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趣
我是慕苏州园林之名而来苏州的。正如去西安不看兵马俑就等于没去西安一样,来苏州不游古典园林也等于没来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自小就烙印在我的心中,其诱惑力自然随年龄和知识增长而愈显强烈。苏州其所以闻名天下,除星罗棋布的人文景观、“水陆并行,河街为邻”的自然环境和苏绸、苏绣、苏鼓等名特产品外,古典园林实乃其中之菁华,是“人间天堂”这顶桂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代,至今仍保留有吴王宫、越王城、水陆盘门,以及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琴台、御花园、西施洞遗迹等。东晋辟疆园是江南历史上最早见于文字的私家园林。明清全盛的三百年间,苏州园林已发展到二百八十处,现保存尚好的七十处,已整修开放的多达二十余处。如宋之沧浪亭,元之狮子林,明之拙政园、留园、艺圃,清之网狮园、怡园、藕园、环秀山庄等,其中四处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有五处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历代文人曾在此留下灿如星河的诗文书画珍品。
驱车苏州城内,真的一下子就像来到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了。每隔三五分钟必见一河,于是河上便添了许桥,桥下便多了些船;要不准见一个景点,于是人都入了景物,景则赋了人性;或者,必遇一座园林,于是街就增了古朴,城就显了典雅。城以水而设,水以桥而贯,桥以宅而立,宅以园而居,园以城而群。此番景致,无不令人猝发“小桥、流水、人家”之赞和“不出城廓即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独得林泉之致”之概。
苏州园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小景致,大气象”。一般占地较少,小者几亩,大者几十亩。但因合理利用了云墙、画窗、影壁、回廊等隔段,在横面上将景区分割成若干单元,随着空间转换和景区变化,收到山重水复、曲折回环、幽深博大的效果;又因巧妙采用了池泉、山石、林带、碑亭、塔楼等形式,在纵面上又将景区叠加延伸成多个层序,伴之立体拓展,给人一种高低不等、错落有致、天上人间的感觉。如拙政园“远香堂”四面的画窗,贯通各大厅堂的七百米回廊,像电影蒙太奇似的,人移、窗移、廊移、景移,使小景致切换投映出绰绰之大气象。如此小中见大、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人移景移,游着游着,意念随小景致小到不能再小,境界随大气象大到不能再大。于是诧然:莫非那就是凝缩了的颐和园或放大了的大观园呢!
苏州园林给我的第二印象是“崇自然,刻意境”。园林多位于城区,所以建时遇山傍山,遇水依水,遇街向街,遇宅临宅,刻意与周围山水景物和街衢民宅保持和谐,融为一体,切近自然。如沧浪亭,先见水,后见园,再见山;三面环水,山隽园幽,未进园即获山水之毓,入了园仍渑山水之灵。园内布设更追求这一风格,或以地形地貌强物壮景,或以人造景观拟山拟水,或以他山之石借景取意,活脱脱蓬勃了一派自然之气和山水之象。又如留园,占地三十亩,以广池为中心,池中有岛,岸上有山,山上有石,集太湖石十二峰于内,观瞻别宫署馆之余,又享得一番山水的抚慰与亲昵。环秀园虽三亩蛋丸,亦不失山水胜地。山是假山,池也摹拟;岗峦形肖,水波依旧,巧夺自然之神要,不愧为江南第一,“湖石一画本”。此等精微山水,常与主厅堂相对,山绾水之媚,水会堂之意,堂聆山之韵,将一袭山色水趣悄然融于亭台楼阁之中,奈何多少诗情画意!
苏州园林另一显著特色是“求精妙,营氛围”。凡所见之厅、之堂、之馆、之榭、之亭、之楼,远看时,有的玲珑如小家碧玉,有的婀娜似飞天仙女,有的庄严若坐空大佛;近看时,或飞檐斗拱,或雕梁画栋,或藻井天花,皆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方位遵循“阴阳互补”,形制推崇“方圆思辩”,布局崇尚“对称为美”,造型讲究“刚柔兼备”,工艺追求“精雕细刻”,色彩突出“青白互转”,陈设注重“古色古香”,气氛力图“入诗入画”。这种善于把哲学、宗教和传统文化冶于古典建筑的手法,无疑创造了一个充满佛机禅意、哲思理趣和审美享受的广阔空间。漫步其内,观亭榭之靓姿,赏梁栋之形势,吟匾联之佳句,闻陈设之古香,抚家具之雕镂,不由击节叫绝,赞之叹之如醉仙诗痴。便想,这般环境氛围,怎能不应了“江南出美女”“吴中多才子”的古话呢?
苏州园林一游,了得一个趣字!趣而不俗,趣而惟理,趣而思哲,趣而传情,趣而随意。一不小心,就会被趣字绊倒,于是步了“草圣”张旭和“画祖”顾恺之后辙,熏然陶然地入了“人间天堂”的情境。
【作者简介】梦萌,陕西咸阳人,大学中文系毕业,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河》《悲喜娱乐城》《倾城》《金喽啰》《新部落》,中短篇小说集《绿太阳》《和谐的比例》,长篇纪实文学《水经泽被》,文论集《论梦萌与梦萌论》,散文集《随意即风景》《多梦人生》《真情最好》,报告文学集多部。小说《爱河》在省台长篇连播,散文散见于《散文》《中华散文》《读者》等各类报刊,有的作品介绍到国外。
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代,至今仍保留有吴王宫、越王城、水陆盘门,以及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琴台、御花园、西施洞遗迹等。东晋辟疆园是江南历史上最早见于文字的私家园林。明清全盛的三百年间,苏州园林已发展到二百八十处,现保存尚好的七十处,已整修开放的多达二十余处。如宋之沧浪亭,元之狮子林,明之拙政园、留园、艺圃,清之网狮园、怡园、藕园、环秀山庄等,其中四处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有五处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历代文人曾在此留下灿如星河的诗文书画珍品。
驱车苏州城内,真的一下子就像来到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了。每隔三五分钟必见一河,于是河上便添了许桥,桥下便多了些船;要不准见一个景点,于是人都入了景物,景则赋了人性;或者,必遇一座园林,于是街就增了古朴,城就显了典雅。城以水而设,水以桥而贯,桥以宅而立,宅以园而居,园以城而群。此番景致,无不令人猝发“小桥、流水、人家”之赞和“不出城廓即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独得林泉之致”之概。
苏州园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小景致,大气象”。一般占地较少,小者几亩,大者几十亩。但因合理利用了云墙、画窗、影壁、回廊等隔段,在横面上将景区分割成若干单元,随着空间转换和景区变化,收到山重水复、曲折回环、幽深博大的效果;又因巧妙采用了池泉、山石、林带、碑亭、塔楼等形式,在纵面上又将景区叠加延伸成多个层序,伴之立体拓展,给人一种高低不等、错落有致、天上人间的感觉。如拙政园“远香堂”四面的画窗,贯通各大厅堂的七百米回廊,像电影蒙太奇似的,人移、窗移、廊移、景移,使小景致切换投映出绰绰之大气象。如此小中见大、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人移景移,游着游着,意念随小景致小到不能再小,境界随大气象大到不能再大。于是诧然:莫非那就是凝缩了的颐和园或放大了的大观园呢!
苏州园林给我的第二印象是“崇自然,刻意境”。园林多位于城区,所以建时遇山傍山,遇水依水,遇街向街,遇宅临宅,刻意与周围山水景物和街衢民宅保持和谐,融为一体,切近自然。如沧浪亭,先见水,后见园,再见山;三面环水,山隽园幽,未进园即获山水之毓,入了园仍渑山水之灵。园内布设更追求这一风格,或以地形地貌强物壮景,或以人造景观拟山拟水,或以他山之石借景取意,活脱脱蓬勃了一派自然之气和山水之象。又如留园,占地三十亩,以广池为中心,池中有岛,岸上有山,山上有石,集太湖石十二峰于内,观瞻别宫署馆之余,又享得一番山水的抚慰与亲昵。环秀园虽三亩蛋丸,亦不失山水胜地。山是假山,池也摹拟;岗峦形肖,水波依旧,巧夺自然之神要,不愧为江南第一,“湖石一画本”。此等精微山水,常与主厅堂相对,山绾水之媚,水会堂之意,堂聆山之韵,将一袭山色水趣悄然融于亭台楼阁之中,奈何多少诗情画意!
苏州园林另一显著特色是“求精妙,营氛围”。凡所见之厅、之堂、之馆、之榭、之亭、之楼,远看时,有的玲珑如小家碧玉,有的婀娜似飞天仙女,有的庄严若坐空大佛;近看时,或飞檐斗拱,或雕梁画栋,或藻井天花,皆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方位遵循“阴阳互补”,形制推崇“方圆思辩”,布局崇尚“对称为美”,造型讲究“刚柔兼备”,工艺追求“精雕细刻”,色彩突出“青白互转”,陈设注重“古色古香”,气氛力图“入诗入画”。这种善于把哲学、宗教和传统文化冶于古典建筑的手法,无疑创造了一个充满佛机禅意、哲思理趣和审美享受的广阔空间。漫步其内,观亭榭之靓姿,赏梁栋之形势,吟匾联之佳句,闻陈设之古香,抚家具之雕镂,不由击节叫绝,赞之叹之如醉仙诗痴。便想,这般环境氛围,怎能不应了“江南出美女”“吴中多才子”的古话呢?
苏州园林一游,了得一个趣字!趣而不俗,趣而惟理,趣而思哲,趣而传情,趣而随意。一不小心,就会被趣字绊倒,于是步了“草圣”张旭和“画祖”顾恺之后辙,熏然陶然地入了“人间天堂”的情境。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亲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爸爸妈妈,还有我最亲爱的小伙伴冯浩哲,以及在座的各位亲朋好友们: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们就像星星围绕着月亮一样,都聚在这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
2024-12-16 09:29:35
我是慕苏州园林之名而来苏州的。正如去西安不看兵马俑就等于没去西安一样,来苏州不游古典园林也等于没来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自小就烙印在我的心
2024-12-16 09:26:17
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配合长安区贾里村棚改项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工程建设范围内所涉及的遗址、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清理墓葬1240座,灰坑2295
2024-12-15 22:14:33
2024年12月14日,雷锋精神万里行陕西站站长刘航军率队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副站长雷振西、事业部部长牛智国、创业部部长雷英怀等一行人共同参与,特别邀请到中国一级书法家秦北
2024-12-15 22:09:29
织造一张捕捉岁月的网
投撒进生命的长河
打捞起畴昔湿漉漉的记忆
将那些虚掷的光阴,在朗日下
一遍遍过滤,翻卷,叠折
于是所有的美好
都凝萃在多年前那个宁谧的春天
那个燕舞莺
2024-12-15 22:05:59
南京郊区有个地方叫汤山,那里疗养院、休闲山庄等机构不少,环境优雅,设施完备,服务周到。特别是泡浴中与小鱼相依相偎、耳鬓厮磨的几个小时,那感觉和享受绝非语言所能描述,以至
2024-12-15 22:05:17
在三原县的城关法律服务所,有一位令我敬重的挚友——韩印军。我们不仅在生活中相互陪伴,还同为作协成员,时常相聚,进行文化与思想的深度碰撞。他在法律界堪称中流
2024-12-15 22:04: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