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岁月的见证——浅析《走进老屋》中的思想与艺术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戴建东先生的《走进老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家庭通过几代人的奋斗,在社会变迁中逐渐改变命运的故事。在《走进老屋》里,“家”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文中描述的老屋,不仅是作者成长的地方,也是家族历史的记忆载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超越了物质条件的好坏。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无论身在何方,心中的那个“家”始终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下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父亲从一名长工成长为革命同志,奶奶从寄人篱下的女佣成为拥有自己房屋的家庭主妇,他们的故事是无数中国农民翻身做主人的真实写照。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在这里,作者以自己家族的经历,书写了一段特殊时期的社会历史,让人联想到杜甫笔下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文章还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无论是父亲对子女教育上的严格要求,还是对毛主席像的敬仰,都体现了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
  通过讲述祖辈们艰苦奋斗的历史,激励后代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例如,“记忆中的千年古樟枝繁叶茂,秋风乍起,飘洒的落叶缤纷,可以覆盖到老屋的瓦背上”,这样的描写不仅生动再现了老屋周围的自然景观,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时间流逝的痕迹。“墙角边的橱柜早已空空如也,柜盖半开着,蜘蛛网把柜子和柱子连成了一体,乌黑的老鼠屎铺满了柜底”,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增强了现场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座充满回忆的老屋之中。对比手法被巧妙地运用于全文之中。比如新旧房屋之间的对照,突显出时代的进步和个人生活条件的改善。新的三层楼房与破旧的老屋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命运的变化。正如鲁迅所言:“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则是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老屋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它既是物质意义上的家园,也是精神层面上的情感依托。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屋最终难逃被拆除的命运,但它承载的记忆却永远不会消失。这正如泰戈尔所说的:“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虽然它描述的是特定的人和事,但它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却是永恒不变的。文章采用了回忆录式的叙述方式,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家族成员的生活轨迹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爷爷的苦难一生,到父亲投身革命事业,再到作者童年时期的点滴回忆,整个故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这种编排方式不仅让故事更加连贯流畅,而且有助于深化主题,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在情节布局方面,《走进老屋》同样表现出色。开头通过介绍老屋的位置及其周边环境引出主题,随后逐步展开对家族历史的回顾,最后以对未来的展望作为结尾。
  特别是关于奶奶去世以及父亲撰写祭文的情节,既展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又深化了文章主旨。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文章的情感表达十分细腻且富有层次感。从对老屋最初的印象,到后来因怀念而重访故地,再到最后意识到老屋终将消逝却依旧珍视那段美好时光,读者能够清晰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这种情感递进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也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总之,《走进老屋》以其深刻的思考、细腻的表现手法以及精心设计的结构布局,成功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故事。它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人性光辉的赞美诗。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不仅能了解到特定历史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特质。正如泰戈尔所言:“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虽然它描述的是特定的人和事,但它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却是永恒不变的。《走进老屋》正是这样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
  作者简介:王永波,江苏淮安人,《老屋子》《半截信纸》等多篇散文和小说在全国竞赛中获奖;更多的作品散见于地方及国家级报刊杂志。个人事迹曾在《跨世纪名人怀历》和《课程教育研究》《读写算》扉页中登载,面向全国发行。作品集有《轨迹》《痕迹》《足迹》。近期在《世界经典文学荟萃》《首都文学》等多家文学刊物、平台及电台发文。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人都称他“唢呐王”,连他自己也忘了自个的真名。   三岁那年,母亲病笃。土炕破席败絮,母亲凄恻中神情凄迷地攥着他手道 :“娘……娘要走了。&

2025-03-05 09:24:55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戴建东先生的《走进老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家庭通过几代人的奋斗,在社会变迁中逐渐改变命运的故事。在《走进老屋》

2025-03-05 09:22:52

丹凤葡酒百二年, 改制沉寂三十年。 而今远洋销国际, 雄风又起再扬帆。

2025-03-04 21:31:45

  1956年时,毛主席的贴身卫士田云毓突然跑到局里领导的办公室,一进门就失声痛哭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只涨了一级啊?”看到他如此伤心大哭,毫不知情的领导连忙

2025-03-04 10:59:19

  (一)   那天上午,海峡对面的朋友发私信报喜,说我一首诗被《门外诗刊》转载了,将支付着作权人报酬。这让我的心兴奋起来,这可是宝岛杂志。虽然我人还没有去过台湾,但文章先我

2025-03-04 09:16:06

  记忆深处,哪吒脚踩风火轮,手持乾坤圈,以一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话小英雄形象深深扎根。他闹海惩恶、反抗天命的传奇故事,在影视、动画的不断演绎下,如烙印般刻在我的心间

2025-03-04 09:14:11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旅程,充满了起起落落、得失成败。遗憾,或许是人生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我们常常因为错过的机会、未实现的梦想、无法挽回的过错而感到惋惜。

2025-03-04 09:14:1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