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

打造药膳产业高地 建设秦岭康养慢城——陕西商洛商南县发展药膳产业的改革实践

  商南县素有“秦岭天然药库”“中药材之乡”等美誉,境内拥有大宗道地中药材1192种,为发展药膳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近年来,商南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聚焦全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体部署,紧扣“康养慢城”建设目标,深入挖掘县域饮食文化和道地中药材特色资源,着力探索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形式多样的药膳产业发展新路径。商南先后荣获中国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名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等殊荣,入选“秦岭美食地标城市”。
商洛市首届秦岭山珍药膳美食技能大赛暨药膳产业发展大会
  做法与成效
  精准定位,聚力“两个融合”明方向。一是与康养慢城建设相融合。商南县聚焦全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体部署,立足县情实际确立了打造“康养慢城”的目标定位,制定了《商南县打造“康养慢城”实施方案》《商南县美食提升推广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将药膳产业纳入康养产业体系一体推进实施。二是与健康商南建设相融合。将药膳产业纳入健康商南专项行动,与健康城市建设、健康细胞建设及营养餐厅创建同推进、同实施、同评估,建设市级健康细胞示范样板单位15个、市级营养膳食餐厅13个、市级健康营养餐厅单位12个。
  高位统筹,完善“三大体系”强支撑。一是完善工作责任体系。组建中医药及药膳食养产业专班,实行项目化推进、清单化落实,形成“县级领导挂帅、专班牵头推进、相关部门落实、市场主体实施”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管理评估体系。建立责任落实、督导检查、调度通报、宣传推广、成效评估等五项工作机制,深化与中国药膳研究会的交流合作,膳食产业得到科学、健康发展。三是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先后制定《商南县加快药膳美食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商南县打造秦岭药膳宴席实施方案》等文件,组建“商南县药膳协会”,完善药膳产业规划、目标任务、项目支撑、资金保障等政策体系,为药膳食养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施策,开展“四大行动”育品牌。一是开展地标城市创建行动。积极与中国烹饪协会、陕西省食材供应链协会等社会组织合作,成功创建“秦岭美食地标城市”金字招牌,商南县天鹿酒店、秦东酒店、湘雅轩酒楼等3家餐饮企业通过“中餐美食企业”评估认证。二是开展药膳食材培优行动。扎实开展“秦岭山珍”集体商标注册及“三品一标”认证,已累计注册认证秦岭泉茗、秦岭冷泉鱼等区域公用品牌8个,29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列入“三品一标”认证国家药膳食材471个。积极对接中国药膳研究会,邀请专家授课指导,成功举办“康养鹿城 膳养万家”2024陕西商南·秦岭药膳节、商洛市首届秦岭山珍药膳美食技能大赛暨药膳产业发展大会等系列活动,制定《商南县药食同源目录》,确定全县药食同源品种102种。三是开展药膳品牌育强行动。全力打造“商南药膳”区域公用品牌,结合商南茶、冷泉鱼、梅花鹿等资源,研发推出了“金丝茶宴”“冷泉鱼宴”“珍馐鹿宴”三个特色主题药膳菜品和110道特色药膳菜品,形成了《商南特色药膳食谱》,受到广大食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评选挂牌“商洛美食名店”15家、“商洛特色美食街区”4个。四是实施从业人员提升行动。累计培训各类餐饮人才1万余人,评选陕菜烹饪大师6名、商洛烹饪名师13名、优秀职业经理人21名、服务标兵23名、商洛名厨19名。在全国首届中医药膳食养创新大会暨第十二届药膳技能大赛中,商南药膳代表队获得团体最高奖“食养杯”奖,两名参赛选手荣获个人金奖。
  突出实效,实现“五个助推”促发展。一是助推生态产品“点绿成金”。商南县坚持在发展食源种植(养殖)上狠下功夫,发展特色产业基地258个、千亩级中药材产业基地10个,现有生态有机茶叶29万亩、道地中药材29.73万亩,种植食用菌1亿袋、供港蔬菜5000亩,养殖冷泉鱼490万尾、梅花鹿1.2万只,“味安牌”杜仲有机金花茶、杜仲雄花酒、杜仲鹿茸酒已获市场准入。2024年,710吨高山蔬菜走上沪粤港澳市民餐桌,茶叶、猕猴桃、食用菌等农特产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总产值达19.15亿元、增长4.0%,中药材年产值达5.24亿元、增长8%。二是助推餐饮消费“热气腾腾”。成立商南餐饮协会,引导餐饮企业创新推出“商南味道”特色菜系,神仙叶子凉粉、蜂蜜腌天麻、鹿茸茶等药食同源特色饮食,受到消费者钟情,市场热度逐渐走高。2024年,商南县餐饮市场主体约有1028家,实现餐饮收入2.4亿元,比上年增长9.1%;限额以上餐饮单位34家,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达10.94亿元,比上年增长9.0%。三是助推文旅市场“热辣滚烫”。加快金丝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大力发展后湾国际慢村等乡村旅游,持续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建设,着力打造“一峡一湖一峰一道”二日游精品线路,不断推出全域游、地域游、生肖游、学生游、抖音游等优惠政策,2024年旅游花费达52.52亿元,同比增长29.71%。四是助推康养产业“出圈出彩”。坚持“文旅+康养+中医+膳食”融合发展,持续完善“医养游体药食”六大康养产业体系,加快研发更多秦岭山珍药膳美食,大力引进海南归旅等国内知名民宿企业,打造秦岭茶乡茶园体验营地等特色民宿8家,民宿产业总产值达1.2亿元。五是助推群众增收“幸福满格”。坚持以发展药膳食养产业为主线,逐步形成集食源种植、药膳加工、餐饮服务、文旅康养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持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6000余人通过从事药膳行业充分就业,2万多户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增收,药膳食养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黄金产业”。
 

商南县入选“秦岭美食地标城市”
  经验与启示
  政府主导是保障。商南县坚持“农业+文旅+康养+药膳+餐饮”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策略,制定药膳食养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政策,着力构建“政府+协会+企业”组织机构和责任体系,搭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协会之间的沟通、学习、交流平台,引导支持企业开展药膳研发,推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整合农业、中医药、文旅、康养和经贸等产业项目,采用“以奖代补”等有效形式,全力支持项目建设,为药膳食养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品牌建设是灵魂。商南县依托“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秦岭美食地标城市”等靓丽名片,发展“菌果药畜茶渔菜”等特色产业,提升食材品质和供应能力,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塑造特点鲜明的商南药膳品牌形象,打造一批可传承、可借鉴、可推广的药膳产业(产品)示范样板,做大做强“商南药膳”区域公用品牌,力争把商南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药膳产业高地,提升商南药膳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群众增收是宗旨。商南县采取“政府推动+园区拉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发展模式,放大秦岭山地农产品特色优势,以发展药膳食材为依托,一体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创新“互联网+”销售模式,壮大秦岭泉茗、秦岭冷泉鱼等农特产品品牌,推动特色农产品溢价增值,将农户的承包地、劳动力折算成生产成本投入,实行利益共享、利润分红,既有效利用农村资源,保证药膳原料企业的利益,又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融合发展是出路。商南县坚持茶旅融合首位产业,推动药膳与旅游融合,借鉴“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等典型经验,精雕细琢特色药膳菜系,推动“文旅+美食”融合发展;紧盯“康养慢城”建设目标,推动药膳与民宿融合,打造药膳主题民宿,通过跨界融合为药膳食养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同时,大力发展气候康养、森林康养、药膳康养、温泉康养等新业态,促进形成“居秦岭福地、润康养之心、品药膳美食”的康养体验。(李山林 荐)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近年来,山阳县抢抓商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机遇,围绕全市生态价值实现“五个四”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以丰阳雨露食用菌产业园项目为试点,通过品种

2025-03-11 09:44:22

  商南县素有“秦岭天然药库”“中药材之乡”等美誉,境内拥有大宗道地中药材1192种,为发展药膳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近年来,商南县始终坚持

2025-03-11 09:41:43

  3月8日,市技联、“雷锋精神万里行”韩城站举办“学雷锋志愿服务月走进兴华村活动”,慰问困难群众和在党五十年老党员,并联合市司法局为村民宣讲法律知

2025-03-10 11:44:26

  三月芳菲始,巾帼绽芳华。3月7日,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宁陕县住建局党支部联合局工会开展“魅力巾帼·花漾生活”主题系列

2025-03-10 09:28:00

  芳菲三月,春光明媚。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商洛市自来水公司积极参加市妇联“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活动,

2025-03-07 23:46:41

  为了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5日至7日,县政协精心组织开展了“关爱女神健康,护航精彩人生”专项体检、“芳华悦己,守护健康”女性健

2025-03-07 23:45:18

  近年来,旬阳市仁河口镇持续深化引育并重,招落并举,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坚持“内育”“外引”两条腿走路,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完善政策机制,优化民

2025-03-07 17:05:43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