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走进咸阳清渭楼——探寻古都千年文化脉络

近日,记者踏入咸阳清渭楼,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楼,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清渭楼始建于秦代,初名“咸阳楼”,汉唐时期曾称“秦楼”“咸阳东楼”,北宋景佑年间,咸阳知县黄孝先重修后更名“清渭楼”,并留下“黄公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的感叹 ,从此,清渭楼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步入清渭楼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宏伟壮丽的明清风格建筑,楼高51米,主楼9层,建筑面积达24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楼体彩绘采用矿物质原料绘制,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与气势磅礴。楼前广场开阔,周边奇石、翠竹环绕,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宁静与雅致。广场上,不少游客在此驻足拍照,记录下这一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瞬间。

 

清渭楼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清渭楼美术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历代书画精品万余件,涵盖了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等多个展厅。在古代书画展厅,沈周、“江南四大才子”、八大山人、“清初四王”等名家的国宝大作陈列其中,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艺术对话;近现代书画展厅则展示了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国画大师的佳作,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特色;当代书画展厅汇聚了众多当代著名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展现了当代艺术的多元与创新。

 

此外,馆内设有三十位著名艺术家的个人艺术展厅。这些展厅不仅是艺术品的展示场所,更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平台,经常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

 

登上清渭楼观景平台,凭栏远眺,渭河风光尽收眼底。悠悠渭水,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高楼林立,一幅现代都市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的画面呈现在眼前。在这里,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领略到时代的变迁。清渭楼作为咸阳兴衰发展的历史见证,千百年来,它见证了无数的朝代更迭、岁月沧桑,如今依然屹立在渭水之畔,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清渭楼周边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善,馆内设有藏书区、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区、电子阅览区,藏书1万余册,阅览席100个,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空间;“咸阳有礼”文创古市,让人们在闲暇之余,可品茗、焚香、抚琴、赏玉,沉浸式感受古人的浪漫;清渭楼live house.茶空间,是游客们冬日暖阳下登楼喝茶晒太阳的好去处,打卡、拍照、游玩一站式沉浸体验。

 

近年来,咸阳市政府高度重视清渭楼的保护与开发,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景区设施,丰富文化活动。清渭楼也成为了咸阳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千年文化古楼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热爱艺术的创作者,亦或是普通的游客,清渭楼都能带给他们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总监 文峰 编辑 幽兰 桥梁)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二水基地》魏明仁,呼籲: 親愛的台軍弟兄們,不做藍綠二黨政客獨孽的傀儡,不做漢奸走狗,不爲美帝而戰,不為台獨而亡,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軍人的天職;趕快覺醒,立馬

2025-07-11 09:33:08

近日,记者踏入咸阳清渭楼,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楼,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清渭楼始建于秦代,初名“咸阳楼”,汉唐时期曾称“秦楼&rd

2025-07-10 17:13:17

当咸阳古城的最后一缕夕阳隐入渭水,位于文创街区的“幻醒民谣酒吧”亮起了暖黄的灯光,门口的霓虹灯牌“青春不打烊”在夜色中格外醒目。这里没有劲爆的舞

2025-07-10 17:12:06

文化互补,礼仪互鉴。6月29日晚,第七届中国—东盟好少年礼仪文化展演暨青少年综合素质测评和中新人工智能人才发展中心(广西)启动仪式,在广西首府南宁市青秀绿地中央广场隆重

2025-07-10 17:10:59

7月10日,怀着敬意与期待,我走进了陕西省兴平市牵手希望小学——这所自1993年便张开怀抱,专门接纳贫困、残疾、智障、留守儿童及孤儿的特殊学府。踏入校园的瞬间,一股

2025-07-10 15:27:20

《悲喜娱乐城》在作家梦萌的创作生涯中,无疑是带有里程碑意义的尝试和探索。这种探索不仅仅表现在对他多年来坚守的文学话语的重塑和变革,更重要的是他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创作姿

2025-07-10 10:07:44

  记忆的匣子里,总躺着一张布满岁月伤痕的老照片。在外婆供奉神明的案几上,它一待便是数十载。相纸泛黄蜷曲,如同历经沧桑的老者皮肤,褶皱与裂痕交织成网,将画面割裂得支离破碎

2025-07-10 09:59:18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