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南郑区圣水镇:绘就“菌”美乡村 趟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南郑区圣水镇王营村坚持“大党建”理念,通过组织引领、做强产业,打造食用菌特色产业示范区,王营村结合地域及土地生态优势,以食用菌种植产业为突破口,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再通过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入驻,通过“保底分红+土地入股利润分配”方式,带动村民就地务工,走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路子,实现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和农户三方增收。
王营村位于南郑区圣水镇东部,汉江河畔,与城固县宁家湾毗邻,距区政府所在地25公里,属于南郑区较偏远村。全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1762人,耕地2900余亩,林地3200亩。王营村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本村地理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建基地发展食用菌产业,走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路子。2021年集体经济实现净收益31.5万元,群众土地流转收入17万元,实现了“空壳村”到富裕村的转变。
圣水镇王营村集中连片食用菌大棚种植基地 深入考察调研 找准发展路子
2020年以前,王营村不仅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而且还欠外债2万多元,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2020年新的支部班子选举产生后,村两委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决心通过集约土地资源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积极考察调研,开阔发展眼界。村主要领导先后到四川省金堂县赵家镇、礼泉县袁家村、汉台区红星村等先进村学习参观,了解村集体经发展的经验,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发展思路。
立足本村实际,明确发展思路。王营村的区位优势不明显,土地是唯一资源,只能从土地里做文章,同时还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发展产业不能过多挤占粮田面积。为此王营村定下了产业发展占用土地不能超过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5%,周期一定要短,附加值要高,风险一定要低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村上多次召开“院坝会”、“成员代表会”等集思广议,通过征求群众意见,支部讨论,再征求群众意见的方式,反复磋商,最终决定发展“羊肚菌”特色食用菌基地。
转变工作思路,确定发展模式。发展产业不能靠单打独斗,村两委决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由党支部做群众工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集中农户土地,实现集体建基地,引进企业抓经营,村上拿租金分红,就近解决群众务工的发展路径,可最大限度的规避技术、经营等风险,保障集体和群众收益,逐步带动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村民在王营村食用菌二号基地整理地块和种植羊肚菌 集中土地资源 破解发展瓶颈
发展农业产业,集中土地是关键,但土地资源分散在各家各户,为破解这一难题,村两委决定集中流转土地,集中连片打造“羊肚菌”食用菌基地。
采取召开会议的方式。先后召开村民会议10余次,算经济账、算发展账,做通了大部分群众工作。
党员干部带头做群众思想工作。村两委、联村干部、户代表组成“四支力量”逐户走访个别突破,帮助打通思想疑虑,征得群众支持,最终完成土地集中任务。截至目前,全村集中流转土地335亩,全部建成了“羊肚菌”大棚基地。
加快产业道路配套。在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和规划下,争取产业道路项目资金129万元,实施了1.92公里产业道路项目,解决产业基地交通运输问题。
村民在种植基地对羊肚菌菌种进行优选分拣 争取项目支持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光有思路,没有资金、项目支撑,产业发展难以落地。在2020年全镇农业产业项目储备征集会议上,王营村率先表态要发展50亩大棚羊肚菌,并签订军令状。建成了第一个50亩“羊肚菌”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后村集体当年就实现纯收益9万元。紧接着2021年又争取项目资金375万元,建成羊肚菌产业基地175亩,当年纯收益即达到31.5万元,一举摆脱“薄弱村”帽子。2022年又陆续落实了40亩食用菌基地、120万元食用菌烘干房和省财政厅集体经济发展项目40万元,还计划建成全镇唯一的数字农业信息中心。通过连续3年的项目投入,目前,王营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达到665万元,2022年,集体年纯收益可达40余万元,顺利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逐步壮大目标。
引进企业经营 带动产业健康发展
村上的产业基地建成后,如何经营是关键,“羊肚菌”产业比较效益高、见效快,但技术要求高、经营风险大,靠干部和当地群众自主经营风险很大,必须引进优质企业经营,才能健康发展。王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通过洽谈协商,引进月牙湾农业发展公司、绿臻园农业发展公司和秦耕农业发展公司三家公司,村集体将335亩“羊肚菌”基地打包出租给以上公司,公司每年给村集体上缴固定收益,同时承诺吸收当地群众进基地打工,每年可在本村至少使用8000人次劳动用工,仅此一项可为当地村民带来60万元以上的劳务收入,实现了村集体、企业、农户多赢。企业入驻后,创新经营思路,利用羊肚菌生产闲季,发展大棚蔬菜,积极与龙岗中学等采购大户对接销路,增加土地产出率,实现“一地两用”,进一步提高了收益,也坚定了发展信心。目前,村集体和企业正在开展深度合作,积极谋划拓展加工、仓储和电商销售业务,延伸产业链,准备建设7—8亩数字化现代农业设施大棚和数字农业信息中心,实施林场老知青楼改造计划,规划建成一个集农村历史、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为一体的学研基地,进一步带动村域内二、三产业发展。
王营村位于南郑区圣水镇东部,汉江河畔,与城固县宁家湾毗邻,距区政府所在地25公里,属于南郑区较偏远村。全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1762人,耕地2900余亩,林地3200亩。王营村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本村地理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建基地发展食用菌产业,走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路子。2021年集体经济实现净收益31.5万元,群众土地流转收入17万元,实现了“空壳村”到富裕村的转变。

圣水镇王营村集中连片食用菌大棚种植基地
2020年以前,王营村不仅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而且还欠外债2万多元,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2020年新的支部班子选举产生后,村两委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决心通过集约土地资源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积极考察调研,开阔发展眼界。村主要领导先后到四川省金堂县赵家镇、礼泉县袁家村、汉台区红星村等先进村学习参观,了解村集体经发展的经验,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发展思路。
立足本村实际,明确发展思路。王营村的区位优势不明显,土地是唯一资源,只能从土地里做文章,同时还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发展产业不能过多挤占粮田面积。为此王营村定下了产业发展占用土地不能超过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5%,周期一定要短,附加值要高,风险一定要低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村上多次召开“院坝会”、“成员代表会”等集思广议,通过征求群众意见,支部讨论,再征求群众意见的方式,反复磋商,最终决定发展“羊肚菌”特色食用菌基地。
转变工作思路,确定发展模式。发展产业不能靠单打独斗,村两委决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由党支部做群众工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集中农户土地,实现集体建基地,引进企业抓经营,村上拿租金分红,就近解决群众务工的发展路径,可最大限度的规避技术、经营等风险,保障集体和群众收益,逐步带动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村民在王营村食用菌二号基地整理地块和种植羊肚菌
发展农业产业,集中土地是关键,但土地资源分散在各家各户,为破解这一难题,村两委决定集中流转土地,集中连片打造“羊肚菌”食用菌基地。
采取召开会议的方式。先后召开村民会议10余次,算经济账、算发展账,做通了大部分群众工作。
党员干部带头做群众思想工作。村两委、联村干部、户代表组成“四支力量”逐户走访个别突破,帮助打通思想疑虑,征得群众支持,最终完成土地集中任务。截至目前,全村集中流转土地335亩,全部建成了“羊肚菌”大棚基地。
加快产业道路配套。在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和规划下,争取产业道路项目资金129万元,实施了1.92公里产业道路项目,解决产业基地交通运输问题。

村民在种植基地对羊肚菌菌种进行优选分拣
光有思路,没有资金、项目支撑,产业发展难以落地。在2020年全镇农业产业项目储备征集会议上,王营村率先表态要发展50亩大棚羊肚菌,并签订军令状。建成了第一个50亩“羊肚菌”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后村集体当年就实现纯收益9万元。紧接着2021年又争取项目资金375万元,建成羊肚菌产业基地175亩,当年纯收益即达到31.5万元,一举摆脱“薄弱村”帽子。2022年又陆续落实了40亩食用菌基地、120万元食用菌烘干房和省财政厅集体经济发展项目40万元,还计划建成全镇唯一的数字农业信息中心。通过连续3年的项目投入,目前,王营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达到665万元,2022年,集体年纯收益可达40余万元,顺利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逐步壮大目标。

村上的产业基地建成后,如何经营是关键,“羊肚菌”产业比较效益高、见效快,但技术要求高、经营风险大,靠干部和当地群众自主经营风险很大,必须引进优质企业经营,才能健康发展。王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通过洽谈协商,引进月牙湾农业发展公司、绿臻园农业发展公司和秦耕农业发展公司三家公司,村集体将335亩“羊肚菌”基地打包出租给以上公司,公司每年给村集体上缴固定收益,同时承诺吸收当地群众进基地打工,每年可在本村至少使用8000人次劳动用工,仅此一项可为当地村民带来60万元以上的劳务收入,实现了村集体、企业、农户多赢。企业入驻后,创新经营思路,利用羊肚菌生产闲季,发展大棚蔬菜,积极与龙岗中学等采购大户对接销路,增加土地产出率,实现“一地两用”,进一步提高了收益,也坚定了发展信心。目前,村集体和企业正在开展深度合作,积极谋划拓展加工、仓储和电商销售业务,延伸产业链,准备建设7—8亩数字化现代农业设施大棚和数字农业信息中心,实施林场老知青楼改造计划,规划建成一个集农村历史、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为一体的学研基地,进一步带动村域内二、三产业发展。

王营村食用菌基地的羊肚菌大获丰收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王营村将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菌”动力,持续在精深加工、产品销售、品牌打造等各环节完善和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基地为依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向优势产业、富民产业转变。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6月13日至14日,柞水县党政代表团来高淳考察,推进苏陕协作工作。区委书记张政会见柞水县委书记曹艳萍率领的党政代表团,区委副书记甘晓辉等区领导参加。张政表示,柞水经济社会发
2025-06-15 21:10:10
6月11日,西安市柞水商会召开商会内设部门负责人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开展专项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务实高效推进和年度目标责任
2025-06-13 22:26:48
西北建设杂志社 6月8日至10日,记者作为“粤南‘帮扶之星’赴连南瑶山考察团”成员之一,与北京大国智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品牌中国》栏目周龙,广州市
2025-06-13 22:22:40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增强居民环保意识,6月6日,商南县金福湾社区成功举办垃圾“变废为宝”手工制作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社区内50余名居民踊跃
2025-06-12 12:17:43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6月11日,文昌社区联合消防大队举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2025-06-11 21:42:37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近日,宁陕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教育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
2025-06-11 21:37:30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李虎山)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水利厅《关于开展2025年水利“水利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陕水建发〔2025〕13号)及市、县相关部署要求,在第24个
2025-06-10 17:49:08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