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云阳红色基因 续写本土精神血脉 ——读梦萌老师在《抗战时期的泾阳》研讨会上的讲话有感
我与八旬仍笔耕不辍的著名作家梦萌老师,因杂志投稿群相识;又因同属水利领域——他曾任职于咸阳市水利局,而我也是三原县水利局的工作人员,心里便多了份亲近感。出于对他创作执着的敬佩,我主动添加了他的微信。不久,就收到他在《抗战时期的泾阳》一书研讨会上的讲话稿,主题是“让云阳的革命基因代代相传”,读后我的内心非常感动!
作为常穿梭于泾阳街巷的三原人,八路军云阳旧址、安吴青训班本是熟悉之地,但梦萌老师对云阳革命历史的深刻解读,让这些“习以为常”的遗址显露出厚重分量,也让我读懂他创作的动力:源于对本土历史的敬畏,以及对精神传承的担当。这份讲话围绕“革命基因代代传”展开深度思考,彻底刷新了我对“传承”的认知。
一、认清历史价值,直面现实差距,是传承的基石
梦萌老师以自身认知转变为引,点出泾阳云阳革命史实长期“被忽视”的现状,还将其与延安对比,明确云阳作为红军前敌指挥部、八路军诞生地的核心历史身份。这打破了我对红色地标的“浅层认知”:以往前往这些地方只是“逛一逛”,并不了解它们在抗战中的关键作用;如今才明白,它们是串联八路军发展脉络的“历史密码”,云阳的价值更是全民族抗战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同时,他也不回避现实问题:对比外地红色景点“大投入、大宣传”的火热景象,直指云阳相关场馆“落后、荒疏”的现状,点出资源开发不足、宣传工作缺位的短板。这让我既产生共鸣,又深感愧疚——我曾见过安吴青训班斑驳的展墙,也曾在外地朋友询问“云阳有哪些红色故事”时无言以对,却从未将“问题”与“责任”联系起来。他的话让我醒悟:唯有先看清历史价值,再正视现实差距,才能从“历史旁观者”转变为“传承行动者”,这是让红色基因延续下去的第一步。
二、深耕文化传播,方能让革命精神真正共鸣
谈及红色文化如何深入人心时,梦萌老师特别围绕《抗战时期的泾阳》一书展开,从史实的真实性、呈现形式的创新性,到作者成存义、何冠雄“以乡土文化为一生追求”的初心,拆解出文化传播的关键要素。这戳中了我以往的认知误区:我曾以为“传播”就是“讲好故事”,但他让我明白,真正的传播,是“让读者与革命精神产生共鸣”。
正如他在研讨会上的这份讲话,因通晓云阳历史、满怀家乡深情,才让我这个“本地人”读得热泪盈眶;也如《抗战时期的泾阳》的作者,因扎根乡土、深耕本地历史,才写出能让本地人共情、外地人读懂的文字。这为所有红色文化传播者指明了方向:传播红色文化,不能只追求“流量”,更要坚守“在地性”与“敬畏心”。唯有扎根脚下土地、心怀真诚敬畏,才能让红色故事超越时空限制,让革命精神真正融入一代人的血脉,实现“代代相传”的真正意义。
读完这份讲话,我更能理解梦萌老师文字中蕴含的力量——他不仅洞悉云阳红色历史的核心价值,更清晰指明了传承革命基因的路径。作为水利同行、本土后辈,我会将这份“传承责任”扛在肩上,让云阳的红色光芒,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愈发耀眼明亮。
责任编辑:李欢颜
2025-09-28 16:31:57
2025-09-26 17:56:14
2025-09-22 12:48:00
2025-09-22 09:31:55
2025-09-22 09:25:50
2025-09-22 09:19:03
2025-09-22 09:17:4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