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日报》看磨子桥镇张家坝村:地栽木耳壮了集体经济 鼓了群众腰包
5月15日汉中日报刊发我县宣传稿件原文如下:

工人正在产业园中作业 初夏时节,走进洋县磨子桥镇张家坝村的地栽木耳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景象:一排排菌袋上,破壁而出的黑木耳长势喜人,务工的村民一字排开,娴熟地采收着木耳。
“自打种木耳之后,这已经是我们村的第三个收获季了!”看到基地里的景象,村党支部书记祝鹏高兴地说,“今年村集体发展了15万袋,预计能卖到55万余元。”
磨子桥镇张家坝村位于洋县南部山区,地势特殊,山地和丘陵地形占据了大部分区域,有着适宜黑木耳生长的自然条件。早在2020年,张家坝村“两委”就看中了发展地栽木耳的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地栽木耳种植门槛较低,易打理、产量高,只要菌种优良,种植期间控制好湿度就能实现丰收。这种木耳种植周期短,经济效益也高。”谈起发展地栽木耳的初衷,村党支部书记祝鹏头头是道。

工人正在采摘木耳 有了发展地栽木耳的想法后,祝鹏带领着村“两委”成员赴西乡、城固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为解决资金难题,村“两委”成员自掏腰包筹集3万元,利用自家土地充当产业发展的试验田。为解决技术难题,村“两委”成员又从东北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经过三年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探索,张家坝村“两委”成员对地栽木耳制种、养菌、田间管理、采摘、晾晒等一整套工艺流程已非常熟练,个个都成了土专家。
目前,该村依靠“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地栽木耳种植技术逐渐提高,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东北等地的收购商上门收购。除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外,地栽木耳产业园带动就业的能力也逐渐显现。每年种植和采摘期,村党支部积极动员周围群众参与木耳菌棒养菌、打孔、吊袋、地摆、采摘、晾晒等工作,每年制种和采摘用工量达700余人次,带动群众增收7万余元。

工人正在产业园中作业
“自打种木耳之后,这已经是我们村的第三个收获季了!”看到基地里的景象,村党支部书记祝鹏高兴地说,“今年村集体发展了15万袋,预计能卖到55万余元。”


工人正在采摘木耳
目前,该村依靠“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地栽木耳种植技术逐渐提高,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东北等地的收购商上门收购。除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外,地栽木耳产业园带动就业的能力也逐渐显现。每年种植和采摘期,村党支部积极动员周围群众参与木耳菌棒养菌、打孔、吊袋、地摆、采摘、晾晒等工作,每年制种和采摘用工量达700余人次,带动群众增收7万余元。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6月13日至14日,柞水县党政代表团来高淳考察,推进苏陕协作工作。区委书记张政会见柞水县委书记曹艳萍率领的党政代表团,区委副书记甘晓辉等区领导参加。张政表示,柞水经济社会发
2025-06-15 21:10:10
6月11日,西安市柞水商会召开商会内设部门负责人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开展专项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务实高效推进和年度目标责任
2025-06-13 22:26:48
西北建设杂志社 6月8日至10日,记者作为“粤南‘帮扶之星’赴连南瑶山考察团”成员之一,与北京大国智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品牌中国》栏目周龙,广州市
2025-06-13 22:22:40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增强居民环保意识,6月6日,商南县金福湾社区成功举办垃圾“变废为宝”手工制作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社区内50余名居民踊跃
2025-06-12 12:17:43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6月11日,文昌社区联合消防大队举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2025-06-11 21:42:37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近日,宁陕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教育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
2025-06-11 21:37:30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李虎山)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水利厅《关于开展2025年水利“水利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陕水建发〔2025〕13号)及市、县相关部署要求,在第24个
2025-06-10 17:49:08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