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升级这些要点要记牢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 1.公务场合:坚持“无酒原则”,可用茶水、饮料代替;
2.特殊应酬:提前3个工作日按规定程序报批,保留批准文件;
3.个人生活:注意“工作日禁酒令”,不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部分地区规定下班也不能喝;
4.次日工作:前晚不豪饮,避免“隔夜酒”影响工作状态;
5.社交应酬:不劝酒、不拼酒,对开车赴宴者主动劝阻饮酒。禁酒令看似严格,实则保护干部、提升政府形象的双赢之举。与其研究“喝酒攻略”,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服务效能上——清醒的头脑,才是公职人员最好的“杯中物”。毕竟比起推杯换盏的快意,端稳为人民服务的饭碗更重要!酒杯虽小,能砸饭碗;酒桌不大,可毁前程!喝酒是个人自由,但作为公职人员的身份,注定要接受更严格的约束。记住:守住纪律红线,才能走得更稳更远!转发给身边的同事,一起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最近,单位里掀起了一股“禁酒令”学习热潮。小李是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干部,他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总以为喝酒是拉近关系的必要手段,现在才发现,清醒的头脑才是我们工作的‘法宝’。”小李提到,自从禁酒令实施以来,他明显感觉工作效率提高了,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顺畅。大家不再纠结于酒桌上的推杯换盏,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实际工作上。
在一次部门会议上,领导特别强调了“禁酒令”的重要性。他指出,禁酒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保护,更是对政府形象的维护。“公务场合坚持‘无酒原则’,用茶水、饮料代替,这不仅是对纪律的遵守,更是对自身形象的塑造。”领导的话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深感责任重大。
小张是一位经常需要外出应酬的业务骨干。他坦言,起初对“禁酒令”有些抵触,觉得这会限制自己的工作方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发现,不喝酒反而让客户对他的专业性更加认可。“以前喝酒是为了显得热情,现在用专业和服务赢得信任,这才是长久之计。”小张的转变,也让同事们看到了“禁酒令”带来的积极变化。
对于那些偶尔需要特殊应酬的情况,单位也制定了严格的报批流程。提前3个工作日按规定程序报批,保留批准文件,这些措施既体现了对纪律的尊重,也保障了特殊情况下的合理需求。“禁酒令”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通过科学管理,让每个人都能在规则内自由发挥。
下班后的小聚,曾经是很多同事放松的方式。但随着“工作日禁酒令”的实施,大家逐渐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有的同事选择去健身房锻炼,有的则开始学习新技能。“下班不喝酒,反而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小王笑着说道。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个人生活质量,也为整个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禁酒令”也对社交应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劝酒、不拼酒,对开车赴宴者主动劝阻饮酒,这些细节体现了对他人安全和健康的尊重。“以前总觉得喝酒是种‘礼节’,现在才发现,真正的尊重是让对方保持清醒。”小刘的感悟,道出了许多同事的心声。
禁酒令看似严格,实则是一种保护。它不仅保护了干部的身心健康,也提升了政府的整体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习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服务效能上。正如领导所说:“清醒的头脑,才是公职人员最好的‘杯中物’。”让我们一起努力,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杜小艳)
2.特殊应酬:提前3个工作日按规定程序报批,保留批准文件;
3.个人生活:注意“工作日禁酒令”,不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部分地区规定下班也不能喝;
4.次日工作:前晚不豪饮,避免“隔夜酒”影响工作状态;
5.社交应酬:不劝酒、不拼酒,对开车赴宴者主动劝阻饮酒。禁酒令看似严格,实则保护干部、提升政府形象的双赢之举。与其研究“喝酒攻略”,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服务效能上——清醒的头脑,才是公职人员最好的“杯中物”。毕竟比起推杯换盏的快意,端稳为人民服务的饭碗更重要!酒杯虽小,能砸饭碗;酒桌不大,可毁前程!喝酒是个人自由,但作为公职人员的身份,注定要接受更严格的约束。记住:守住纪律红线,才能走得更稳更远!转发给身边的同事,一起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最近,单位里掀起了一股“禁酒令”学习热潮。小李是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干部,他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总以为喝酒是拉近关系的必要手段,现在才发现,清醒的头脑才是我们工作的‘法宝’。”小李提到,自从禁酒令实施以来,他明显感觉工作效率提高了,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顺畅。大家不再纠结于酒桌上的推杯换盏,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实际工作上。
在一次部门会议上,领导特别强调了“禁酒令”的重要性。他指出,禁酒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保护,更是对政府形象的维护。“公务场合坚持‘无酒原则’,用茶水、饮料代替,这不仅是对纪律的遵守,更是对自身形象的塑造。”领导的话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深感责任重大。
小张是一位经常需要外出应酬的业务骨干。他坦言,起初对“禁酒令”有些抵触,觉得这会限制自己的工作方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发现,不喝酒反而让客户对他的专业性更加认可。“以前喝酒是为了显得热情,现在用专业和服务赢得信任,这才是长久之计。”小张的转变,也让同事们看到了“禁酒令”带来的积极变化。
对于那些偶尔需要特殊应酬的情况,单位也制定了严格的报批流程。提前3个工作日按规定程序报批,保留批准文件,这些措施既体现了对纪律的尊重,也保障了特殊情况下的合理需求。“禁酒令”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通过科学管理,让每个人都能在规则内自由发挥。
下班后的小聚,曾经是很多同事放松的方式。但随着“工作日禁酒令”的实施,大家逐渐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有的同事选择去健身房锻炼,有的则开始学习新技能。“下班不喝酒,反而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小王笑着说道。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个人生活质量,也为整个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禁酒令”也对社交应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劝酒、不拼酒,对开车赴宴者主动劝阻饮酒,这些细节体现了对他人安全和健康的尊重。“以前总觉得喝酒是种‘礼节’,现在才发现,真正的尊重是让对方保持清醒。”小刘的感悟,道出了许多同事的心声。
禁酒令看似严格,实则是一种保护。它不仅保护了干部的身心健康,也提升了政府的整体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习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服务效能上。正如领导所说:“清醒的头脑,才是公职人员最好的‘杯中物’。”让我们一起努力,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杜小艳)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