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萌:唯美诗人刘月文
刘月文和我是高中同学,但仅仅一个学期。其实,我本是周陵中学高66级,他是高67级,因我在医院伺候母亲两个多月,耽误了功课,本就偏科严重,最后只好留级和他一个班。就这一学期,他给我留下一个唯美的深刻印象。
这不单是他长得帅,一米八的个头,浓眉大眼,仪表堂堂,我预言他将是个贾宝玉式的“女生宠”;也因为他清高沉静,独立特行,神秘莫测,我断言他将是个追求“神仙仰视、终极完美”的修行者;还因为他讲究仪容,衣帽整洁,且怜花惜柳,我多次发现他独自一人在周陵百亩果园和柏树林采摘野花小草,蹀躞连天地喃喃自语,猜测他将是个感情丰沛的浪漫诗人;更因为他和我同为周陵中学篮球队队员,我是主力他是板凳队员,偶然上场他不管进不进球却特别注重自己的表情、动作、姿势是否优美,我暗想他将是个特别追求肢体语言的“男模范儿”。
数年后虽不曾谋面,但从同学处得知,他果然没成为篮球队员和“男模范儿”,却当了三尺教台一位成绩卓越的语文老师;他果然审美卓秀,与全班乃至全校最漂亮的女同学走进婚姻殿堂,而且同为园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共度半个多世纪至善至美的人生;他果然成为一位诗人,不但创作了大量诗词歌赋,编辑出版了多部诗文集,而且参与创办了咸阳诗词学会并担任多年副会长。
正如我当年的预言、断定、猜测和感觉,证明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唯美主义者,所以他的诗词无不浸润审美至上的创作倾向,概括起来就是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
1、关于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品内涵和境界,意境美是诗词的最高形式,核心定义和特征包含意象合一、虚实相生。前者是意象与情感融合的艺术境界,通过“物境+情境→意境”的递进结构实现。如王昌龄提出的物境、情境、意境“三境论”,强调从具象到抽象的升华。后者是以有限笔触表现无限境界,通过“境生象外”“象外之象”实现空间与情感的延伸。如刘禹锡“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
刘月文的诗词无不体现这些诗论圭臬,而且他的意境埋藏得很深,就像一座丰沛的金矿,要认真开掘提炼,才能见其真金;又像牛羊肉里的筋筋脆骨,又硬又顽,要耐心咀嚼品味,才能吃出珍馐。如他的《七绝· 画荷》诗云:“园中百卉艳香多,不画牡丹偏画荷。深陷污泥心不染,亭亭玉立向天歌。”表面上看似写荷花,其实深层含义非常深厚,你可以联想到纯真美好的爱情,面对再美再富的女子,我也不会走神陷入歧途,而是保持高洁的身心。“亭亭玉立向天歌”,歌什么?歌给谁?不言而喻,歌的是“我爱你”;歌给的正是他一生所爱,即那位与之携手六十年不离不弃的老伴赵女士!读者也可设身处地回首改革开放之初灯红酒绿的场景,有单位请客红灯区,其他人在包间拥香搂艳,笙歌燕舞,而唯有这个白面书生,独自一人在大厅握着麦克风引吭高歌。这就是意境,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却为我们营造出如此丰赡深邃的想象空间!特别是《五绝 · 忧思》:“俄乌战火熊,新冠在发疯。月正难入梦,眉头锁几重!”为何“难入梦”?为何“锁几重”?一个颇具大情怀而忧国忧民、渴望世界和平的诗翁形象,怦然站立在我们的面前,给人以无限感怀的激愤。
2、关于情感美
诗歌第一要素是情感,无情即无诗,情感既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诗歌的核心,诗歌本质就是抒情,字里行间无不充盈感情的汁液。古诗词情感丰富多样,主要涵盖五类:爱情与离别、思乡与羁旅 、情志与边塞、闺怨与怀人、感时与哲思。
刘月文诗词的情感美主要体现在爱情、思乡、情志、怀人和哲思等方面。他的情感美,除了《七律· 画荷》之类的小情怀外,更多的是大爱大情怀。如对山水的爱、对家国的情、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等,都写得情真意切,缱绻缠绵,感人至深。如《古风 · 相思》:“明月静静夜空挂,两地相思闪泪花。但愿滴成一条河,独驾小舟到你家。”我不知这“明月”为谁所挂,“泪花”为谁所闪,河流为谁所“滴”,“小舟”为谁所驾,“你家”为谁所有,但我分明看到听到友人频频招手之态和亲人喁喁召唤之声。而且,那一个挂、一个闪、一个滴、一个驾、一个到,连续五个动词,全然拨动读者感情的琴弦,感染得我不得不随着作者心动而落泪。又如《七绝 · 千岛画廊》中之“上峰巓”“落水湾”“桃李盛”“岭连绵”,更富于感情色彩,包含着多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赞美之情啊!
3、关于语言美
古诗词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在清新自然、含蓄蕴藉、朴实绚丽、凝练工整等方面。如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通过自然意象营造静谧意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以白描手法展现田园生活的质朴与恬淡。
刘月文诗词语言简明流畅,多用口语化表达,但字面背后的寓意却深刻悠长,充满诗情画意和哲理趣。这种在平淡中倍增奇绝,在晓白中尤显浏亮,读起来流畅自然,琅琅上口,特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如《古风吟 · 走秀》中之“理云鬓”“百花羞”“体态盈”“风摆柳”“飞水袖”等,这些普通不能再普通、简单不能再简单的三字组合,将一场“斗笠风韵”走秀的场景情态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无尽的美感享受,其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又如《七绝 · 登文王陵》最后两句:“姬氏仁和传万世,犹闻凤鸟又鸣岐”,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却把读者引入“文王求贤”“武王东征”“周公吐哺”“凤鸣岐山”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空辽远的艺术氛围之中。
古人曾说“言为心声”;古人还说“诗言志,歌咏言”。由此可见,唯美之人和唯美之象,造就了唯美之诗词。这不是我的臆造,而是刘月文先生审美追求和创作实践所证实了的文心之论、经验之谈。我衷心祝愿刘月文先生在唯美主义创作道路上行稳致远,创作出更多唯美的传世佳作。
作者简介
梦萌,高级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河》《悲喜娱乐城》《倾城》《金喽啰》《新部落》,中短篇小说集《绿太阳》《和谐的比例》,长篇纪实文学《水经泽被》,文论集《论梦萌与梦萌论》,散文集《随意即风景》等3部以及报告文学集多部。小说《爱河》在省台长篇连播,散文散见于《散文》《中华散文》《读者》等各类报刊,有的作品介绍到国外。
责任编辑:李欢颜
2025-09-22 09:19:03
2025-09-22 09:17:41
2025-09-22 09:12:42
2025-09-22 09:08:36
2025-09-22 09:07:03
2025-09-22 09:03:26
2025-09-18 15:42:3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