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生态林业

陕西护林之“变”

  陕西的林地面积有多少?1.87亿亩!
  陕西的森林覆盖率变化有多大?从1962年的18.8%增加到了45.93%,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
渭南市方山林场 孙挺/摄
  除了数字的变化,让陕西白水方山林场的老护林员郭建党感受更真切的是:巡护从靠双腿到用双眼,护林从群众怨声不断到齐心合力,林场由伐木场所变身森林公园……“变化太大了,舍不得退休,还想接着干!”望着远方郁郁葱葱、层峦叠嶂的山林,郭建党深情地说。
  近日,记者跟随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绿水青山踏歌行 三秦大地生态兴”活动,走进秦岭南北的国有林场,亲身感受护林工作的深刻变化。
  变思路,“颜值”即“价值”
  李西峰是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林场的一位老护林员,20多年前,他还是一名伐木工人。“之前经济来源只有木头,后来不让砍了,生活怎么办?”说起2000年全面启动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李西峰直言,“天保工程”实施初期,林场周边的群众怨声不断。后面在一项又一项政策、一批又一批资金的持续倾斜支持下,他们惊喜地发现:山更绿了,林更密了,山林中各种野生动植物逐渐多了起来,随之发展起来的森林旅游、绿色食品、林下种养等模式,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现在,步入厚畛子林场,层林微染秋韵,众多景点串成林场经济增长“珠链”。黑龙潭、一线天、黑河峡谷等100多个景点,集吃、住、行、游、 购、娱为一体,已成为西安及周边群众的打卡胜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周至县森林旅游接待游客量450万人次/年,各大景区收入超800万元/年,综合收入超10亿元/年。

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林场 孙挺/摄
  特别是随着一系列绿色发展举措的精准落地,陕西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也在加快转型、提质发展。2023年,陕西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1710亿元,创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个、省级森林旅游示范县3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28个。

汉中市留坝闸口石林场发展的菌类种植
  2024年5月,陕西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计划到2027年,全省林下经济综合利用林地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变手段,“双眼”替“双腿”
  立秋刚过,陕西白水方山林场略染秋韵,峡谷中腾升氤氲。为了守护好这片林子,在方山林场工作40多年的郭建党等一批老护林员可没少吃苦。“那时候全靠人拿腿抡呢,一天至少走个十几里。”

渭南市白水县方山林场 王丽/摄
  现在与郭建党那时相比,林场“90后”职工赵子龙的巡查工作可就省力多了!坐在明亮宽敞的办公室,在数字监测平台上只需点击和转动鼠标,方山林场的“健康状况”就能被一扫眼底。“你看,热成像能监测到哪里的温度高,提醒我们需要注意防火。包括叶片上的虫害,都能看见!”赵子龙介绍说,他使用的这套数字化“预警系统”,是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巡查无人机和护林员三位一体的系统,主要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森林资源实施智能监测预警,通过实时观测,对林区情况实现快速高效指挥调度。
  近年来,陕西省持续推出林业智慧化举措,让林场管护由单一依靠人防逐渐向人防技防结合,全方位筑牢森林“防火墙”。
  如今,在“人防+技防”手段之下,林场里经常涌现这样的画面:金丝猴在红外摄像机前摆弄身姿,“鹰眼”镜头注视着林涛起伏的山峦;监控平台里,工作人员用“千里传音”劝阻乱扔垃圾的游客。
  变意识,“一个人”到“一群人”
  连子是西安市鄠邑区煤场村一家民宿的老板娘,同时她还有个新身份——“民间林长”。
  平日没事儿时,连子就带着民宿的工作人员一起到山上巡查、捡垃圾,一旦发现异常就及时上报。在她家民宿前,一直摆放着《森林防火野外火源管理“十不准、六不烧”》等10余种秦岭生态保护宣传册,逢人来了,她都要“宣讲”一番。

 “民间林长”连子开办的民宿
  “目前已聘任341名农家乐(民宿)负责人为公益性‘民间林长’。”鄠邑区林业局副局长王望生表示,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联动模式,打通森林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53岁的袁礼志在商洛市柞水县营盘林场做了31年护林员,他告诉记者,最大的变化是——曾经抱怨护林工作的乱砍滥伐者,如今都变成了森林保护的“贴心人”。还有不少群众自觉加入了志愿者团队。
  自2023年开始,秦岭层林间就一直活跃着一队队红色、蓝色、绿色的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峪道、深沟,义务清理游客丢弃在秦岭的垃圾,教育引导游客文明登山。
  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村民,一起化身为大山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结成了“护林联盟”,守卫着三秦青绿。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相关部署,强化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工作。6月13日上午,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在县第一人民广场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

2025-06-13 22:12:42

  西北建设杂志社 6月12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围绕信用记录关爱日“守护信用、共赢未来”的活动主题,在一广场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营造“守信为荣、

2025-06-12 21:44:37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切实保障区域水环境安全,严防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风险,近日,乾县环境监测站组织专业力量,对乾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展水质采样监测工作。  监测现场,

2025-06-11 21:40:00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 6月9日上午,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召开当前重点工作安排会,局机关、综合执法大队、环境监测站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会上首先学习了《习近平关

2025-06-10 10:25:38

  为进一步加强排污许可管理,确保企业合法合规排污,6月6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组织各镇办相关人员,按照市生态环境局要求,推进排污许可登记延续工作。   咸阳市生态环

2025-06-09 12:34:49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环保工作效能,6月6日上午,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组织召开镇级环保网格员培训会,围绕生物质禁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规模以下畜禽养

2025-06-09 12:33:52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为建立农村水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制度,全面掌握和评估农村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近日,乾县环境监测站扎实开展县域内农村中小微水体抽样监测调查工作。  

2025-06-09 12:28:2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