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无小事,人民勤务员——记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陈民康
陈民康,男,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68年10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参加工作),2001年转业至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曾借调咸阳市卫生局工作7年;担任武功县长宁镇镇西村第一书记期间,5年时间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第一书记,受到了各级组织关注和肯定, 曾任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全生产监督科副科长,现任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办-档案管理科科长。
在咸阳市的医疗领域,陈民康的名字广为人知,他是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杰出医者,更是一位心怀大爱的公益践行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勤务员”的深刻内涵。并受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派,担任第一批扶贫工作队成员驻守镇西村并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
陈民康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生活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份深厚的情感,成为他投身公益事业的强大动力 。2017年4月,他第二次派驻到武功县长宁镇镇西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启了他在这片土地上的扶贫与公益之旅。
刚到镇西村时,陈民康面对的是诸多难题。村级班子思想保守,“三会一课”流于形式,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他深知,要改变现状,必须从班子建设和组织生活抓起。于是,他和工作队3名成员将党组织关系转移到村,为村级班子注入活力。以活动阵地“三清理三规范”为契机,改造村活动阵地场所,清理周边垃圾卫生。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年组织党员民主评议,让党员重新明确职责,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着增强。他舍小家顾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投入农村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周一村里来,周五下班后回咸阳,时常因工作需要,周末和节假日经常加班,不能回家与妻儿团聚,但陈民康同志一直任劳任怨,克服重重困难,战胜种种挑战,无怨无悔。
在镇西村开展帮扶工作两年期间,他带领“四支队伍”积极开展工作,镇西村的扶贫工作始终走在全县的前列,多次受到市、县、镇的表扬。2015年7月陈民康同志被咸阳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市2014年度驻村联户“双包双实现”扶贫工作优秀驻村干部;2017年度被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武功县纪念建党96周年“扶贫路上党旗红”演讲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陈民康不辞辛劳,四处奔走。他大量走访入户,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到村民面临的饮水和交通难题。为争取项目资金,他常常奔波于市县之间,顾不上吃饭,长期的劳累导致他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炎。但他从未放弃,成功争取到农发项目资金20万,修建饮水井,解决了全村人畜安全饮水问题 。又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争取县政府财政资金20余万元,并引导村民集资,完成了村级道路硬化6条约1000米,生产路4条约3000米,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
陈民康的执着和敬业精神也感动了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院党委。院党委决定在每年拨付扶贫经费8万元的基础上,多次组织开展健康扶贫活动,到村义诊,免费发放常用药品,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产业帮扶方面,陈民康结合镇西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四个一”帮扶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采取不同的帮扶方式。在他的积极协调下,镇西村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困难户”入股养羊分红的模式,为25户困难户共投资20余万元帮扶武功县军刚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情况能按年分红,且逐年递增 。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300亩苗木花卉基地,让困难户受益。这种党建帮扶模式不仅让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也让党支部在群众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陈民康始终心系贫困患者。镇西村因病致贫的情况较为普遍,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同工作队成员和村支部书记前往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向院领导介绍村情实际。在他的努力下,医院对镇西村一般户在住院治疗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在合疗报销基础上再优惠10%,并对脱贫户实行医疗优惠政策,为全市卫生系统健康帮扶开创了新思路。
村民王大娘因腰椎病行动困难,陈民康书记得知后,立刻从咸阳找来车,将包括王大娘在内的近十个因病致贫的乡亲们拉到自己所在的医院,免费治疗、免费检查、免费就餐 。长宁镇中心医院院长王院长回忆,2014年10月,他向陈民康书记提及镇医院医疗条件差、缺少医疗设备。他当天就联系市第一人民医院主要领导,第二天X光机和六箱常用药品就到位了。
他曾多次参加大型募捐活动、捐助困难山区儿童上学、救助弱势群体、看望孤寡老人、捐款捐物,有力的推动咸阳公益事业的发展,多次被评为“爱心大使”、“优秀公益组织管理工作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誉。近年来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号召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基层,他时常亲力亲为,关心支持公益事业发展,时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咸阳市的公益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陈民康常说:“群众的事情无小事,只有把事办到群众心坎里,才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也是对自己最大的鞭策 。”作为一名军队培养了16年的老兵、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党员,他不怕苦、不怕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人民的承诺,成为了百姓心中真正的“人民的勤务员”,陈民康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用自己的行动,在公益的道路上默默耕耘,成为百姓心中真正的“人民的勤务员”。






在产业帮扶方面,陈民康结合镇西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四个一”帮扶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采取不同的帮扶方式。在他的积极协调下,镇西村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困难户”入股养羊分红的模式,为25户困难户共投资20余万元帮扶武功县军刚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情况能按年分红,且逐年递增 。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300亩苗木花卉基地,让困难户受益。这种党建帮扶模式不仅让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也让党支部在群众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村民王大娘因腰椎病行动困难,陈民康书记得知后,立刻从咸阳找来车,将包括王大娘在内的近十个因病致贫的乡亲们拉到自己所在的医院,免费治疗、免费检查、免费就餐 。长宁镇中心医院院长王院长回忆,2014年10月,他向陈民康书记提及镇医院医疗条件差、缺少医疗设备。他当天就联系市第一人民医院主要领导,第二天X光机和六箱常用药品就到位了。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近日,咸阳有一少年表演者张诏,因长相酷似电视剧的小兵张嘎,被大家亲切唤作咸阳“嘎子娃”。这位被大家亲切称为“咸阳嘎子娃”的民间艺人张诏,在咸阳及
2025-04-17 17:27:16
陈民康,男,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68年10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参加工作),2001年转业至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曾借调咸阳市卫生局工作7年;担任武功县长宁镇镇
2025-04-17 17:17:03
高宏洲(左二)和村干部研究村产业发展规划
本报记者 贾书章
春日里的山阳县城关街道土桥村,山间草木吐绿,春花竞放。北湾田园综合体工地上机械轰鸣,吕书荣的养猪场里
2025-04-15 09:20:01
四月,阳光明媚,百花齐放,宝鸡市姜城中学阶梯教室内,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2025年工作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上午九时整,全体起立,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党支部副书
2025-04-14 09:23:22
在巴渝大地的山城重庆涪陵,有这样一位逐梦者。他从农村的黄土地出发,在多个领域辗转前行,凭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就是陈仁平。农家少年,埋下
2025-04-03 21:03:28
郑守增同志的逝世,让整个军营都笼罩在一片哀伤之中。习主席对郑守增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对其亲属表示慰问。张又侠同志,还有刘振立、张升民同志,也对郑守增同志的逝世
2025-04-02 12:25:23
图 在陕西文学的星河中有这样一位默默闪耀的明星——董颖夫。他以一生的热忱为陕西文学搭建舞台,助力众多文学梦想绽放光芒,堪称陕西文学新时代的“装
2025-04-01 11:55:59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