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春访青龙寺

  立春刚过,空气中还裹挟着丝丝寒意,我和爱人便满怀期待,奔赴西安城东南乐游原上的青龙寺。此时的大地尚未完全从沉睡中苏醒,可这座千年古刹,已然在料峭春寒里,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召唤着我们去探寻它的秘密。
  青龙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起初名为灵感寺。悠悠岁月里,它历经风雨洗礼,见证朝代更迭,名字与建筑也在一次次变迁中更迭。在佛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唐朝时,作为佛教密宗的核心寺院,它吸引了日本、新罗等国的僧人漂洋过海前来求法。其中,空海大师在此潜心研习佛法,回国后将密宗发扬光大,深刻影响了日本佛教发展,青龙寺也因此成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站在寺前,古朴厚重的大门率先映入眼帘。朱红的漆色在时光打磨下略显斑驳,青灰色的墙壁爬满岁月的痕迹,二者相互映衬,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迈进寺门,丝丝冷意中,已有若有若无的春的气息。蜿蜒曲折的小径旁,樱花树枝头缀满了小巧的花苞,被一层毛茸茸的萼片紧紧守护,星星点点,好似在积蓄力量,只等春日盛景时尽情绽放。我和爱人手牵着手,在这乍暖还寒的微风中,感受彼此手心的温度,一同欣赏这初春独有的景致。
  一路上,偶遇不少身着古装的年轻人,唐服的飘逸、汉服的典雅,在他们身上尽显古韵。他们手持油纸伞,在古寺的红墙与未绽的花枝间,摆着优雅的姿势,举手投足间,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还有几对新人,穿着精美的中式婚服,在摄影师的引导下定格幸福瞬间。他们的欢声笑语,给略显清冷的古寺添了几分活力与浪漫。
  行至惠果空海纪念堂,这里庄重而宁静。步入大殿,香烟袅袅,一尊尊佛像宝相庄严。一位中年和尚安静地坐在蒲团上,身着朴素僧袍,手中捻着佛珠。当有带着孩子的游客进来,他便立刻起身,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走到一旁的竹篮前,取出两个苹果,双手递到孩子手中,嘴里轻声念叨,祝福小孩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康成长。孩子们接过苹果,稚嫩的脸上绽放出纯真的笑容,脆生生地道谢。这一幕充满温情的画面,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让我真切感受到这座古寺的温暖与慈悲。
  我赶忙掏出手机,想记录下这些美好画面,可没拍几张,电量就告急了。爱人看出我的失落,拍拍我的肩膀,笑着安慰:“别担心,我来帮你拍,你不是还要写文章、做抖音嘛,我多拍点素材。”
  随后,我们来到空海纪念碑前。碑身庄严肃穆,上面镌刻的生平事迹,承载着大师的智慧与坚守。我和爱人怀着崇敬之心,驻足凝视,想象着千年前大师在此刻苦求法的画面,对古代佛教文化交流的伟大历程又多了几分敬意。爱人举着手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想把这份历史的厚重留存下来。
  寺院庭院中,僧人们身着朴素僧袍,在蒲团上静心修行。他们的身影在古寺建筑的衬托下,宁静而祥和。偶尔传来的诵经声,空灵悠远,在空气中悠悠回荡,让整个氛围更加安宁。我们轻手轻脚,生怕打破这份宁静,爱人也默契地用静音模式抓拍这些珍贵瞬间。
  寺院很大,每一处角落都藏着独特韵味。爱人一边拍照一边跟我念叨:“上次4月我来的时候,这儿漂亮极了,漫山遍野的樱花,层层叠叠,风一吹,花瓣飘起来就跟下花雨似的。人多得水泄不通,想找个拍照的地儿都难。不过现在人少,能更自在地逛逛,好好感受这古寺的韵味。”
  登上乐游原,俯瞰寺院与周边景色。远处城市在日光下满是生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脚下的青龙寺则像一方净土,在春寒中散发着古朴宁静的气息。爱人轻轻靠在我肩头,感慨道:“在这里,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心也静了。”我深以为然,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青龙寺就像心灵的避风港,让我们得以沉淀内心。
  青龙寺,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是心灵栖息的港湾。在这里,我们触摸到历史的厚重,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也在相伴中收获内心的宁静。它让我们明白,古老文明是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传承。
  离开时,我们脚步匆匆,可心中满是对青龙寺的眷恋。这次春日之行,如一场心灵洗礼,让我们在忙碌生活中找到宁静角落,更加珍惜彼此相伴的时光。期待下一次重逢,再次领略它不同的美。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父亲辞世五十整, 多想再喊爸一声。 虽然阴阳两相隔, 我想他也倾耳听。 吃苦耐劳勤一生, 忠厚老实我继承。 宁愿亏己莫亏人, 年年喊您在梦中。

2025-06-15 21:04: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