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培训提技能 千方百“技”促就业
技能是立身之本,也是就业之基。近年来,汉阴县人社局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对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不断强化技能培训,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就业质效。
高效推进培训任务,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和技能培训任务,汉阴县人社局精心谋划、积极行动,围绕“技能培训+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始终将服务全县主导产业发展和市场稀缺人才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主攻方向,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通过深入调研企业和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多措并举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广泛动员各类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培训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督促培训机构主动承担培训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标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做到标准不打折、培训不走样。2024年共开展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中式烹调师等热门工种职业技能培训50期,累计培训2086人,完成市下达培训目标任务的116%。通过培训实现稳定就业400余人,人均月收入4000余元。
聚焦高技能人才培育,打造优质人才队伍。县人社局通过与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共培养中级工178人、高级工90人、技师38人,涵盖了焊工、电工、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多个与县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同时,培育12名同志获得安康市“金州工匠”荣誉称号,包括缝纫工、修脚师、皮影戏制作及演技、中式烹调师、高级农艺师、国家高级茶艺师、高级茶评员、职业农民等专业;7名同志获得我县第一届“汉阴工匠”荣誉称号。此外,县人社局积极挖掘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技能人才,如省级非遗技艺“汉阴白火石汆汤”传承人解远平老师,解远平老师也凭借这一技艺先后荣获安康市首届“金州工匠”、省级“乡村工匠”名师荣誉称号。在注重技艺传承的同时,还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为他们提供展示技艺和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和知名度。为了充分发挥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县人社局积极引导技能人才参与到培训中来,邀请他们在培训班担任授课讲师,将实用的技能和宝贵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学员,形成了“以师带徒、以技育人”的良好氛围,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注入了强大动力。
大力培育劳务品牌,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劳务品牌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县域劳务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县人社局立足本县的劳动力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精心培育“汉阴大厨”劳务品牌。在品牌培育过程中,县人社局加大培训投入,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向“汉阴大厨”劳务品牌倾斜,让培训学校培训专业与劳务品牌创建相挂钩,邀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到培训学校任教,为从事烹饪行业的劳动者提供系统、专业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汉阴大厨”劳务品牌的发展壮大培养更多后备力量。许多劳动者通过参加培训,实现了从普通劳动力到技能型人才的转变,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据了解,近年来共培训中式烹调师800余人,带动创业就业1800余人,带动年增收约9400万元。目前,“汉阴大厨”已成功创建为县级劳务品牌,正在积极申报市级劳务品牌。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汉阴县人社局锚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紧扣社会需求,多专业、多层次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持续深耕工匠成长成才沃土,打造技能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让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为全县就业稳定与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效推进培训任务,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和技能培训任务,汉阴县人社局精心谋划、积极行动,围绕“技能培训+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始终将服务全县主导产业发展和市场稀缺人才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主攻方向,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通过深入调研企业和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多措并举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广泛动员各类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培训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督促培训机构主动承担培训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标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做到标准不打折、培训不走样。2024年共开展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中式烹调师等热门工种职业技能培训50期,累计培训2086人,完成市下达培训目标任务的116%。通过培训实现稳定就业400余人,人均月收入4000余元。
聚焦高技能人才培育,打造优质人才队伍。县人社局通过与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共培养中级工178人、高级工90人、技师38人,涵盖了焊工、电工、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多个与县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同时,培育12名同志获得安康市“金州工匠”荣誉称号,包括缝纫工、修脚师、皮影戏制作及演技、中式烹调师、高级农艺师、国家高级茶艺师、高级茶评员、职业农民等专业;7名同志获得我县第一届“汉阴工匠”荣誉称号。此外,县人社局积极挖掘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技能人才,如省级非遗技艺“汉阴白火石汆汤”传承人解远平老师,解远平老师也凭借这一技艺先后荣获安康市首届“金州工匠”、省级“乡村工匠”名师荣誉称号。在注重技艺传承的同时,还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为他们提供展示技艺和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和知名度。为了充分发挥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县人社局积极引导技能人才参与到培训中来,邀请他们在培训班担任授课讲师,将实用的技能和宝贵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学员,形成了“以师带徒、以技育人”的良好氛围,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注入了强大动力。
大力培育劳务品牌,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劳务品牌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县域劳务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县人社局立足本县的劳动力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精心培育“汉阴大厨”劳务品牌。在品牌培育过程中,县人社局加大培训投入,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向“汉阴大厨”劳务品牌倾斜,让培训学校培训专业与劳务品牌创建相挂钩,邀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到培训学校任教,为从事烹饪行业的劳动者提供系统、专业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汉阴大厨”劳务品牌的发展壮大培养更多后备力量。许多劳动者通过参加培训,实现了从普通劳动力到技能型人才的转变,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据了解,近年来共培训中式烹调师800余人,带动创业就业1800余人,带动年增收约9400万元。目前,“汉阴大厨”已成功创建为县级劳务品牌,正在积极申报市级劳务品牌。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汉阴县人社局锚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紧扣社会需求,多专业、多层次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持续深耕工匠成长成才沃土,打造技能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让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为全县就业稳定与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6月13日至14日,柞水县党政代表团来高淳考察,推进苏陕协作工作。区委书记张政会见柞水县委书记曹艳萍率领的党政代表团,区委副书记甘晓辉等区领导参加。张政表示,柞水经济社会发
2025-06-15 21:10:10
6月11日,西安市柞水商会召开商会内设部门负责人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开展专项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务实高效推进和年度目标责任
2025-06-13 22:26:48
西北建设杂志社 6月8日至10日,记者作为“粤南‘帮扶之星’赴连南瑶山考察团”成员之一,与北京大国智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品牌中国》栏目周龙,广州市
2025-06-13 22:22:40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增强居民环保意识,6月6日,商南县金福湾社区成功举办垃圾“变废为宝”手工制作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社区内50余名居民踊跃
2025-06-12 12:17:43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6月11日,文昌社区联合消防大队举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2025-06-11 21:42:37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近日,宁陕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教育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
2025-06-11 21:37:30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李虎山)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水利厅《关于开展2025年水利“水利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陕水建发〔2025〕13号)及市、县相关部署要求,在第24个
2025-06-10 17:49:08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