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

漫谈村风:风气之变,系于人心与引领

  村风,是一个村庄的精神底色,是世代村民言行举止凝聚成的风气图腾。它如空气般无形,却渗透在街巷阡陌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取向。良好村风的养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偶然,而是岁月沉淀中人心的渐次归向,更离不开那些德高望重的引领者,在关键处点亮明灯。

  回溯历史,曾有一个村子的风气,一度堕入令人扼腕的境地。偷窃,竟成了村民默认的“生存技能”,甚至被扭曲为衡量“能干”的标尺。村里的孩子从外面拿回来东西,家长也不制止甚至还夸孩子有本事,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道德的底线被不断拉低,孩童从小便被灌输着扭曲的价值观,整个村子仿佛陷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泥潭,成了远近闻名的“问题村”,外人提及无不摇头,村民自己也在暗无天日的混沌中麻木度日。

  转机出现在全国开展严打整治的时期。当地公安部门深知,这样的沉疴痼疾,唯有以雷霆手段方能撬动。他们果断出手,将村里几个带头作恶、影响最恶劣的典型分子依法抓捕,遣送至新疆的教育基地进行集中管教,从根源上斩断歪风邪气的“主脉络”。但整治并未止步于此,就像清理田垄间的杂草,需一茬接一茬地拔除,他们结合村子的实际情况,持续开展收容教育工作,耐心细致地矫正村民的思想偏差。这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整整二十年,多少日夜的苦口婆心,多少次制度的约束与引导,才终于一点点驱散积弊的阴霾,让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观念重新在村民心中扎根,这个曾经的“问题村”,才总算挣脱了历史的枷锁,迎来了风气的新生。

  而另一个村子的蜕变,则演绎了“一念之转”的传奇。这个村子地处繁忙的国道旁,南来北往的货车川流不息,这本是地理上的优势,却一度成了滋生歪念的温床。起初,只是个别村民动了歪心思,或在路上设下暗障,迫使货车缓行,趁机扒窃货物;或在货车因颠簸掉落物品时,一哄而上哄抢,将不义之财视作“意外之喜”。久而久之,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竟有蔓延之势,村风在不知不觉中滑向危险的边缘。

  转折发生在一场意外事故中。一位果商的大货车途经此地时不幸侧翻,满车的水果散落一地。刹那间,村里的大人小孩如潮水般涌来,往日的“惯例”似乎又要重演,哄抢的场面眼看就要上演。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身在宣传战线的有识之士得知了消息,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扭转村风的关键契机。他立刻联系到村里在外面开会德高望重的老书记,恳切地说明情况,劝他火速回村。老书记听闻此事,深知事关村子的声誉与未来,马不停蹄赶回村里。他没有斥责,而是率先垂范,组织村民将已经拿回家的水果一一归还,并带领大家有条不紊地帮果商捡拾散落的货物。

  更妙的是,那位宣传战线的高人随后提笔,将这场“从哄抢到归还、从旁观到相助”的转变,写成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文中详细描绘了全村男女老幼齐上阵,顶着烈日帮外地果商分拣、搬运水果的场景,那些曾经可能伸手抢夺的村民,此刻脸上洋溢着助人后的淳朴笑容。这篇报道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心,激起了千层浪——不仅让外界重新认识了这个村子,更在村民心中种下了“善有善报、美名远扬”的种子。自此之后,这个村子的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邻里互助、诚信友善成了新风尚,昔日可能滑向“问题村”的轨迹被彻底扭转,最终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文明村镇,村风的蜕变,堪称一段佳话。

  两个村子的故事,一正一反,却都印证了一个道理:村风是可以改变的。它或许会在积弊中沉沦,但只要有坚定的整治决心、恰当的引导方式,更有那些能凝聚人心、指明方向的带头人,歪风邪气便能被涤荡,文明新风必能蔚然成风。而每一个村民的选择,都是村风画卷上的一笔,或浓或淡,终会勾勒出一个村庄最真实的精神面貌。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
  村风,是一个村庄的精神底色,是世代村民言行举止凝聚成的风气图腾。它如空气般无形,却渗透在街巷阡陌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取向。良好村风的养成,从来不是一

2025-09-18 15:16: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文化振兴战略部署,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月14日晚,清涧县秀延街道文昌社区联合清涧县老年大学艺术团在老关庙广场上开展

2025-09-16 11:14:18

为推动佛门乡白山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可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是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南充高坪应洪农业开

2025-09-15 22:07:33

  三清山坐落于江西婺源县境内,婺源因油菜花声名远播,每逢花期,金灿灿的花海引得游人如织。或许正是这份艳丽,让三清山的俊秀少被提及,即便我爬遍五岳,此前对它也颇为陌生。  

2025-09-15 17:04:55

  老王下午来,暂坐浅问:下午有事么?  答案在他的意料之中,我只需回答:没事。  他笑说:咱到离兴平最近的稻田转转。  我们一贯说走就走,来不得思思慢慢。  车过兴户大桥,

2025-09-15 17:01:22

近日,“桔子红了”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聚焦属地古红桔产业发展痛点,组织师生开展专项培训,以精准技术服务为农户赋能增效,将科技力量注入乡村振兴一线。精准破

2025-09-12 20:17:56

  每到饭点,清涧县玉家河镇便民服务中心应则沟村的幸福院里总是热气腾腾。此时只要在村里,第一书记李治亮就会和队友李嘉懿、李良穿梭于老人中间,端菜、盛饭、问候,宛如子女回

2025-09-10 08:36:13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传真:029-33567925

  • 官方微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 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