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寒衣节的哭(宝鸡 西府民风民俗)

  周原大地的秋末冬初,浅绿的麦苗覆着一层薄霜,在凉风中摇曳,望不到边的田野浸着清寂。风卷着枯草碎屑刮过村口,刺得人皮肤发紧,不由得裹紧衣裳。西府人常说“十月一,送寒衣”,这是周原儿女自古传承的礼数——早年物资匮乏,先辈怕阴间亲人挨冻,便亲手裱糊纸衣,讲究针脚密实才保暖;哭祭更是礼数里最见孝心的环节,要先唤亲名、再诉思念,句句掏心窝子。

  涝池岸边的柳条褪尽绿意,枯瘦的枝桠挑着几片残叶,慢悠悠坠入冰冷的池水里,漾开细碎的寒纹。柳树上的鸟雀正叽叽喳喳上蹿下跳,忽然,涝池岸边的路上传来压抑的抽噎声,起初轻若叹息,渐渐伴着凉意拔高,成了撕心裂肺的恸哭,惊得鸟雀扑棱棱振翅四散。那哭声层层漫开,悲恸里裹着委屈,像被寒风吹裂的棉絮,在空旷的田野里回荡,由远而近,揪得人心头发紧。

  “哎——娘(西府方言读nia),你咋忍心把你娃而哈(意为:丢下)?你不嫌你娃不当(意为:可怜)嘛……”

  “哎——娘——你娃回来了,给谁说话呀?呃……呃……呃”(哭声裹着哽咽,像被凉气激得缓不过气)

  “哎——娘,你要是想你娃了,就给你娃托个梦来——”

  “哎——娘——呃……呃……可怜的娘——辛苦了一辈子,没享过一天福呀。”

  “哎——娘——叫人肝肠寸断的娘——你这一走,叫你娃往后咋活呀——呃……”

  “哎——娘,你把我姊妹们辛苦拉扯大,连一天福都没享,就撇下我们悄悄走了——”

  “哎——娘,叫不年缠(意为:不吱声)的娘……呃……呃”

  循声望去,她头戴白布头巾,系于下巴与脖颈处,眼角爬着细密的皱纹,眼神里盛着化不开的哀伤。身上是粗布孝衫、披肩配白裤白鞋,右手轻攥一块蓝白相间的手帕按在下唇,左胳膊肘挎着竹篾笼,笼里装着雪白的祭品和各色彩纸裱糊的纸寒衣;右胳膊腋下夹着一卷土黄色烧纸,孝衫缝合处的线头絮絮索索,随风飘着,透着仓促。她脚步踉跄,每一步都像踩着沉甸甸的思念,沿着涝池岸边往村口走来。

  冷风卷着哭声穿过街巷,引得村人纷纷驻脚,有的皱着眉朝哭声方向望,有的悄悄抬手按了按眼角。村口几位纳鞋底的妇女闻声抬头,姑娘丫丫慌忙拨开人群:“呀,是我大姑给我婆我爷上坟来了!”说着快步跑过去,接过竹笼,轻轻搀扶着姑姑往村里走——谁都知道,大姑自小被爷婆疼宠,出嫁后也常回娘家伺候,如今二老走了,她心里最是放不下。

  到了家门口,大门口两侧已围了些乡邻妇女,个个被这悲切的哭声勾得红了眼眶,拿手帕角蘸着泪。一位婶子叹道:“你看丫丫她大姑,每次来都哭得这么伤心,把人也惹得眼泪直流。”进了头门,行至上房屋内,姑姑“扑通”一声跪在二老遗像前的草垫上,先是伏在地上肩头剧烈颤抖,没出半点声,片刻后猛地昂头,一声“哎——娘啊!”冲破喉咙,哭声骤然拔高,扯得又长又烈,带着憋了一路的思念。两个妹妹见状,也齐齐跪下身跟着哭起来,此起彼伏的哭声裹着泪光,惹得满院子的至亲或垂头抹泪,或别过脸忍着抽噎,个个攥紧了拳头,眼眶泛着红。

  “大姐别哭了,咱娘在天有灵,知道你的孝心。”“二姐歇歇,别哭伤了眼睛,一会儿还得去上坟呢。”姊妹几个红着眼圈伸手搀扶,侄女抽泣着劝:“大姑,咱赶紧去坟上送寒衣,我婆我爷九泉有知,定会知晓你的心意。”姑姑在哽咽中慢慢直起身,眼泪还在往下淌,沾湿了胸前的孝衫。

  一行人来到村外坟地,在二老坟前摆上祭品,点燃纸衣和冥币。火光微微颤抖,纸衣化作灰烬,随着穿过柏树林的风飘向远方。姑姑望着火苗,指尖攥得泛白,身子微微前倾,哭声弱了下来,变成低低的嘱咐:“娘,爹,寒衣收好了,可别冻着……那年你给我缝的棉袄,针脚密实,我至今还留着呢……”这无尽的思念,伴着跳动的火光在坟茔间萦绕。西府人送寒衣讲究“早不晚过午”,这是对先人的敬重,也是活人尽孝的最后念想,盼着阴间的亲人能暖暖和和过冬。

  人的一生——

  由自己的哭声开始,

  由至亲的哭声结束。

  寒衣节的哭,便是这结尾处最沉的念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寒衣寄哀思,哭声诉遗憾。那些未及说的感恩、未及尽的孝意,终成心底难释的怅惘。唯愿这焚化的纸衣、滚烫的思念,能跨越阴阳,稍慰先人;也愿世人珍惜当下、善待亲人。

  寒衣节的这声哭,藏着乡土不变的思念与牵挂,续着代代相传的孝道——西府人把日子里没说尽的牵挂缝进纸衣,把心底藏着的孝心哭给先人听。年年岁岁,它伴着穿林的风,落在周原的田野上、坟茔间,成了刻在西府人骨子里的民俗记忆,在周原大地上代代萦绕。

  武双喜,岐山县青化镇人,爱好文学,喜欢写作。有多篇文章刊登杂志并获奖。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周原大地的秋末冬初,浅绿的麦苗覆着一层薄霜,在凉风中摇曳,望不到边的田野浸着清寂。风卷着枯草碎屑刮过村口,刺得人皮肤发紧,不由得裹紧衣裳。西府人常说“十月一,送寒

2025-11-10 11:51:19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当指尖划过《远远乡•追忆我的奶奶和母亲•》的扉页,这句浸润着思念的话语便牵出了一段跨越岁月的深情回望。拿到张苟淡先

2025-11-04 16:09:38

  一、结构之妙:“五喻五赞”,层层递进  全诗以“时令入深秋”五次起兴,形成工整的回环节奏,既筑牢咏秋主线,又让情感层层叠加。前半部分以“中年

2025-11-03 16:34:00

  秋天来了,绿绿的夏慢慢的变成了金黄的秋,颜色也不单调了。银杏叶换上了黄衣裳儿,枫叶换上了红衣裳儿,葡萄换上了紫衣裳儿,橘子换上了橙衣裳儿。  秋天给辛苦工作的农夫带来

2025-11-03 16:34:00

足迹影展遍全球, 散文诗词心底流。 龙驹才子董发亮, 文艺大家光彩路。 今日颁奖山泉馆, 光前裕后劲更足。 敢想敢干眼远光, 善作善成美绿洲

2025-11-03 16:31:34

时令入深秋, 恰如风韵犹存的中年美女, 丰满又温柔。时令入深秋, 犹如中午过后的太阳, 光明不炽热。时今入深秋, 好似五六十度的开水, 解渴又润喉。时今入深秋, 正如油画家的画板, 七

2025-11-03 16:29:53

  1959年羑里土牢挖出千年秘密,时隔66年的今天,被中国高科技A1检测证实:被囚了年的周文王,不是圣人而是和纣王博赌的政治家和杰出的帝王。  1995年河南汤阴,考古队在羑里遗址

2025-11-03 16:20:44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传真:029-33567925

  • 官方微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 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