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担当之笔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来不是一片坦途。这是一场穿越发展瓶颈的攻坚、突破思想藩篱的探索,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同难题较劲的远征。党员干部作为这场远征的“排头兵”,在关键时刻能否挺身而出,能否以担当破局、以实干成事,直接关系到现代化航船能否行稳致远。而这份在时代考题前的作答,正是检验共产党员党性纯度的试金石。
党性强,则方向明;党性弱,则行难远。然而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却把“党员”身份当作特权标签,只享其利、不担其责。有的身体在组织,思想却游离在外,干工作甘当“二传手”,层层转发、事事推托;有的抱着“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消极心态,遇事“拖一拖”“等一等”,甚至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这种“甩手掌柜”式的懒散作风,不仅蹉跎了个人成长,更寒了百姓的心、损了党的形象,若任其蔓延,必将成为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拦路虎”。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主动作为,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勇于担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官避事平生耻”,寥寥数字道尽担当之重。这份担当不仅是对百姓的赤子之心,就像“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凿渠36年,哪怕摔断肋骨、耗尽心血,也要让草王坝村告别“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更是对责任的绝对忠诚,如同“太行新愚公”李保国,35年扎根山区,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用科技让千万农民脱贫致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牵挂着果树长势。因此,党员干部要以此为鉴,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把民之所盼变成政之所向。把担当既藏在“一次性告知”的细致里和“今日事今日毕”的效率里,更藏在“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的热忱里。
担当不仅要“敢为”,更要“善为”。面对产业升级的“硬骨头”,要像科技领域的党员先锋那样,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面对城市治理的“精细活”,要学深圳罗湖“党建+网格”的基层探索,把社区划成“责任网格”,党员带头破解停车难、物业纠纷等“民生小事”,让治理精度对接群众需求温度;面对生态保护的“持久战”,要如甘肃八步沙林场的“六老汉”党员突击队,三代人接力治沙造林,把荒漠变成绿洲,用坚守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逻辑。唯有在实践中锤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本领,才能把担当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从来不是靠“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成功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各自岗位上深耕细作,始终以党性为魂、以担当为要,方能在这场历史接力赛中跑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精彩一棒,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在脚下不断延伸。
责任编辑:李欢颜
2025-09-30 15:48:32
2025-09-30 11:57:42
2025-09-30 11:56:49
2025-09-30 11:54:06
2025-09-29 11:33:23
2025-09-29 11:15:27
2025-09-28 16:40:4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