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老西安,赞评朱文杰
西安令人想往,西安也给我留下深刻而难忘的记忆一一母校西北大学几年的学习生活更是我人生的重要经历,三十多年后更有朱文杰师兄写出了300多万字的《记忆老西安》引起了轰动效应,得到了广泛的赞评!由此可见西安的魅力,西安的地位,西安的格局,西安的风采。
朱文杰大哥对西安文史类系列文集创作的贡献不可估量,也许空前绝后:更是把我们不知道的西安历史面貌演变故事风土人情发展进步,真实地直观地展示给大家,其文笔的老练独特,文字的精美生动,叙说的细致详尽,审美的平静高雅等等,不是其他同类题材作品能比肩的。
朱文杰大哥作为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以及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的创会会长,现任名誉会长,西北大学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年愈古稀七十多岁的他,文学创作劲头不减当年,令人敬佩,作为他的学妹我更感到自豪。
当五卷十本的宏篇巨著《记忆老西安》铺展在眼前,脑海中悠然走出鲁迅翁1934年1月11日写给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信:“五六年前我为了写关于唐朝的小说,去过长安。到那里一看,想不到连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
诚实地说,作为小学妹,我不知道师兄、学者朱文杰这一摞城墙砖一般厚重的文字,该会给人们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怀着虔诚,从半坡博物馆出发,走近大雁塔……渐次驻足于《丝绸之路起点的唯一》,视线,情不自禁移开纸页,仰望浩瀚天穹,由师兄的文字组成的人字形雁阵,端的完成了历史现实、天地物人的浑厚交响乐章;再返回书面,三百多万字的《记忆老西安》,何尝不是学者呕心沥血、筚路蓝缕所铺筑的大气磅礴的丝绸之路啊!
谁言作者痴,谁品个中味。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生于斯长于斯的朱文杰,俨然穿插于千年锦绣古城经纬的精灵与神梭,从这个角度,朱文杰已经成为老西安卓越的代言人。
对于距西安几百公里的东京的宋朝,唐风宋韵,我自然联想到张择端和孟元老,而师兄的《记忆老西安》,不啻为当代的《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其意义,不逊于新出土的色彩瑰丽的兵马俑;要紧的是师兄的铿锵文字不会因为沾染烟火气而褪去色彩!并且为子孙后代留下弥足珍贵的宝藏。
合上《记忆老西安》,我欣慰地写给亲爱师兄、学者朱文杰,你完成了鲁迅大师的遗憾,给予世界一个当代盛唐西安完美的天空。
2024年4月12日第一稿
2025年7月26日修订稿
郝玫
责任编辑:韩雪
2025-07-28 16:52:41
2025-07-28 12:25:10
2025-07-28 12:24:02
2025-07-28 11:12:17
2025-07-27 19:07:19
2025-07-27 11:13:48
2025-07-27 11:11:5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