06-25 12:29:21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 絲绸名都咸出头,今朝纺织阳风流,   梦桃精神垂千古,秦创纺园上高楼。  公元2025年6月24日,黄研会参观团会员在王满院会长带领下,走进国棉一

2025-06-25 11:51:37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 2025年6月中旬,我从古城西安驱车前往阔别十年的塞上明珠——银川。这座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城市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我的归来。走在银川街头,高楼林

2025-06-24 15:58:21

西北建设杂志社重庆讯(陈孝波)6月21日,2025年“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人士中国行”重庆站活动中,16位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代表走进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在品尝彭婆婆非

2025-06-24 14:23:48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