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生态林业

秦岭保护要精耕细作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国之大者。自2020年以来,每年4月20日来临之际,秦岭卫士,相聚一起,重温秦岭保护的意义,盘点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检视存在的短板、弱项、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加强高水平保护、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一、牢记秦岭保护是“国之大者”
  秦岭是中华家园的中央山脉、地理枢纽。秦岭接续昆仑山走下青藏高原,横卧中央地带,一路逶迤东进,将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连锁在一起,将南方与北方连锁在一起。秦岭既是南北分界线、800毫米降水分界线,又是热带气候与温带气候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既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又是黄河、长江重要集水区——涵养着长江之汉江、嘉陵江,黄河之渭河、洛河。秦岭链接着“四面八方”——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中华史。秦岭与黄河、长江合成的“一山两河”是中华家园的内园、老园、核心园。秦岭承载的西安、洛阳是两大千年帝都,永远刻录着万世传颂的周秦汉唐。中国从秦岭走向世界。从大秦岭到阿尔卑斯山是欧亚大陆的脊梁,东西方文明交汇枢纽。在人类家园,特别是中华家园中,秦岭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理位、生态位、人文位。秦岭之水是最靠近北方的南方水、最靠近黄河的长江水,继而成为南水北调——长江接济黄河、接济淮河、接济海河的天选之水。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秦岭担当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水使命。秦岭是我国中央水塔、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中央水塔、中华祖脉,关系中华民族长盛不衰,自然是必须时刻牢记的“国之大者”。
  二、发挥国家公园在秦岭保护中的特区作用
  国家公园是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是我国高品质生态系统精华所在,也是国家“生态特区”。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已经正式设立的五个国家公园之一,以单一物种——大熊猫命名。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被称为“中华国宝”。大熊猫曾经在秦岭、横断山集中连片广泛分布。后来,大熊猫栖息地逐步萎缩,并以嘉陵江为界,断裂成南北两片栖息地。南片栖息地面积较大,已经设立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包含四川、甘肃、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四川面积最大,陕西最小。2017年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以来,在保护范围确定、生态干扰退出、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重要进展。去年,三省协同开展地方立法,共同保护熊猫家园,南片栖息地向宁静舒适迈出一大步。大熊猫北片栖息地在陕西,以秦岭主峰太白山为中心。一开始,北片栖息地曾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进程。后来,独立出来,并扩大保护范围,全面保护秦岭腹腰生态核心区。目前,已经顺利完成秦岭国家公园各项创建任务,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增强。在陕西境内的秦岭,已经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大家知道,陕西省颁布实施了专门的地方性法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对秦岭施行全面保护、系统保护、分类保护。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国家公园,形成功能完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于是秦岭顶级生态空间受到“公园”与“条例”的双层保护,也等于是给秦岭生态精华上了“双保险”。
  三、持续提升秦岭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进入新时代以来,秦岭地区加速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秦岭是我国中央水塔、中华民族祖脉,也是绿色发展高地。不少人已经知道“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其实,这只是四种国宝级动物,也只是秦岭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部分。必须指出,更具有价值的是秦岭大四宝。这大四宝,每一宝都是值得深度挖掘的宝藏,都是值得认真书写的大文章。秦岭第一宝:中央水塔。刚才已经提到,秦岭是我国中央水塔,秦岭之水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水。要建立中央水塔友好型经济体系,走出中央水塔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路。秦岭第二宝:绿色宝库。中央水塔是绿色水塔、绿色宝库、生物基因库。秦岭绿色宝库以森林、草原、湿地为主体,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即是绿色宝库之宝。要建立绿色宝库友好型经济体系,走出绿色宝库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路。秦岭第三宝:中华文脉。从旧石器到新石器再到人工智能,从采集狩猎到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再到智业时代,从远古传说到三皇五帝再到周秦汉唐,从伏羲八卦到大道之源再到百家流长。秦岭是天然的国家版本馆。要建立中华文脉友好型经济体系,走出中华文脉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路。秦岭第四宝:风景名胜。主峰太白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太岳武当山,童话世界九寨沟,道家祖庭楼观台,佛门石窟龙门山、麦积山……要建立风景名胜友好型经济体系,走出风景名胜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深度挖掘祖脉秦岭蕴含的文化价值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值得深入下去。秦岭与黄河、长江构成的“一山两河”地带是全球独具一格的地理单元。特别是嵩山、华山、骊山、终南山,渭河、洛河、汉江,以西安、洛阳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伊洛盆地,是中华民族人文故事的重要发生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秦岭文化不是一般的山水文化、生态文化,而是世界级的、关联整个中华民族的祖脉文化。同时,秦岭纳藏了周秦汉唐,是中华文化开放、大气、包容的重要象征。中国从秦岭走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要立足中华民族祖脉文化,全面系统整理秦岭文化,形成具有中国学特色的秦岭学,亦是中华祖脉学。秦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聚焦秦岭自然与人文精华,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或是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让世界看见秦岭。秦岭是天然的国家版本馆。商洛市已建立秦岭博物馆,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博物馆,也是秦岭文化建设的一个好开端。各地要从实际出发,与中华民族祖脉文化相匹配,建设各具特色的专类馆,形成秦岭博物馆群。美从秦岭来,美在秦岭山水间。要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国家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的基础上,建设各类自然公园、文化公园,真正让秦岭成为中国人的中央公园、精神家园。
  五、推动秦岭保护进入精耕细作新阶段
  秦岭的腹腰在陕西、生态精华在陕西。秦岭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陕西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特别是西安、渭南、宝鸡三市,着力将秦岭北麓打造成生态文明示范带。要在巩固已有保护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拓展,把新质生产力落实到秦岭保护中,各项举措精耕细作、协同推进。首先,要在“分区保护”上精耕细作。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秦岭范围划分为三个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每一个区域都有保护的具体规定,应当一一落地施行。其次,要在“分区规划”上精耕细作。全部国土空间规划为三大主体空间——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简称“三区”。在生态空间明确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在农业空间明确基本农田范围,在城镇空间明确开发控制边界范围,简称“三线”。要将“三区三线”的控制措施落地落实。第三,要在“分区管控”上精耕细作。森林、草原、湿地是秦岭三大自然生态系统,农田、城镇是秦岭两大人工生态系统。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秦岭。
  秦岭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之大者。秦岭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只有进行时、永远在路上。推动秦岭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陕西要率先给力,秦岭范围6省1市要协同给力,国家有关机构亦要赋能给力。尽责给力、各尽所能,永葆中央水塔和中华祖脉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注:本人自称“绿色愚公、秦岭卫士”。在4月20日到来之际,写作与秦岭保护有关的文字已是习惯,今年也不能例外。2024年4月12日于磨香斋。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为顺利开展移动源大气污染专项行动,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依法查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超标排放、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4月26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

2024-04-26 22:42:38

  4月25日,乾县召开2024年生态环保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局长王新社主持会议并讲话。驻教育局纪检组、县大气指挥

2024-04-26 22:18:26

  为积极推进全县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工作,2024年4月25日上午,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召开了乾县2023年度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推进会,辖区32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4-04-26 22:17:00

  2024年4月24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组织召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暨大练兵工作动员部署会。局机关领导、各股室负责人、综合执法大队全体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

2024-04-25 23:07:08

  4月22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为加快建材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日前,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

2024-04-23 09:15:16

  为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2024年4月22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学习《中国共产党

2024-04-22 21:51:24

  为全面掌握乾县污泥等固体废物规范化处置情况,加快整治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问题。4月18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薛扬一行来乾督导检查固废管理工作,乾县分局分管领导及相关

2024-04-18 18:11:53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