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印尼分社龚全元一行拜访印尼华文报《讯报》林荣胜社长
——追求创造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讯报在手,掌握资讯
2025年4月27日上午共工新闻社印尼分社龚全元带领何品忠、陈雄、张阿周前往印尼苏北棉兰拜访印尼华文报《讯报》创办人社长林荣胜,探知他18年来个人艰辛创办华文报的人生历程及印尼华族新生代学习中文的平台路径之一。
林荣胜社长得知我们来访的消息后,怕我们交通不方便就专派司机来到我们下榻通达酒店(THongsini)接我们,我们四人坐上一个小时的车程,来到棉兰市中心阿斯顿酒店,林社长热情接待我们,并邀请我们在二楼的中餐厅广州包厢会见并进午餐。 图说:共工新闻社印尼分社人员与林荣胜社长家人及好友合影。共工社发(张阿周 摄)
从林社长口中得知《讯报》于2007年5月21日正式创刊,当时从一份只在棉兰当地发行的报纸,总部设在印尼第三大城市棉兰,如今成长为苏门答腊岛发行量最大,而且向印尼全国发行的华文报纸,它成为全印尼华人喜爱的主流华文报刊之一,日销量逾1万2000份。 图说:苏北棉兰印尼华文《讯报》报社外景。共工社发(张阿周 摄)
作为《讯报》创始人兼社长林荣胜回忆说,过去18年里,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但也走得笃定。主要是在办报之创立《讯报》的理念:一、秉持“弘扬中华文化、传播华文教育”的理念,报纸刊头为“创造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努力让华文成为印尼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二、立足于服务当地华人社会,致力于提供更多资讯及促进华文教育的发展,以中文为工具促进印尼和中国的文化交流及各领域合作。 而得到读者的信赖和相关媒体的支持合作,如新华通讯社和中国新闻社为《讯报》提供了权威、及时的报道,香港《文汇报》为《讯报》提供深度的专题报道,上海《新民晚报》也提供图文并茂的副刊专题,都为年轻的《讯报》在世界中文报纸的版图中争得一席之地,也为棉兰华族文化的复兴添了一把火。 图说:林荣胜社长夫妇(右二、右一)赠送龚全元《讯报》合影。共工社发(张阿周 摄)
林社长随后递给笔者一份今天发行《讯报》报纸,翻开《讯报》,版面共有24版:首页印尼要闻、香港《文汇报》印尼专版、印尼国内新闻、财经新闻和《讯报》副刊(娱乐新闻)、《新民晚报》的市井故事和文化沙龙(印度尼西亚版)、印尼华社及苏岛新闻、两岸四地外,小说天地、综合广告、风水命理等版面。精致的印刷,美观的排版、方块醒目,同时,《讯报》也以高速度、大容量的方式报道当地华社新闻,向读者第一时间传达全球与印尼国内的重要动态,追求“讯报在手,掌握资讯”的市场目标。 《讯报》在4月29日《两岸四地》刊登的内容。共工社(张阿周 摄)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讯报》通过英特网、数字化、媒体融合、微信(讯报xunbao)等手段,在《讯报》官网、手机App电子报等平台上,探寻报纸存在与发展的空间,更好地方便服务广大读者。
18年以来,《讯报》充分发挥了华文媒体的桥梁和平台作用,为中国、印尼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
(供图:共工新闻社印尼分社)
2025年4月27日上午共工新闻社印尼分社龚全元带领何品忠、陈雄、张阿周前往印尼苏北棉兰拜访印尼华文报《讯报》创办人社长林荣胜,探知他18年来个人艰辛创办华文报的人生历程及印尼华族新生代学习中文的平台路径之一。
林荣胜社长得知我们来访的消息后,怕我们交通不方便就专派司机来到我们下榻通达酒店(THongsini)接我们,我们四人坐上一个小时的车程,来到棉兰市中心阿斯顿酒店,林社长热情接待我们,并邀请我们在二楼的中餐厅广州包厢会见并进午餐。 图说:共工新闻社印尼分社人员与林荣胜社长家人及好友合影。共工社发(张阿周 摄)
从林社长口中得知《讯报》于2007年5月21日正式创刊,当时从一份只在棉兰当地发行的报纸,总部设在印尼第三大城市棉兰,如今成长为苏门答腊岛发行量最大,而且向印尼全国发行的华文报纸,它成为全印尼华人喜爱的主流华文报刊之一,日销量逾1万2000份。 图说:苏北棉兰印尼华文《讯报》报社外景。共工社发(张阿周 摄)
作为《讯报》创始人兼社长林荣胜回忆说,过去18年里,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但也走得笃定。主要是在办报之创立《讯报》的理念:一、秉持“弘扬中华文化、传播华文教育”的理念,报纸刊头为“创造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努力让华文成为印尼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二、立足于服务当地华人社会,致力于提供更多资讯及促进华文教育的发展,以中文为工具促进印尼和中国的文化交流及各领域合作。 而得到读者的信赖和相关媒体的支持合作,如新华通讯社和中国新闻社为《讯报》提供了权威、及时的报道,香港《文汇报》为《讯报》提供深度的专题报道,上海《新民晚报》也提供图文并茂的副刊专题,都为年轻的《讯报》在世界中文报纸的版图中争得一席之地,也为棉兰华族文化的复兴添了一把火。 图说:林荣胜社长夫妇(右二、右一)赠送龚全元《讯报》合影。共工社发(张阿周 摄)
林社长随后递给笔者一份今天发行《讯报》报纸,翻开《讯报》,版面共有24版:首页印尼要闻、香港《文汇报》印尼专版、印尼国内新闻、财经新闻和《讯报》副刊(娱乐新闻)、《新民晚报》的市井故事和文化沙龙(印度尼西亚版)、印尼华社及苏岛新闻、两岸四地外,小说天地、综合广告、风水命理等版面。精致的印刷,美观的排版、方块醒目,同时,《讯报》也以高速度、大容量的方式报道当地华社新闻,向读者第一时间传达全球与印尼国内的重要动态,追求“讯报在手,掌握资讯”的市场目标。 《讯报》在4月29日《两岸四地》刊登的内容。共工社(张阿周 摄)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讯报》通过英特网、数字化、媒体融合、微信(讯报xunbao)等手段,在《讯报》官网、手机App电子报等平台上,探寻报纸存在与发展的空间,更好地方便服务广大读者。
18年以来,《讯报》充分发挥了华文媒体的桥梁和平台作用,为中国、印尼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
(供图:共工新闻社印尼分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