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年味·岁月·人生

  回望岁月,品味年味,在日升月落的光影流转中,不知不觉,我头一抬,晃晃悠悠就走过了六十多个春夏秋冬,过了六十多个年,品味了人生中的各种年味。
  站在2025年这个门坎上,回味沧桑岁月,昔年旧事,在静静的时光里品味年味,是对人生的回望,是对走过岁月的致敬。
  少年品的是苦涩味。我出生在陕北吴堡县辛家沟镇的一个小山村。儿时的过年是盼来的,一年365天马拉松式的吞糠咽菜,把胃困得难受,在饥饿中等待着年三十的到来。  
  在上世纪那个国贫民穷的年代,人们盼过年就是盼望能吃到点好吃的。盼望腊月廿三晚上的母亲擀的那碗冒着热气,飘着豆香的长豆面,盼望着除夕早上里酥外脆的炸油糕,晚上炒猪肉烩菜把人想得睡不着觉,涎水直往外流。小孩子不喜欢吃肥肉,我们把碗里的肥肉夹给爱吃肉的父亲、三哥。盼望初一早上的那顿羊肉馅水饺,盼望着放一串脆脆亮的鞭炮。
  常记得初一早晨吃水饺时,肚子吃的已胀得像吹起来的气球一样,还想吃。十二岁那年母亲包的水饺很大,我竟吃了30个。有时水饺不够,母亲便在水饺汤里泡个馍,我小时候不懂得关心母亲,比我大三岁的四哥就会来事,看见水饺不多了,他就少吃。我憨乎乎的只管自己吃,不会少吃几个。现在想起来很愧疚,觉得愧对母亲。十三、四岁为了修窑,腊月、正月大哥带领我们在垴畔上挖地基,在沟里撬石头,有几个冬天别的娃娃在甩纸包、夹蛋蛋、跳格格、滚铁环、滑冰……山上沟下地玩耍,我们兄弟几个,与父亲在深沟里往山上背石头直至除夕那天还在背,急得我泪流满面,那几年的年味充满了一个苦、愁、累。
  那些年我家的炮最响亮,因为大哥在户县宁西林业局工作,带回来一些雷管。除夕那晚把雷管穿上引捻,一会弄好七八个,用打火机点燃,扔到我家硷畔下,不一会轰隆隆的爆炸声,响彻小山村,火光一片,接着前村后院接二连三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汇合成辞旧迎新的迎春曲。
  青年品的是悲伤味。时光进入1980年至1985年那个时空隧道我一门心思读书,想走出那个山沟沟,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可由于自己基础差,又偏科,高考时,一回回落榜,一次次失望,好像关在笼子里的鸟,门关的很紧,想往出飞,就是飞不出去。看到金榜题名的同学们,好羡慕。见到顶替父亲、靠关系走后门参加工作者,他们那个洋洋自得的样,我嫉妒。
  记得1982年除夕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处在一个姹紫嫣红的大花园中,春光明媚,百花争艳。起来后,我写了一首打油诗:“梦见身处百花中,起来还在小山村,别人开花还结果,而我开花不结果。”表达了自己书海苦读多年不能金榜题名的苦闷心情。我恨自己不争气,父母、哥哥、姐姐总是不死心,再怎么困难,总要供我读书。那几年的年味里品的是忧伤、失落、伤心、惆怅。那些年,我好像在一望无际大海里扑腾,始终找不到救命的稻草,眼看着靠岸了,但由于各种原因,总是上不了岸,在人背后不知流了多少伤心的泪水。
  如今时光已过40多个春夏秋冬,我在岁月的回声中,仍然能听到处在人生低潮时的,关于前途命运的一声声叹息。
  正是“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北宋大臣吕蒙正在《寒窑赋》里写到“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1985年4月是我人生转运的一年。我通过考试被县广播电视局录用为记者。面壁十年,一朝破壁。那份欣喜,那份高兴自不必说。那一年我坚持深入农村采访,在《榆林报》也发了不少消息和通讯报道。
  然而,好景不长。1986年2月,单位就把我发配到县城对面高山上的电视转播台,同年12月,又打发到薛下村放大站,1988年10月又调配到张家焉放大站。被流放的那几年,我受尽了窝囊气,有面子的人是“以工代干”而我却是“以干代工”。社会上一般情况是正式工领导临时工,而我正式工却被临时工管理。那几年过年心里一直感到惆怅、憋屈,过年本来是欢天喜地的日子,我的心情是“谁为立勋者,可惜宝刀闲”,那种怀才不遇的心情像恶魔一样缠绕着我。 本来是搞新闻采访工作的,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排挤到放大站,不是我的活让我干。正如赵本山在一小品《策划》里说让公鸡下蛋,“不是它的活让它干,丢不丢人”同行怎么看,亲戚、同学、熟人怎么看,不知内情的人用鄙夷的目光看我,把我“三间房子看成两间半。”我的一个亲戚在我母亲面前说:“招的那几个记者最增战不行,人家把他下派到放大站。”
  后来我经常在反思,我究竟做错了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是情商、是礼节、是人际关系?一直在寻找着人生落魄的答案。
  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我有书柜里那一沓沓荣誉证书,2000年6月我通过公开考试被提拔为副局长,后升为台长,九个记者里有两个出书的,我就是其中之一,亲爱的读者,“那个宋增战,不行吗?!”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在放大站工作的那些日子里,我盼望这噩梦般的日子像风刮书页一般快快过去。那时候一个月几十元工资,因县财政困难常常领不上,对柴油机、扩音器有关知识一窍不通,一天转播3次,工作单调而孤独。物质上的贫穷,精神上的困顿吞噬着我的心。如今想起来,心中的伤疤至今难以愈合。
  人生失意时品味的是憋屈味,受到阳光照耀后品的是幸福味。
  1991年,新任广播电视局局长把我调回县局,让我在于家沟乡、辛家沟乡搞新闻采访工作,我如鱼得水,干得得心应手,从那时起,过年一直是欢快的,喜悦的。过年时常常购买各种新鲜蔬菜,鸡呀、鱼呀、白酒、红酒应有尽有,想吃啥买啥,想喝啥喝啥,想穿啥穿啥,天天在过年似的,那个幸福的味在心中荡漾开来。
  受过苦寒的人节约,惜福,“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2008年我在吴堡县城买了房,还有了自己独立的书房,结束了蜗居的日子。2021年退休后,随儿子居住在渭南条件更好了,幸福指数噌噌直往上冒。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从我的变化可以看到全国的变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种少吃没喝,少穿没戴,少铺没盖的穷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取之而代的是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人民生活真好比是“吃着甘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看到祖国的变化,自己生活条件的改善,心中升腾起一种感激的潮水——感谢伟大的党,感谢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红心向党,永远跟党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退休不褪色,为党的事业奉献力量!
  从年味、岁月的变化中,我感到了时代的变化,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新春伊始,走在黄河岸边的滨河大道上,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滨河大道两旁松柏树闪烁着迷人的光华,迎接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日前,老作家孙扬先生的散文集《橙子情——站在诗行里的记忆》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散文集是作家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间所写古体诗的回忆,反

2025-02-17 16:26:40

  回望岁月,品味年味,在日升月落的光影流转中,不知不觉,我头一抬,晃晃悠悠就走过了六十多个春夏秋冬,过了六十多个年,品味了人生中的各种年味。   站在2025年这个门坎上,回味沧

2025-02-17 14:19:49

  其实,所谓雾里观花,背后隐藏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一位备战高考的姑娘,她的外公是退休老红军鹤翔老人。为了全身心投入备考,姑娘或是应届生,或是复读生,独自来到外公的阁楼

2025-02-17 14:15:19

  没钱,一样活得精彩;没权,一样活得自在;没利,一样活得洒脱,没势,幸福照样会来。 幸福自己把握,简单才是生活,简单的幸福才是人生真谛,幸福就是简单地活着!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每天

2025-02-17 09:57:48

  仁者不责,善者不评。让人三尺,渡己一生!人要常怀一颗慈悲善良的心,勤俭持家,待人接物则需谦虚忍让。  《道德经》中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

2025-02-17 09:55:47

  曾以为,年味是永不散场的盛宴,是岁岁年年都紧握在手的温暖。可不知从何时起,它却在岁月的洪流里悄然走失,只留下回忆中的斑驳光影,引得我们频频回望……  春节

2025-02-17 09:55:09

  高山下的情歌是这弯弯的河   我的心在那河水里游   蓝天下的相思是这弯弯的路   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   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   我的一生就选择了你   遇上你

2025-02-17 09:45:20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