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丹凤:林下经济绘就生态富民新图景
近年来,丹凤县竹林关镇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全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林下家禽家畜养殖以及林蜂养殖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互赢互益。春日里,竹林关镇林下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王塬村和张塬村,小香菇、滑子菇已经变成大产业,产品不但在本地俏销,还销往西安,甚至国外,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洲河北村以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为抓手,依托丰富林地资源,推动林地承包流转,有效放活林权,种植阳光玫瑰葡萄、李梅、枇杷、柿子等,发展林果采摘,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
竹林关村大力推广绿茶、油茶种植,种植面积1000亩,实现“绿了山头、富了农民”。
大桑园村、东楼村立足家庭农场,发展林下养羊、生态养牛等产业,让普通的畜禽养殖在林业资源的加持下实现降本增效,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马玉民是南丈沟村的致富带头人,多年来他深耕天麻种植,一年两季,每年收成3500公斤,年产值20多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土专家”、陕西省新型高级职业农民、商洛市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丹凤县特聘农技员。2018年,马玉民带头成立了丹凤县兴南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联合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因地制宜带领全村种植天麻、山茱萸、猪苓、黄姜等产业,建立天麻种植示范园1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南丈沟村共发展山茱萸2000亩、黄姜1600亩、天麻30亩、猪苓20亩,养殖羊300只、猪60头,新注册家庭农场3户,带动村民家门口务工40多人,人均年务工收入1500多元。
“近年来,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我们抢抓机遇,利用春耕有利时机,鼓励群众发展林下中药材,主要以连翘、黄姜、山茱萸、天麻等为主。今年,我们套种了330亩连翘、130亩山茱萸,共计2.5万多株,带动就业群众15人,亩增收每年约1500元。”南丈沟村党支部书记王竹社说。
竹林关镇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地面积达万亩,围绕“南茶北药中康养”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丰富林下经济业态。如今,该镇走出了一条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李山林 荐)
在王塬村和张塬村,小香菇、滑子菇已经变成大产业,产品不但在本地俏销,还销往西安,甚至国外,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洲河北村以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为抓手,依托丰富林地资源,推动林地承包流转,有效放活林权,种植阳光玫瑰葡萄、李梅、枇杷、柿子等,发展林果采摘,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
竹林关村大力推广绿茶、油茶种植,种植面积1000亩,实现“绿了山头、富了农民”。
大桑园村、东楼村立足家庭农场,发展林下养羊、生态养牛等产业,让普通的畜禽养殖在林业资源的加持下实现降本增效,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马玉民是南丈沟村的致富带头人,多年来他深耕天麻种植,一年两季,每年收成3500公斤,年产值20多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土专家”、陕西省新型高级职业农民、商洛市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丹凤县特聘农技员。2018年,马玉民带头成立了丹凤县兴南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联合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因地制宜带领全村种植天麻、山茱萸、猪苓、黄姜等产业,建立天麻种植示范园1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南丈沟村共发展山茱萸2000亩、黄姜1600亩、天麻30亩、猪苓20亩,养殖羊300只、猪60头,新注册家庭农场3户,带动村民家门口务工40多人,人均年务工收入1500多元。
“近年来,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我们抢抓机遇,利用春耕有利时机,鼓励群众发展林下中药材,主要以连翘、黄姜、山茱萸、天麻等为主。今年,我们套种了330亩连翘、130亩山茱萸,共计2.5万多株,带动就业群众15人,亩增收每年约1500元。”南丈沟村党支部书记王竹社说。
竹林关镇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地面积达万亩,围绕“南茶北药中康养”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丰富林下经济业态。如今,该镇走出了一条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李山林 荐)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为认真贯彻县委十六届十四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4月8日,汉阴县住建局开展第一季度住建系统重点项目督查工作,实地查看重点
2025-04-10 21:38:32
近年来,丹凤县竹林关镇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全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林下家禽家畜养殖以及林蜂养殖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互
2025-04-09 21:38:4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近年来,山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2025-04-08 21:53:24
今年4月是全国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推进“健康汉阴”建设,汉阴县住建局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志愿者在凤凰广场开展以“爱卫新篇
2025-04-07 20:18:25
陕西商洛柞水县乾佑街道党工委践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工作方针,摸索“党建+养老”服务模式,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助餐、康
2025-04-04 21:58:55
永寿,县名始于北魏时期(公元527年),原为“永寿塬”。“永寿”二字取自《诗经·小雅》中“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的意象,寓意“
2025-04-04 17:34:02
近年来,南充嘉陵区世阳镇党委政府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把发展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按照“发展一批、规
2025-04-04 14:59:23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