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乐生乐人乐世——读郑曼长篇小说《乐人》

  《乐人》以广远的时空界面、深厚的文化根脉、时代变革的阵痛和喜悦、独特的人物性格和故事,以及密集的生活细节为特色,用通顺晓白的语言叙述,记述了乐人这一特殊人群的生活和生存状态,演绎出一幕颇有深度和感染力的秦腔大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不仅是乐人的苦难史,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小说的批判精神和建没性显而易见,读时让人倍感苍凉、震撼和激奋。
  其艺术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题材主旨独特。郑曼无疑发掘了一座母文化的富矿,开创了一片“舍我还谁”的独特天地。人类在“哼吁艺术”和“击牛尾以蹈”中逐渐创造和发展了文学艺术,秦腔也有1000多年历史。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种慷慨激昂的乐声中繁衍生息的,它的唱腔、台架、脸谱、妆容、曲牌、板路等已融入我们的情绪和习惯。而且,农村乐人始终执拗地盘桓在人的生死之间,更加饱和着人性的禀赋本能,所以许多作家都把笔触伸向这一领域。如贾平凹《秦腔》,陈彦的《主角》和《装台》等等。我也一样,自小听秦腔,唱秦腔,也写秦腔,如剧本《郑国间秦》、散文《秦腔围城》、短篇小说《角色》,但都是小制作,也想过写长篇,可惜没有真实生活阅历和体验而怯于止步。而郑曼恰恰占有这方面优势,且是独一唯我的,包括贾平凹和陈彦也没涉及农村乐人这个群体和红白喜事这个敏感而执拗的生死之约,生死之题。郑曼通过几代农村乐人的拼搏奋斗和命运沉浮,敏感而尖锐地提出传统文化亟待传承的问题。而且,我觉得,乐人的命题,还延展了“贵生、重生、乐生”,亦即“乐生、乐人、乐世”的道教文化,引导人们将生存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既要快乐生活,也要快乐他人,更要快乐人世,达到生道合一之目的,从而升华主题,使作品更具有宗教和哲学的意义。
  二是人物性格独特。文学不只是人学,还应具体到人的天赋和理想。正如阎纲之论,文学是作者天赋加理想的合成,无天赋就没有创新,无理想就产生不了艺术所需要的情感。这里说的天赋和理想,就定格在人物个性上,即我们常说的“这一个”。而乐人这个群体,随着社会变迁,在人生坐标上,虽然过程大体相同,但个性表现各有特点,所以结局和命运也大相径庭。如关仕林的稳健守成,朴实善良,虔诚敬业,对艺术的执著和对下一代培养的痴迷执拗等,一个底层音乐人活脱脱站在了我们面前。又如陡自力和王彩儿,本是夫妻搭档,但在改革开放潮流冲击和乐人前途无望的大背景下,王彩儿追逐金钱,自甘堕落,结果被骗并沦为精神病。陡自立面对剧团解散、夫妻离异、下岗失业的现实,仍忠实地看守着戏箱和剧团大门。为了生存,他以打野兔为业,整天骑着烂自行车,车头挂着血啦啦的死兔,浑身充斥着火药味和腥臭味,最终殒命于深山野林,其性格特别突出,命运特别惨烈。还有亚娥,从一个演员蜕变成跪街哭灵人,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一夜竟磕500个头,直磕得膝盖鲜血淋漓。那种痛苦、倔强和无奈,实在令人震撼!
  三是语言表达独特。生活细节密集,对话不分行,纳行子写,读起来感到特别真实,而且很瓷实,有点模仿贾平凹的一些书写技巧。当然社会上对这有看法,说贾平凹小说枝枝蔓蔓、婆婆妈妈、浆浆水水,生活库存空虚,没啥写了。我认为这正是贾平凹的一大优势,也是郑曼的一大优势。文学的真实性和艺术性是全靠这些生活细节来实现的,人物性格、环境气氛、故事情节和命运发展也是全靠这些生活细节来推动演进的。《红楼梦》全是大观园的生活小事,琐琐碎碎、密密匝匝、粘粘络络,却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无情;还有《巴黎圣母院》对教堂和市政厅环境描写在结构上几乎占全书的四分之一,这些细节对于突现人物性格和推进故事进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正是《乐人》的一大特色,值得肯定和效法。
  四是文本结构独特。用电学的术语来说,《乐人》不是串联,没有主线和复线,而是并联,故事和人物是一片一片的,然后通过书写技巧再将这一片一片连接起来,最后编织成故事发展的网络体系。而且有的章节自成一体,拉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中短篇小说,这是其它长篇小说所难以企及的。综上所述,作为一位女作家,而且是第一部长篇小说,能写到如此程度的确难能可贵,可以说渐露头角,很有发展潜力。《乐人》不但是咸阳乃至全省文学的一大收获,也填补了我国文学宝库的一项空白。不确之处,一是对话不分行有的指代不明确,有的两人对话在一个引号里,造成不必要的阅读障碍;二是文本中出现多处“开天窗”,即空白页,这是编辑印刷的大忌。希望再版时加以改进,也希望郑曼不断努力精进,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她有这个潜力和实力,我和读者殷切期待着。
  作者简介:梦萌,高级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河》《悲喜娱乐城》《倾城》《金喽啰》《新部落》,中短篇小说集《绿太阳》《和谐的比例》,长篇纪实文学《水经泽被》,文论集《论梦萌与梦萌论》,散文集《随意即风景》等3部以及报告文学集多部。小说《爱河》在省台长篇连播,散文散见于《散文》《中华散文》《读者》等各类报刊,有的作品介绍到国外。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父亲辞世五十整, 多想再喊爸一声。 虽然阴阳两相隔, 我想他也倾耳听。 吃苦耐劳勤一生, 忠厚老实我继承。 宁愿亏己莫亏人, 年年喊您在梦中。

2025-06-15 21:04: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