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护航

律师出庭使用徽章代替传统律师袍的建议

要求律师出庭统一着律师袍主要出于树立律师职业形象、强化律师执业规范意识和整治法律服务市场的考虑。但是实践中律师着袍出庭率非常低,尤其在其他律师都未穿袍的情况下,单独穿袍的律师往往会显得突兀。即使《律师出庭服装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了违规律师的处罚措施,包括训诫和通报批评,但这些规定似乎并未能有效改变律师对律师袍穿着的抵触情绪,不穿律师袍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这一现象的存在并非都是律师主观排斥,其有诸多客观障碍。主要体现:

一是基层法院设施条件不佳,缺乏合适的更衣室,使得律师常常不得不在法院的卫生间更换律师袍,影响了律师袍的严肃性;

二是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使得穿着律师袍在夏天过热,冬天又需额外穿着保暖衣物,造成诸多不便及不雅观;

三是律师出庭需携带大量案卷、电脑等设备,再额外背上厚重的律师袍(尤其夏季毛料材质闷热)极为不便。

其实,律师袍源自英国司法传统,与我国本土法律文化融合不足。更有律师认为其“宽大懒散”,难以体现专业形象。相较之下,日本律师使用的就是“天秤葵花徽章”作为身份标识,既庄重又具辨识度。

笔者也认为用徽章替代律师着袍出庭更能体现便捷性和实用性。徽章体积小、重量轻,可缝制于西装或衬衫领口,无需额外携带。再之,徽章的制作和维护成本较低,且可以通过印制律师证号和执业机构信息,便于当事人和法庭快速核验身份,减少冒充风险。

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通过徽章实现“轻量化职业标识”,既保持职业形象,又减少负担。为此,建议:

1、修订行业规范,明确法律依据。建议全国律协启动《律师出庭服装使用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删除“必须穿着律师袍”条款,增设“律师出庭应佩戴统一徽章”规定,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参考赣州、锡林郭勒盟等地经验,由司法行政机关、法院、律协联合发文,明确胸章佩戴要求。

2、优化胸章设计,强化文化内涵。组建由法学家、设计师、律师代表组成的设计委员会,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推出2-3套徽章方案供律师选择。例如,可融入“灋”字图腾、竹简纹路等元素,体现中国法治特色。同时,建立胸章防伪机制,采用激光雕刻、变色油墨等技术,防止伪造。

3、加强宣传培训,推动观念转变。通过“律师协会”等平台开展专题培训,向律师普及胸章的象征意义及佩戴礼仪。制作《律师出庭礼仪指南》,明确佩戴位置、搭配要求(如深色正装),避免与其他饰品混淆。选取北京、上海等地法院开展试点,逐步推广至全国。



作者许小军系湖南君杰律师事务所律师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为从源头多元化解劳动争议纠纷,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4月17日,汉滨法院与汉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区人社局)精密配合,成功运用“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模式

2025-04-21 18:54:00

  为深化司法公开,强化民主监督,创新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4月17日,汉滨区人民法院特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及科创园企业代表走进法庭,旁听一起

2025-04-21 18:38:07

要求律师出庭统一着律师袍主要出于树立律师职业形象、强化律师执业规范意识和整治法律服务市场的考虑。但是实践中律师着袍出庭率非常低,尤其在其他律师都未穿袍的情况下,单独

2025-04-21 08:23:47

  为预防和减少涉酒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近期,柞水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集中开展夜查行动,严厉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动,全力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行动中,大队结合辖区实际,根

2025-04-17 12:24:32

  为不断筑牢春季道路交通安全防线,4月16日晚,商洛市柞水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组织民警深入城区三道井广场,借助迎春社区举办的群众性文艺晚会开展“春风送安全、平安伴

2025-04-17 12:21:29

  2025年4月15日,是我国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深入推进国家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断营造国家安全“人人参与、人人负责&rdq

2025-04-16 09:42:04

  近日,记者从北京大地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在法律服务领域推出重大创新举措,旨在打破打官司的经济门槛,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司法服务。公司法人代表

2025-04-11 10:27:29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