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探讨

以“焦官”之姿担起为民之责

       “起得早来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曾以“焦官”自喻。这一湖南方言里的“不挣钱的官”,道出了共产党人当官的本分,不为名利所惑,只为百姓谋福。有人发出“不挣钱,谁当官”的谬论,实则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共产党的官,从不是谋利的职业,而是为民的事业;不是索取的岗位,而是奉献的平台。
       甘做“焦官”,是党宗旨刻下的精神坐标。从“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的古训到黄埔军校“贪生怕死请勿进来,升官发财请寻他处”的立校准则,清廉奉公历来是为官者的底线,对共产党人而言,这底线更是信仰的高线。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经手百万革命经费却分文未沾;焦裕禄扎根兰考475天,身患肝癌仍奔波在治沙一线,一条被子打满补丁,却让万亩沙地长出了庄稼;黄文秀放弃城市工作,回到家乡百色扶贫,驻村一年汽车里程数超过2.5万公里,工资多用于资助贫困户,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他们用一生践行“焦官”之道,证明了共产党人的“财富”,从来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群众的笑脸与信赖。
       甘做“焦官”,既要靠内心的自觉,更要守牢职业道德的防线。党员干部也是普通人,有家庭的责任、生活的需求,但手中的权力绝不能成为“变现”的工具。倘若为孩子上学“走后门”,为家人看病“托关系”,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打开了私欲的缺口。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共产党人的“正”,就体现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里。在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面前,始终把后者放在首位;在“小家”与“大家”之间,甘愿为后者舍弃前者。这种自觉,源于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清醒认知。
       甘做“焦官”,还需涵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随着职务提升,面临的诱惑也会增多。不法商人的“围猎”可能披着“朋友”的外衣,糖衣炮弹或许藏在“人情往来”之中。此时,生活情趣就成了“试金石”,是沉溺于声色犬马,还是寄情于读书调研、为民办实事?答案不言而喻。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喜欢听评弹,但始终坚守“不收礼、不请吃”的原则。他用高尚的情趣抵御了诱惑,也让人生之路走得更稳、更远。对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培养健康情趣,关键在“慎独”“慎微”“慎友”,独处时不放纵,小事上不松懈,交友时明辨是非,方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站稳脚跟。
       焦官”二字承载的,是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与使命。这不是对个人利益的否定,而是对人生价值的升华。当干部的“辛苦指数”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当个人的“付出”换来万家的“安康”,这样的人生,远比物质财富更有重量、更有意义。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以“焦官”为荣,以清廉为尺,以实干为笔,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让共产党人的本色在岁月洗礼中愈发鲜亮。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在全党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关键节点,为基层卸下形式主义枷锁、激发干事活力提供了

2025-09-08 09:06:20

“起得早来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曾以“焦官”自喻。这一湖南方言里的“不挣钱的官”,道出了共产党人当官的

2025-09-08 09:04:45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同志的铿锵话语,穿越时空依然振聋发聩。他曾深刻指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于与人民群众保

2025-09-08 09:02:18

  总书记强调,“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广大党员干部要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严于律己,这一古老而常新的品德要求,在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成长与奋斗中

2025-08-06 15:15:15

  总书记曾以“不粘人”赞誉务实干部,他们不谄媚领导,不经营关系,凭实干立身。这“干”字的内核,正是摒弃投机取巧的“人际算计”,专注于脚踏实

2025-08-06 15:09:26

  “想让一件事办不成,你就多请示”“不想做事,就去汇报”“多请示、少决策”,这些在基层流传的话语,宛如一记记警钟,敲响了对基层治理顽疾的警

2025-08-06 15:07:37

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征程中,“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是铿锵有力的行动号角。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硝烟战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奋进,再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国

2025-08-04 10:35:06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