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一笺乡思寄远人,两世风华映家风——读《远远乡》有感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当指尖划过《远远乡•追忆我的奶奶和母亲•》的扉页,这句浸润着思念的话语便牵出了一段跨越岁月的深情回望。拿到张苟淡先生赠予的这部新作时,未曾想一本追忆亲恩的文集,竟让我在字里行间辗转流连,共鸣不已——或许正因与作者有着相似的人生阅历,那些关于故土、亲人与时光的描摹,才这般直抵人心。

  张苟淡先生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西电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大咖,发表论文数百篇,身兼数职仍深耕学术。可翻开这本书,却见他卸下了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外壳,以小名“张狗蛋”自居,用最接地气的笔触,诉说着关中平原上最朴素的亲情。这份反差令人动容:一位醉心于图像识别与AI技术的科学家,心中竟藏着这般柔软的人文情怀,在实验室的精密数据之外,于笔墨间勾勒出家族的温度与时代的印记。这让我愈发钦佩那些“心怀国之大者”的学者——他们既能仰望星空探索未知,亦能俯首大地铭记来路。

  全书七万余字,分“心香”“心碑”两篇,图文并茂,字字皆是真情。“心香”追忆的奶奶,是民国初年乱世中撑起家庭的普通农妇,没读过书,却用善良智慧、隐忍坚强的品性,在作者襁褓至七岁的时光里,给予了最坚实的庇护。她用一粥一饭的疼爱、一言一行的教诲,完成了对作者最质朴的启蒙,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心。而“心碑”中的母亲,更是时代女性的典范:年少时冲破封建束缚考入师范,婚后执鞭讲台桃李满天下,教子有方却不失开明,临终前仍想着捐赠遗体助力医学事业。两位女性,一位如渭河平原的沃土般厚重包容,一位似秦岭北麓的青松般坚韧向上,她们的人生轨迹,既是个人的奋斗史,亦是二十世纪以来关中大地女性的缩影。

  张苟淡先生的文笔堪称一绝。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刻意煽情的渲染,方言俚语信手拈来,风土人情跃然纸上。读他笔下儿时故里的一砖一瓦、田间地头的烟火气息,仿佛置身于关中平原的暖阳之下,听邻里拉家常、看亲人忙农活;那些幽默谐趣的叙述让人莞尔,而字里行间流淌的思念与感恩,又常常让人喉头哽咽、泪湿眼眶。正如陕西著名画家吉日因文生情创作插画的佳话——未曾相识,却因文字中的真情共鸣,共同成就了这部“前网络时代的图文佳作”,足见其文字的感染力。

  这本书最珍贵的,不止是对亲情的追忆,更是对家风的传承与彰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奶奶的隐忍善良、母亲的开拓大义,化作了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着作者的一生。正如书中所言,人这一生终究被父母亲人的言传身教所滋养,那些融入血脉的品格与信仰,成为行走于世的底气。在这部作品里,家风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奶奶深夜缝补的针线、母亲讲台前的身影,是关中大地孕育的淳朴与担当,是跨越世代的精神接力。它既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家风教材,更是一部记录时代变迁的历史纪实,承载着太多厚重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合上书卷,阳光正好,如同书中描绘的关中春风,温暖而有力量。张苟淡先生用科研工作者的严谨与文人的深情,为我们铺展开一幅家族与时代交织的画卷,让我们在追忆亲恩中感悟家风的力量,在回望故土中汲取前行的勇气。那些隔在“远远乡”的思念之人,虽已远去,但他们的丹心与风骨,早已化作不灭的光芒,照亮后辈的人生路。

  愿更多人能读懂这本《远远乡》,在字里行间遇见那份久违的感动,在家族的记忆中寻得精神的根脉——毕竟,无论走得多远,那些藏在故土与亲情里的力量,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

  本文作者:张明,陕西泾阳人,高级技术职称。陕西商协会核心会长秘书长群成员、西安市泾阳商会副会长兼企业文化推广委员会主任,同时担任《西北建设》杂志西咸新区工作站负责人和《人民摄影》报签约摄影师,系《华人头条》和《美篇》平台等多个平台撰稿人,也是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周原大地的秋末冬初,浅绿的麦苗覆着一层薄霜,在凉风中摇曳,望不到边的田野浸着清寂。风卷着枯草碎屑刮过村口,刺得人皮肤发紧,不由得裹紧衣裳。西府人常说“十月一,送寒

2025-11-10 11:51:19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当指尖划过《远远乡•追忆我的奶奶和母亲•》的扉页,这句浸润着思念的话语便牵出了一段跨越岁月的深情回望。拿到张苟淡先

2025-11-04 16:09:38

  一、结构之妙:“五喻五赞”,层层递进  全诗以“时令入深秋”五次起兴,形成工整的回环节奏,既筑牢咏秋主线,又让情感层层叠加。前半部分以“中年

2025-11-03 16:34:00

  秋天来了,绿绿的夏慢慢的变成了金黄的秋,颜色也不单调了。银杏叶换上了黄衣裳儿,枫叶换上了红衣裳儿,葡萄换上了紫衣裳儿,橘子换上了橙衣裳儿。  秋天给辛苦工作的农夫带来

2025-11-03 16:34:00

足迹影展遍全球, 散文诗词心底流。 龙驹才子董发亮, 文艺大家光彩路。 今日颁奖山泉馆, 光前裕后劲更足。 敢想敢干眼远光, 善作善成美绿洲

2025-11-03 16:31:34

时令入深秋, 恰如风韵犹存的中年美女, 丰满又温柔。时令入深秋, 犹如中午过后的太阳, 光明不炽热。时今入深秋, 好似五六十度的开水, 解渴又润喉。时今入深秋, 正如油画家的画板, 七

2025-11-03 16:29:53

  1959年羑里土牢挖出千年秘密,时隔66年的今天,被中国高科技A1检测证实:被囚了年的周文王,不是圣人而是和纣王博赌的政治家和杰出的帝王。  1995年河南汤阴,考古队在羑里遗址

2025-11-03 16:20:44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传真:029-33567925

  • 官方微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 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