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龙抬头来日好兆头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今天是2025.3.1.(农历二月二日) 龙抬头
龙,与中国人有着深厚的情节,他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崇高地位。
汉文帝刘恒,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从代国出发,前往长安登帝,潜龙勿用,在此得以腾飞。
传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大帝命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难,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这才有了二月二吃豆豆。
龙抬头(二月初二),俗称二月二,又称为春耕节、龙头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
二月二,龙头节,宋朝时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豆豆,你一把,我一把,剩下这把喂蚂蚱,蚂蚱撑得伸了腿,喜得小孩咧着嘴。
在我国,二月二,还有许多传统习俗。
接女儿
在北方,农家在二月二日这天,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小住,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
采龙气
早上5点到7点,早早起床,走向旷野,面向东方,长长久久三吸气,吸龙气,纳福瑞。
剃龙头
年前理的发,已经长得蓬松凌乱,走进理发店,重新剪发塑形,剃掉烦恼与忧愁,剔旧布新,精神振奋。
吃龙食
吃春饼叫吃“龙鳞”,
吃水饺叫吃“龙耳”,
吃面条叫吃“龙须”,
吃米饭叫吃“龙子”,
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猪头肉称“挑龙头”
龙抬头节,延续至今,已被赋予新的现代意义。
从传统农业意义上的节日发展为公共节日,龙形象已从早期的民间信仰变成现在的民族文化符号。
龙抬头节,不只是求雨驱虫,更代表了当下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对新的一年开启新篇的热切期待。
不信你看:
白居易的《二月二日 》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这龙抬头,是多么的青春年少,多么的生机勃发,多么的昂扬向上……
东风日暖闻吹笙。
今天是2025.3.1.(农历二月二日) 龙抬头
龙,与中国人有着深厚的情节,他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崇高地位。
汉文帝刘恒,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从代国出发,前往长安登帝,潜龙勿用,在此得以腾飞。
传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大帝命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难,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这才有了二月二吃豆豆。
龙抬头(二月初二),俗称二月二,又称为春耕节、龙头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
二月二,龙头节,宋朝时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豆豆,你一把,我一把,剩下这把喂蚂蚱,蚂蚱撑得伸了腿,喜得小孩咧着嘴。
在我国,二月二,还有许多传统习俗。
接女儿
在北方,农家在二月二日这天,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小住,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
采龙气
早上5点到7点,早早起床,走向旷野,面向东方,长长久久三吸气,吸龙气,纳福瑞。
剃龙头
年前理的发,已经长得蓬松凌乱,走进理发店,重新剪发塑形,剃掉烦恼与忧愁,剔旧布新,精神振奋。
吃龙食
吃春饼叫吃“龙鳞”,
吃水饺叫吃“龙耳”,
吃面条叫吃“龙须”,
吃米饭叫吃“龙子”,
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猪头肉称“挑龙头”
龙抬头节,延续至今,已被赋予新的现代意义。
从传统农业意义上的节日发展为公共节日,龙形象已从早期的民间信仰变成现在的民族文化符号。
龙抬头节,不只是求雨驱虫,更代表了当下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对新的一年开启新篇的热切期待。
不信你看:
白居易的《二月二日 》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这龙抬头,是多么的青春年少,多么的生机勃发,多么的昂扬向上……
2025.3.1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