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馬關條約》史料展巡展第二站連雲港圓滿落幕——共工新聞社顧問鈕則堅現場分享曆史感悟

爲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勝利暨台灣光複80周年,“鑒往知來·複興中華——《馬關條約》史料展”自今年4月17日由南京市台屬聯誼會聯合多方主辦以來,曆時兩個半月,吸引近5萬名市民、遊客及專程前來的台灣同胞參觀,成爲深化兩岸曆史認同、凝聚中華民族複興共識的重要文化盛事。7月7日,該展覽的第二站于連雲港市博物館(彥涵美術館)圓滿落下帷幕。

本次展覽由連雲港市台屬聯誼會與連雲港市博物館聯合主辦,連雲港市台灣研究中心、連雲港市台灣同胞聯誼會等多家兩岸愛國團體協辦。展覽以“屈辱·抗争·複興”爲主線,通過150餘幅珍貴曆史照片及60餘件晚清至民國時期的實物原件,全景式還原了自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台灣被迫割讓,到兩岸同胞共禦外侮、最終迎來抗戰勝利和台灣光複的滄桑曆程。

開幕儀式由連雲港市博物館副館長徐向陽主持。主辦方代表、連雲港市台屬聯誼會會長張筠,台胞代表、連雲港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吳靜分别緻辭。随後舉行主題報告會,抗戰史專家陳朝晖講述了連雲港地區的抗戰曆史,嘉賓代表圍繞《馬關條約》的曆史意義及兩岸文化交流分享觀點,參會嘉賓包括: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原中常委李昭平,台灣文史工作者、共工新聞社中國近代文史顧問鈕則堅,台灣“八百壯士捍衛中華協會”理事長王忠義,南京市台屬聯誼會會長沈文龍等。

台灣文史工作者、共工新聞社中國近代文史顧問鈕則堅先生。香港共工社發

其中,鈕則堅先生的發言尤爲動情。他是抗戰名将鈕先銘将軍之子,長期緻力于中國近代史研究與兩岸文化交流。他在發言中回顧了家族與抗戰的深厚淵源,并分享了對曆史的深切體悟:

“今天是《馬關條約》簽訂130周年史料展巡展的第二站,雖是我首次來到連雲港,但這座城市并不陌生。它是連接海陸的重要樞紐,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堪稱新時代的‘新絲綢之路’。

88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中華民族由此全面抗戰。而在座的嘉賓——台灣貴賓吉民立先生之父吉星文團長,正是當年在盧溝橋開出抗戰第一槍的英雄人物。”

鈕則堅先生還深情回顧了父親鈕先銘将軍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歸國、投身抗戰的經曆。他表示:

“1937年七七事變後,父親即從法國軍校歸國,被編入德式裝備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參與了淞滬會戰與南京保衛戰。我有一位舅舅也在南京保衛戰中壯烈殉國。父輩的犧牲讓我深感責任重大,抗戰不是抽象的曆史,而是千千萬萬家庭的血淚記憶。”

他強調:

“1895年,《馬關條約》将台灣割讓日本;1945年,中國戰勝日本,台灣光複。這段曆史是不容否認的鐵證。任何試圖歪曲曆史、背叛民族的人都注定失敗。中華民族将繼續走向偉大複興。”

發言最後,鈕則堅先生朗誦了其近期參加北京書畫展所創作的七言詩,引發熱烈掌聲:

同仇敵忾勝日寇,渡盡劫波台澎歸。

兩岸攜步邁偉業,四海歸心振中華。

此次展覽不僅是一場文化回顧,更是一堂生動的曆史教育課,激發了兩岸同胞共同銘記曆史、珍惜和平、共謀複興的強烈情感。主辦方表示,未來将繼續推動展覽在更多城市巡展,進一步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责任编辑:韩雪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