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追随刀郎的歌声穿越而来
这满身鞭痕的年华,我只能在没有哀愁的梦境里回来。《刀郞.故乡》L君是我的老乡,一位很多年前认识的朋友,这哥们比影视剧还影视剧大起大落的创业经历确能代表八九十年代起步创业的那一代企业家的典型案例。L君1962年出生在西北小城的一个小山村。1977年高中肄业,只因家里太穷,吃的、烧的、用的极度匮乏。兄妹又多,食不裹腹的日子,他被迫流向社会。跟上大人换粮背菜,偷生产队的柿子换两块钱。1979年,他刚17岁,背上简易的行囊不得不去省城投奔他们生产队成立的一个副业队搞副业。刚进副业队他只是一个下苦力的小工,搬砖、运石样样都干。抬楼板抬不动,肩上手上到处都留下创伤。他高中的一位同学去得早,人家有文化当上材料员。可同学因为人太善,管理不力,那些用手扶拖拉机送材料的本地人总是把沙子、石头、砖块啥乱堆乱倒着,工程队每天几十号人要清运这些材料花费半天时间,窝工受气。L君出头和本地人用拳头说话,摆平了这件事,以后他们拉来的材料都整整齐齐摆放好,再也不敢窝工了。自然副业队长看在眼里,让他接过同学的任务当上材料员。过了几天大师傅摆烂不给大家做饭,八十几号人面临饿肚子,还要干活。一问原因是管理员因账物不符不给钱买面买菜。年轻气盛的L君又替大家强出头夺了管理员的权,要来钱给大家采办伙食。管理员告到队长那里,队长知道详委也认可了这件事,让L君管伙。L君瞬间摇身一变既是管理员又当材料员,威风凛凛。
管伙三月后,大家认为这哥们管得好。他寻思着虽然有菜有面但就是没油水。工地对面正好是国营某食品公司的一家肉铺子。那阵子买肉要有肉票。但工程队哪来肉票。L君二话不说就闯进肉铺子去买肉,没肉票,人家不给他卖。最后他闹到肉铺子主任那里,说他们是对面工地上的工队,给大伙买肉。主任说,你没票卖啥肉。L君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工队吃不上饭,没油水。那主任比他大十来岁,说你个尕娃还想干啥,我当了一趟主任还没见过你这样的。没肉票还有理得很。他说我是没肉票,但是给你钱呢。那阵子鲜肉三级肉一斤五毛二,二级肉六角钱,一级肉七角钱。主任看着这愣头青便说:这样吧,我俩在这里扳一下手劲,如果你扳赢了我,就给你卖肉。L君说,扳就扳。结果L君出手快,刚一伸手就把主任的手翻过,把胳膊捏得生疼。主任愿赌服输,卖给他小半扇肉大约三十多斤。全部是一级肉,膘三指厚。L君背回肉后,给大家改善了伙食,副业队的民工一片叫好声。呜拉呜拉地庆祝,拥护L君的管理。一战成名后,副业队的队长看到了L君的能力和魄力,当时的农民工也不好管理,有各种刺儿头,偷懒躲滑的,上班睡觉的,人心涣散,一度让队长头痛,队长让贤让L君把人也管上,相当于副队长。三副重担压得不到二十岁的L君喘不过气来。L君当上副队长后,不干活的坚决扣工资,本来副业队都是他们一个生产队过去的,乡里乡亲,那些躲奸避滑的,大多是队长的本家亲戚啥的,一下子把这些人给得罪了。但队长回来后很支持,解除了他的心病。那段工程干完后,L君挣了点小钱。第二年队长回家不干工程了。L君决定自己拉起一帮人成立工程队,开始送礼联系那些跑工程的人。老家有一个老汉在省城通过关系包下一个工程,没人干活,L君就从老汉手里接下工程。结果这个工程把他折腾得半死不活,主要是甲方的方案三天两头变化,又是阳台又是阴台的。对于没有经验的L君光购买三材都成问题,水泥、钢材进不来。L君觉得自己半瓶水工程队干不下去了,很快找到接盘侠,把工程倒给一个专业工队,签了死合同,工程包赢包输和他没关系。他工队的人愿意跟上这个新老板的可留下,不愿意干的就回家,他自己留在工队主要协调和甲方的关系,工程到年底一算帐果然烂杆了。那个工程队的老板没二话说,发了点路费打发了工友。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刀郞.罗刹海市》腊月二十七回到家,L君父亲刚把家里的两头猪杀了,在镇上卖猪肉,卖猪肉的钱等着给大哥结婚办酒席等一切费用。可猪肉一斤6角死活卖不出去,急得父亲团团转。L君就动员大哥和自己一起背上猪肉上省城。刚开始大哥纠结没文化不会算账,在L君的再三动员下,两人背上猪肉爬上绿皮火车去了省城。省城市场一斤猪肉8毛2角。兄弟俩铺一块门帘在市场上开始售卖,卖得飞快。L君逡巡了一遍,偌大市场只有五六家卖肉的。人家新鲜肉1.2元一斤,他和大哥商量涨价,他们的肉不得低于1元一斤。兄弟俩一个垛肉一个算帐。半天猪肉全售完了。一算账两头猪买了二百四十块钱。比在老家多赚了一倍。这是L君第一次贩肉的经历,大获全胜。兄弟俩把钱拿回家后家人高兴一团。回来后L君一看老家镇上的肉一斤5.8角都没人要,市场红压压一片全是肉。有了第一次贩肉获胜的鼓励,他和大哥又在老家镇子上收购了三头猪,杀了后用白布包好,装进尼龙袋背上赶往省城,给大哥买了一张票,他自己逃票。到省城后很快全部脱手。一算账,这一趟光利润挣到280元钱。在省城给老爸买了件新军棉衣。拿回家后老爸穿上军大衣逢人就夸。后来又收购了两头猪去了一次省城,这次挣得少,只挣了几十块钱,但也不错。当年县级干部一月的工资就几十块钱。过完年后,给他哥结婚办酒席,全村人就数他们家婚事办得体面红火。那一年舅舅家的一头猪杀了有180斤肉,和他家一样也卖不出去,舅舅、妗子、表哥一家两个劳动力,粮多,猪长得膘肥。舅舅央求他把自家的猪肉也背兰州去卖。舅舅小时候一直疼爱这哥们,他在村子打架、惹麻烦,总是舅舅善后。舅舅的猪太大,他一人背不了,只好叫上一位同学帮忙,卖完后比在当地多挣了四十块钱。舅舅一家甭提有多高兴。最后给他同学付了二十块钱的辛苦钱。
尝到这些甜头,L君彻底走上了屠夫肉贩的道路。开始和之前的那位同学合作,从本地收购一头猪背到省城贩卖后每人能挣到一二十块钱,当时感觉利润很大。可惜有时候猪断档了,他俩只好雇个三轮车从周边收购猪肉,宰杀后背去省城卖。搞了一段时间他和同学商量准备驻扎在省城贩肉。那应该是1982年左右。省城猪肉是外地人拉来的,我们收购后在市场零售出去。大约搞了一年多的样子,有了经验他俩开始搞猪肉批发。把肉收购下放在宾馆联系客户,有了大客户就给人送肉。当时最大的一个单子,是L君四处联系客户期间意外结识的一位某央企工地管理员,也算他的第一个贵人。他们正好在省城有大工程,干活的人多,工地上需要肉也多,开始给他们送肉,几个月挣到不少钱。这期间他们摸索出了门道,开始联系给大宾馆餐厅、央企、国企等许多大单位送肉,后来挣得盆满钵满。1984年他们正式走向猪肉批发商的道路,当时国家计划经济彻底终结了,市场经济全面拉开帷幕。省城开始有农贸市场了,L君嗅到商机,放弃了宾馆坐等上门的模式,走向市场批发。卖肉的个体户开始从他们那里取肉。他们从省城周边等地联系到客户给他们整车送肉。当时条件很艰苦,市场不规范,甚至没有现代市场概念,都是马路市场,他们因陋就简仓库都不用租,就在马路上搞批发。一直维持到1993年,省城政府部门开始搞活经济,重视农贸市场这块,在原来的飞机场后面建了农贸市场。他们就搬到农贸市场搞猪肉批发。一直干到1999年,农贸市场取蒂了。主要原因这地方脏乱差不便管理,他们要求全部搬到某军区屠宰厂搞批发,入驻的有五十多个商户。他和同学的生意就分开了。算起来一起合作了有十多年,合作很愉快,也挣了不少钱。L君记得他88年手里就有十几万块钱,当时万元户都很少。2001年的时候,L君准备不当肉贩了,回小城老家另谋出路。因为这期间他看到屠宰行业没前途了。双汇和雨润中国最大的两个肉制品品牌已经来势汹汹攻城略地占据着市场。其实这个危机早在1991年他就看到了。直到1999年,人家配置市场步伐飞速加快。由他提议和某军区屠宰厂这边进驻的50多家商户酝酿,成立了省城肉类协会,目的抱团取暖战胜危机。L君当选为会长,一共有四个会长,没有先后排名,因为这里搞猪肉批发的大多L君老家人。有重大事情四个人共同商量,最后大家执行就成。成立协会的目的主要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大家权益,解决市场脏乱差、不卫生等问题。后来他们四个会长又和大家商量着在协会基础上成立一个类似于股分制肉类批发企业。要成立企业,大家开始意见不统一,主要是股权分配问题,你占多少股分,他占多少股分,还有人对成立公司有抵触情绪,不愿意参加。到2001年的时候,大家为争权夺利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人与人之间争得是话语权,大家都想把权利最大化,不想尽义务,便起了冲突。道理很简单,大家如果都心里放下,利润点会更高。因为他们这批人已经站在市场最顶端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最后弄得人人烦脑缠身,有的还进行人身攻击。
那几年,L君把主要精力全耗在协会里面,在会上大家不是争吵就是反对。他给大家分头做工作,反对的人几乎要占一半。有些人表面上拥护,背地里给你捅刀子。会上商量好的事情,真正运行起来很多人在里面捣乱,他说了不算就要黄。就像生产队长,都认为自己当上最好,这是人的本性。成立公司流程都没走完就胎死腹中。每一个人都戴着面具,面具越戴越厚,仇恨越结越深。L君预感到再这样下去肯定出事,他坚决退出了,于2002年前半回到小城老家,听说后半年果然出事了。好像就是协会内部,你说我不服,我说你不服。由打架变成群殴,场面很残忍,最后一个商户把另一个商户一只胳膊坎断了。由于紧急送医,胳膊算是接上了,但此次事件过后,省城肉类协会彻底解体了。从这件事中L君在反思,人的价值观很重要,多大的格局挣多大的钱。人在世上,佛在找你,魔在找你。人这个万物之灵长类,是神魔人三位一体的动物。对别人以人的形式对待,对自己以神的形象自居,只有自己最厉害。你不读圣贤经典,就悟不到这点。罂缶的酒瓶化来绮纨与楼阁,绿芭蕉红樱桃孑然一身的过来。《刀郞.翩翩》L君从省城回来后开始另谋出路。正好小城肉联厂准备对外承包,这是一家成立多年的国企,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那几年一方面经营不善,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面临破产倒闭的边缘。工人都在家放假,发不出工资,只留几个管理人员善后。整个厂区荒草丛生,破烂不堪,车间等大型设备都变成废铜烂铁被处理。L君知道这个消息后前去和现任厂长谈判承包事宜,这对肉联厂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烂包袱终于有人接手,很快谈成,他当时签了十年承包协议。入驻后等于在废墟上重新建厂,拆巨资修建厂房和购置大型设备,厂子很快启动了,因为他在屠宰肉类行业,有二十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流通渠道一清二楚。厂子被救活了,生意一直不错。厂子有钱,他也有钱了。大家开始眼红,阻力特别大,原来厂子有话事权的人都想自己搞。2008年,就在他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厂子的那块地皮,被政府规划为拆迁范围。拆迁后国家的补偿款全部给到原来厂子。原厂子应该给他一部分赔偿款,一是因为他们的承包合同还有四年才到期。二是他承包后做了一些重资产投资。结果原来的厂领导以各种理由迫他无条件离开,答应给他一部分赔偿款一分钱没到位,打了两年官司,人家是国企,民告官,他还是一分钱没拿到手。
一江水冷月光满城的汪洋,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刀郞.花妖》这次事件给他深刻的教训,他开始寻找地方准备自己建肉联厂,开启二次创业,选址选在小城某镇,当时那地方是水源地。先后给农民拆迁、赔偿青苗费等前期花费有几十万。刚买了一部分砖准备建围墙时,某体制机构找到他。说是他们选上准备建下属职能机构的地方。让他另选地方。之后又和某体制机构交涉前期投资赔偿的事情。当时某体制机构答应给他八十万块钱作为赔偿,结果一分钱也没到位。后来该机构领导换了,交涉更加困难。最后闹到市上,当地政府为此开了一次常委会,分官业务的副市长主持,某体制机构最终商议结果赔偿他三十几万。他也允诺了,最终一分钱没拿到,这事便不了了之。2008初,他二次选址到现在他的肉联厂所在地,重新投资建厂。这次建厂征地面积较大,项目规模规划上档次。因为当时有一家德国农牧巨头企业已经和L君达成建中外合作食品深加工企业战略协议。主要是德国人投资。当时建厂时德国这家企业还派专家,在小城驻扎了三个月,就小城的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做了化验检测,认为小城的水质土壤等地理环境非常符合建食品深加工企业的标准。但是在考察市场环境过程中,德国人认为我们这边的政府配套政策有问题,政商环境不乐观,还有进出口海关都有许多限制,人家面向的是国际市场,为此德国人突然不投资了,这件事算泡汤了。L君穷其所有,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搞了一个屠宰厂生产线。只有继续搞他熟悉的屠宰生意。生意还算顺风顺水,鼎盛时期每天的营业额达到20万元。他一边在经营着屠宰厂,一边在寻求其它的商机。因为他从省城回来时就知道屠宰业已进入瓶颈期,不搞深加工绝对没有出路。和他交流时笔者问他肉联厂搞得这么红火,如果后来不是他又跑去种苹果,而且阵仗搞得那么大,最大时达到五千多亩,他就不会在农业上栽这么大跟头。用他的话说不但背负几千万的债务,还众叛亲离。他说种苹果其实既是他的本真也是吉缘巧合。你牵着我的手走进明天的风雨,不管前路崎岖你纵然坚定,《刀郞.谢谢你》2005年那一年,他还在承包肉联厂期间。政府请来了一个国内顶尖学府的农学专家。给小城农产业做资源整合规划。农学专家在小城为期半年的调研考察期间,L君受市上一位分管农业的领导委拖,全程陪同考察调研,当时他是私人出车出人。农学专家离开小城前,给政府提交了一份详细农产业整合调研报告。这份报告递上去时已事过境迁,那位分管领导已调去省里任职。调研报告被冷落下来,无人问津。L君事先从那位教授手里复印到一份调研报告。报告把苹果产业放在小城农产业整合布局的首位。教授和L君日夕相处日子,也给他灌输了不少见解。2007年到2008年他承包和投资肉联厂一再受挫。他又想到教授的那份报告,不时拿出来看一下,觉得自己有高人指点迷津占了先机,在别人没有醒悟过来的时候,先种上苹果,一定有大好前途。再者他本人是一位农民的儿子,大地的儿子,最后自己回到家乡,回到土地上种好苹果,做好农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这也是他多年的宿愿和情结。再加上那两年政府从上至下的政策导向也是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科技化发展。特别是苹果产业更是重中之重。
2007年左右他成立自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老家山梁上租了一千亩地。后来陆续发展到五千多亩地。整个栽苗栽了四年。刚开始没经验,栽的品种不是优种,政府给配送来的苗子也不太好,第三年请来的农业专家看出端倪。只好重新换品种,大量的钱花在人工上。前后折腾一片狼籍。2015年开始正式挂果,又发现后面换栽的品种还是有问题,又大面积折腾换头,专业术语叫高截换优。投了大量的资金,盛果期变成剩果期。三年没收益,投入大量人工化肥农药也是一样。2017年开始,银行给农产业抽贷了,几乎抽干了。2018年小城经历了大的自然灾害霜冻,苹果几乎绝产。做农业的地租钱几乎都付不起了。2019年苹果大面积丰收,苹果雇人摘下收到地里或者自家院子时候,疫情来了,每次有疫情,农村农民的反映最快。大量出苹果的时候,路被封了,整个农村万人空巷,叫不来人。苹果几乎都烂在地里或者院子。那种想跳楼的心痛,痛到骨子里。到2020年开始三年疫情,整个小城苹果产业几乎说塌陷一片。再后来该包地块给人家包出去。L君的苹果梦想、英雄梦想彻底破灭了。
用你那淡淡的体温,抚平我心中那多情的伤痕。《刀郞.情人》发展农产业期间,L君还当上小城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的会长。协会是2011年市上成立的,可能是市上个别领导看重他个人能力,了解到他当过省城肉类协会会长,有协会工作经验,便给了他这个重任。至于L君当会长期间,问心无愧,给大家还是争取了一些利益,办了许多实事。首先以协会名义成立了农担公司,配合政府落实农业贷款。在银行和企业之间搭桥,对接当地三家商业银行搭建了三个融资平台,专门为小城农业企业搞了一些扶持协调政策。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支持这个事情。给了整整三年的扶持。而且协调扶持的主要权利在协会,大家也就有凝聚力。市上成立了协会以后,各个县区也相应成立了农业龙头企业协会。除了给企业协调扶持融资外,协会还担负着本应由政府分管一些其它闲杂事项。比如说行业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这一类的东西。其二2017年左右,借助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的优势,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和上海的某农业公司牵手,成立了一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以环保食品安全农民增收为原则,以产供销合作关系为纽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苹果生产协作、产品开发、技术交流、信息服务、果品销售等领域作了大量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双增双减”工程,减少化肥、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增加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使用量。这期间上海这家农业公司作为投资商,全面提供生产资料(包括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全面提供技术指导,为实现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进一步使小城苹果提质增效,向着产、供、销集约化战略方向大幅度迈进也作了大量工作。当时在L君农业公司旗下加入开展“双增双减”工程的农户1000多户,合作社有200多个,果园面积达到7万多亩。L君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到2020年的时候,上海这家农业公司出事了,负责人进去了。他们这个项目也彻底破产了。2023年,由于他的农业合作社银行欠帐太多,一共有两千多万。影响到他的肉联厂被法院拍买了。主要是屠宰车间这块拍卖给别人。同时他在市区的一套房子也被法院执行了。L君自己在肉联厂生活区留有一间办公室居住生活。老婆去给儿子带孙子,几乎闹到和他离婚地步。他自己包括名下的果园、厂子,连带家族有股份的人,都进了征信黑名单。话说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创业时一家子想着沾他大老板的光,现在倒霉了,家族的人都在抱怨他,光没沾上,惹来一身骚。众叛亲离,这是创业者最大悲剧。当时疫情期间,他的肉联厂也列入政府动迁范围,资产评估大约可以赔偿几千万,他看到一线生机,想着这样就可以还清所有外债,回到无债一身轻的境界。再后来经过三年疫情,经济下行更厉害。房地产一片沦陷。政府没钱,他的肉联厂不可能拆迁了。他只能混混噩噩坐吃等死。啥也干不成,连农民也当不成。
“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刀郞.金刚经》他说,进入坐吃等死行列后,他的心反而清静下来了。他开始潜心学佛、学传统文化。学佛的目的,向内熏修,莫要外求。几千年前,佛祖释伽牟尼给你早讲清楚了,佛在哪里,佛在心中。到目前为止,人的进化速度非常之快,大家都开始觉悟了,知道内求了。原来的人,讲了几千年的内求,没任何概念。你看现在所有的企业相当一部分都倒闭了,中国首富都不行了。皮带哥欠银行2.48万亿,这是个啥概念?小城一年的财政收入是50亿。你用2.48万亿除以50亿是多少年小城财政收入。皮带哥的核心地产60%在一线城市,40%的在二三四线城市。现在皮带哥还不是坐牢呀,他们这些人还有啥关系呢?这就是佛教讲的向内寻求。只有时代马云,没有马云时代。马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每个人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很渺小,渺小到什么程度?打个比喻,我们社交最强,认识人最多不过三千人。我们手机通讯录可以保留到2至3000人。3分之1是你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你,3分之1是抱着嫉妒的心态来的,还有3分之1是沾光来的,就这三类人。经常联系的就只有几个人。人这一辈了最后要用减法生活,认识的人越少越好。每一个个体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会留下印迹的。在你正当红的时候,能为人办事的时候,人会求你来着。在你走向下坡路到无用的时候,人会躲着你,这是人的本性。不必埋怨。因为张个嘴也麻烦,要给你施舍笑容呢。因为每个人的心目中,他想给你笑也笑不出来。再举个例子,所有体制内的人,以前关系非常好的,天天坐在一起喝酒的领导,他们企业倒了以后,基本不来往了。不是领导势利,而所有的人都是时代造就的,几乎都是利益集团,无论大小,包括家庭也是利益集团。随着末法时代的来临,人类已进入这个精致利己主义者时代。
为啥现在网上的抱怨特别多,主要的原因大家都看清楚了这个世界,大家就觉悟了,不再配合了,80后、90后、00后出生的人不看书了,电视也没人看了,房卖不动了,没人消费了,许多年轻人不生孩子不结婚了。社会似乎进入死局了。他说看待任何问题,要像鸟一样飞在空中看。进入农业企业后,他才看到做农业企业的种种弊端,重资产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用工贵,风险管控能力差,这一切都注定农业企业必然走向衰败或进入死局。他的企业倒闭之前的五年前、或者十年前最顶峰的时候,他就在考虑以后银行给他们这些企业不贷款了咋办。这个结果是必然的。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已经陷入农业的泥坑很深,退不出来了,所有的人都和他一样退不出来了。他说回顾自己这大半生的经历,从小到大到最后搞经营搞企业,经营到一定地步又不断地扩张,最后跌入深谷。经历过后,他觉悟了,他感觉到他这一辈子非常幸福,为啥呢?该有的人生体验都经过了,该上的当上过了,甜头也偿过了。人就回到本位了,元神归位。人本来是两手空空地来,最后两手空空的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说他曾经有好多好多钱,现在不但一无所有,还有好多债务。来于民间还于民间,他才能凤凰涅槃。才能脱离醉生梦死生活,才能静下心来学习《弟子规》《心经》《金刚经》等。
作者简介:良子,原名屈荣芳,女,汉族,纪实作家,编剧。1966年11月出生于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已退休。研究生学历,副高职,业余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传统文化研究,对文学有着持久的忠诚和理解。现为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及专业论文1000多篇,有作品集《岁月流芳》、《深情回眸》、《缘定今生》、《潮起潮落》、《源归自性》和编著《三阳文选》出版发行。发表有中长篇网络小说《无力回忆》、《老张征婚》、《花开的梦》、《兄弟俩》等,其中长篇小说《无力回忆》入围北京市文联举办的第二届剧本推介会。(鲁宏伟 荐)
管伙三月后,大家认为这哥们管得好。他寻思着虽然有菜有面但就是没油水。工地对面正好是国营某食品公司的一家肉铺子。那阵子买肉要有肉票。但工程队哪来肉票。L君二话不说就闯进肉铺子去买肉,没肉票,人家不给他卖。最后他闹到肉铺子主任那里,说他们是对面工地上的工队,给大伙买肉。主任说,你没票卖啥肉。L君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工队吃不上饭,没油水。那主任比他大十来岁,说你个尕娃还想干啥,我当了一趟主任还没见过你这样的。没肉票还有理得很。他说我是没肉票,但是给你钱呢。那阵子鲜肉三级肉一斤五毛二,二级肉六角钱,一级肉七角钱。主任看着这愣头青便说:这样吧,我俩在这里扳一下手劲,如果你扳赢了我,就给你卖肉。L君说,扳就扳。结果L君出手快,刚一伸手就把主任的手翻过,把胳膊捏得生疼。主任愿赌服输,卖给他小半扇肉大约三十多斤。全部是一级肉,膘三指厚。L君背回肉后,给大家改善了伙食,副业队的民工一片叫好声。呜拉呜拉地庆祝,拥护L君的管理。一战成名后,副业队的队长看到了L君的能力和魄力,当时的农民工也不好管理,有各种刺儿头,偷懒躲滑的,上班睡觉的,人心涣散,一度让队长头痛,队长让贤让L君把人也管上,相当于副队长。三副重担压得不到二十岁的L君喘不过气来。L君当上副队长后,不干活的坚决扣工资,本来副业队都是他们一个生产队过去的,乡里乡亲,那些躲奸避滑的,大多是队长的本家亲戚啥的,一下子把这些人给得罪了。但队长回来后很支持,解除了他的心病。那段工程干完后,L君挣了点小钱。第二年队长回家不干工程了。L君决定自己拉起一帮人成立工程队,开始送礼联系那些跑工程的人。老家有一个老汉在省城通过关系包下一个工程,没人干活,L君就从老汉手里接下工程。结果这个工程把他折腾得半死不活,主要是甲方的方案三天两头变化,又是阳台又是阴台的。对于没有经验的L君光购买三材都成问题,水泥、钢材进不来。L君觉得自己半瓶水工程队干不下去了,很快找到接盘侠,把工程倒给一个专业工队,签了死合同,工程包赢包输和他没关系。他工队的人愿意跟上这个新老板的可留下,不愿意干的就回家,他自己留在工队主要协调和甲方的关系,工程到年底一算帐果然烂杆了。那个工程队的老板没二话说,发了点路费打发了工友。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刀郞.罗刹海市》腊月二十七回到家,L君父亲刚把家里的两头猪杀了,在镇上卖猪肉,卖猪肉的钱等着给大哥结婚办酒席等一切费用。可猪肉一斤6角死活卖不出去,急得父亲团团转。L君就动员大哥和自己一起背上猪肉上省城。刚开始大哥纠结没文化不会算账,在L君的再三动员下,两人背上猪肉爬上绿皮火车去了省城。省城市场一斤猪肉8毛2角。兄弟俩铺一块门帘在市场上开始售卖,卖得飞快。L君逡巡了一遍,偌大市场只有五六家卖肉的。人家新鲜肉1.2元一斤,他和大哥商量涨价,他们的肉不得低于1元一斤。兄弟俩一个垛肉一个算帐。半天猪肉全售完了。一算账两头猪买了二百四十块钱。比在老家多赚了一倍。这是L君第一次贩肉的经历,大获全胜。兄弟俩把钱拿回家后家人高兴一团。回来后L君一看老家镇上的肉一斤5.8角都没人要,市场红压压一片全是肉。有了第一次贩肉获胜的鼓励,他和大哥又在老家镇子上收购了三头猪,杀了后用白布包好,装进尼龙袋背上赶往省城,给大哥买了一张票,他自己逃票。到省城后很快全部脱手。一算账,这一趟光利润挣到280元钱。在省城给老爸买了件新军棉衣。拿回家后老爸穿上军大衣逢人就夸。后来又收购了两头猪去了一次省城,这次挣得少,只挣了几十块钱,但也不错。当年县级干部一月的工资就几十块钱。过完年后,给他哥结婚办酒席,全村人就数他们家婚事办得体面红火。那一年舅舅家的一头猪杀了有180斤肉,和他家一样也卖不出去,舅舅、妗子、表哥一家两个劳动力,粮多,猪长得膘肥。舅舅央求他把自家的猪肉也背兰州去卖。舅舅小时候一直疼爱这哥们,他在村子打架、惹麻烦,总是舅舅善后。舅舅的猪太大,他一人背不了,只好叫上一位同学帮忙,卖完后比在当地多挣了四十块钱。舅舅一家甭提有多高兴。最后给他同学付了二十块钱的辛苦钱。
尝到这些甜头,L君彻底走上了屠夫肉贩的道路。开始和之前的那位同学合作,从本地收购一头猪背到省城贩卖后每人能挣到一二十块钱,当时感觉利润很大。可惜有时候猪断档了,他俩只好雇个三轮车从周边收购猪肉,宰杀后背去省城卖。搞了一段时间他和同学商量准备驻扎在省城贩肉。那应该是1982年左右。省城猪肉是外地人拉来的,我们收购后在市场零售出去。大约搞了一年多的样子,有了经验他俩开始搞猪肉批发。把肉收购下放在宾馆联系客户,有了大客户就给人送肉。当时最大的一个单子,是L君四处联系客户期间意外结识的一位某央企工地管理员,也算他的第一个贵人。他们正好在省城有大工程,干活的人多,工地上需要肉也多,开始给他们送肉,几个月挣到不少钱。这期间他们摸索出了门道,开始联系给大宾馆餐厅、央企、国企等许多大单位送肉,后来挣得盆满钵满。1984年他们正式走向猪肉批发商的道路,当时国家计划经济彻底终结了,市场经济全面拉开帷幕。省城开始有农贸市场了,L君嗅到商机,放弃了宾馆坐等上门的模式,走向市场批发。卖肉的个体户开始从他们那里取肉。他们从省城周边等地联系到客户给他们整车送肉。当时条件很艰苦,市场不规范,甚至没有现代市场概念,都是马路市场,他们因陋就简仓库都不用租,就在马路上搞批发。一直维持到1993年,省城政府部门开始搞活经济,重视农贸市场这块,在原来的飞机场后面建了农贸市场。他们就搬到农贸市场搞猪肉批发。一直干到1999年,农贸市场取蒂了。主要原因这地方脏乱差不便管理,他们要求全部搬到某军区屠宰厂搞批发,入驻的有五十多个商户。他和同学的生意就分开了。算起来一起合作了有十多年,合作很愉快,也挣了不少钱。L君记得他88年手里就有十几万块钱,当时万元户都很少。2001年的时候,L君准备不当肉贩了,回小城老家另谋出路。因为这期间他看到屠宰行业没前途了。双汇和雨润中国最大的两个肉制品品牌已经来势汹汹攻城略地占据着市场。其实这个危机早在1991年他就看到了。直到1999年,人家配置市场步伐飞速加快。由他提议和某军区屠宰厂这边进驻的50多家商户酝酿,成立了省城肉类协会,目的抱团取暖战胜危机。L君当选为会长,一共有四个会长,没有先后排名,因为这里搞猪肉批发的大多L君老家人。有重大事情四个人共同商量,最后大家执行就成。成立协会的目的主要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大家权益,解决市场脏乱差、不卫生等问题。后来他们四个会长又和大家商量着在协会基础上成立一个类似于股分制肉类批发企业。要成立企业,大家开始意见不统一,主要是股权分配问题,你占多少股分,他占多少股分,还有人对成立公司有抵触情绪,不愿意参加。到2001年的时候,大家为争权夺利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人与人之间争得是话语权,大家都想把权利最大化,不想尽义务,便起了冲突。道理很简单,大家如果都心里放下,利润点会更高。因为他们这批人已经站在市场最顶端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最后弄得人人烦脑缠身,有的还进行人身攻击。
那几年,L君把主要精力全耗在协会里面,在会上大家不是争吵就是反对。他给大家分头做工作,反对的人几乎要占一半。有些人表面上拥护,背地里给你捅刀子。会上商量好的事情,真正运行起来很多人在里面捣乱,他说了不算就要黄。就像生产队长,都认为自己当上最好,这是人的本性。成立公司流程都没走完就胎死腹中。每一个人都戴着面具,面具越戴越厚,仇恨越结越深。L君预感到再这样下去肯定出事,他坚决退出了,于2002年前半回到小城老家,听说后半年果然出事了。好像就是协会内部,你说我不服,我说你不服。由打架变成群殴,场面很残忍,最后一个商户把另一个商户一只胳膊坎断了。由于紧急送医,胳膊算是接上了,但此次事件过后,省城肉类协会彻底解体了。从这件事中L君在反思,人的价值观很重要,多大的格局挣多大的钱。人在世上,佛在找你,魔在找你。人这个万物之灵长类,是神魔人三位一体的动物。对别人以人的形式对待,对自己以神的形象自居,只有自己最厉害。你不读圣贤经典,就悟不到这点。罂缶的酒瓶化来绮纨与楼阁,绿芭蕉红樱桃孑然一身的过来。《刀郞.翩翩》L君从省城回来后开始另谋出路。正好小城肉联厂准备对外承包,这是一家成立多年的国企,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那几年一方面经营不善,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面临破产倒闭的边缘。工人都在家放假,发不出工资,只留几个管理人员善后。整个厂区荒草丛生,破烂不堪,车间等大型设备都变成废铜烂铁被处理。L君知道这个消息后前去和现任厂长谈判承包事宜,这对肉联厂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烂包袱终于有人接手,很快谈成,他当时签了十年承包协议。入驻后等于在废墟上重新建厂,拆巨资修建厂房和购置大型设备,厂子很快启动了,因为他在屠宰肉类行业,有二十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流通渠道一清二楚。厂子被救活了,生意一直不错。厂子有钱,他也有钱了。大家开始眼红,阻力特别大,原来厂子有话事权的人都想自己搞。2008年,就在他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厂子的那块地皮,被政府规划为拆迁范围。拆迁后国家的补偿款全部给到原来厂子。原厂子应该给他一部分赔偿款,一是因为他们的承包合同还有四年才到期。二是他承包后做了一些重资产投资。结果原来的厂领导以各种理由迫他无条件离开,答应给他一部分赔偿款一分钱没到位,打了两年官司,人家是国企,民告官,他还是一分钱没拿到手。
一江水冷月光满城的汪洋,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刀郞.花妖》这次事件给他深刻的教训,他开始寻找地方准备自己建肉联厂,开启二次创业,选址选在小城某镇,当时那地方是水源地。先后给农民拆迁、赔偿青苗费等前期花费有几十万。刚买了一部分砖准备建围墙时,某体制机构找到他。说是他们选上准备建下属职能机构的地方。让他另选地方。之后又和某体制机构交涉前期投资赔偿的事情。当时某体制机构答应给他八十万块钱作为赔偿,结果一分钱也没到位。后来该机构领导换了,交涉更加困难。最后闹到市上,当地政府为此开了一次常委会,分官业务的副市长主持,某体制机构最终商议结果赔偿他三十几万。他也允诺了,最终一分钱没拿到,这事便不了了之。2008初,他二次选址到现在他的肉联厂所在地,重新投资建厂。这次建厂征地面积较大,项目规模规划上档次。因为当时有一家德国农牧巨头企业已经和L君达成建中外合作食品深加工企业战略协议。主要是德国人投资。当时建厂时德国这家企业还派专家,在小城驻扎了三个月,就小城的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做了化验检测,认为小城的水质土壤等地理环境非常符合建食品深加工企业的标准。但是在考察市场环境过程中,德国人认为我们这边的政府配套政策有问题,政商环境不乐观,还有进出口海关都有许多限制,人家面向的是国际市场,为此德国人突然不投资了,这件事算泡汤了。L君穷其所有,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搞了一个屠宰厂生产线。只有继续搞他熟悉的屠宰生意。生意还算顺风顺水,鼎盛时期每天的营业额达到20万元。他一边在经营着屠宰厂,一边在寻求其它的商机。因为他从省城回来时就知道屠宰业已进入瓶颈期,不搞深加工绝对没有出路。和他交流时笔者问他肉联厂搞得这么红火,如果后来不是他又跑去种苹果,而且阵仗搞得那么大,最大时达到五千多亩,他就不会在农业上栽这么大跟头。用他的话说不但背负几千万的债务,还众叛亲离。他说种苹果其实既是他的本真也是吉缘巧合。你牵着我的手走进明天的风雨,不管前路崎岖你纵然坚定,《刀郞.谢谢你》2005年那一年,他还在承包肉联厂期间。政府请来了一个国内顶尖学府的农学专家。给小城农产业做资源整合规划。农学专家在小城为期半年的调研考察期间,L君受市上一位分管农业的领导委拖,全程陪同考察调研,当时他是私人出车出人。农学专家离开小城前,给政府提交了一份详细农产业整合调研报告。这份报告递上去时已事过境迁,那位分管领导已调去省里任职。调研报告被冷落下来,无人问津。L君事先从那位教授手里复印到一份调研报告。报告把苹果产业放在小城农产业整合布局的首位。教授和L君日夕相处日子,也给他灌输了不少见解。2007年到2008年他承包和投资肉联厂一再受挫。他又想到教授的那份报告,不时拿出来看一下,觉得自己有高人指点迷津占了先机,在别人没有醒悟过来的时候,先种上苹果,一定有大好前途。再者他本人是一位农民的儿子,大地的儿子,最后自己回到家乡,回到土地上种好苹果,做好农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这也是他多年的宿愿和情结。再加上那两年政府从上至下的政策导向也是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科技化发展。特别是苹果产业更是重中之重。
2007年左右他成立自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老家山梁上租了一千亩地。后来陆续发展到五千多亩地。整个栽苗栽了四年。刚开始没经验,栽的品种不是优种,政府给配送来的苗子也不太好,第三年请来的农业专家看出端倪。只好重新换品种,大量的钱花在人工上。前后折腾一片狼籍。2015年开始正式挂果,又发现后面换栽的品种还是有问题,又大面积折腾换头,专业术语叫高截换优。投了大量的资金,盛果期变成剩果期。三年没收益,投入大量人工化肥农药也是一样。2017年开始,银行给农产业抽贷了,几乎抽干了。2018年小城经历了大的自然灾害霜冻,苹果几乎绝产。做农业的地租钱几乎都付不起了。2019年苹果大面积丰收,苹果雇人摘下收到地里或者自家院子时候,疫情来了,每次有疫情,农村农民的反映最快。大量出苹果的时候,路被封了,整个农村万人空巷,叫不来人。苹果几乎都烂在地里或者院子。那种想跳楼的心痛,痛到骨子里。到2020年开始三年疫情,整个小城苹果产业几乎说塌陷一片。再后来该包地块给人家包出去。L君的苹果梦想、英雄梦想彻底破灭了。
用你那淡淡的体温,抚平我心中那多情的伤痕。《刀郞.情人》发展农产业期间,L君还当上小城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的会长。协会是2011年市上成立的,可能是市上个别领导看重他个人能力,了解到他当过省城肉类协会会长,有协会工作经验,便给了他这个重任。至于L君当会长期间,问心无愧,给大家还是争取了一些利益,办了许多实事。首先以协会名义成立了农担公司,配合政府落实农业贷款。在银行和企业之间搭桥,对接当地三家商业银行搭建了三个融资平台,专门为小城农业企业搞了一些扶持协调政策。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支持这个事情。给了整整三年的扶持。而且协调扶持的主要权利在协会,大家也就有凝聚力。市上成立了协会以后,各个县区也相应成立了农业龙头企业协会。除了给企业协调扶持融资外,协会还担负着本应由政府分管一些其它闲杂事项。比如说行业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这一类的东西。其二2017年左右,借助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的优势,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和上海的某农业公司牵手,成立了一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以环保食品安全农民增收为原则,以产供销合作关系为纽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苹果生产协作、产品开发、技术交流、信息服务、果品销售等领域作了大量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双增双减”工程,减少化肥、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增加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使用量。这期间上海这家农业公司作为投资商,全面提供生产资料(包括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全面提供技术指导,为实现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进一步使小城苹果提质增效,向着产、供、销集约化战略方向大幅度迈进也作了大量工作。当时在L君农业公司旗下加入开展“双增双减”工程的农户1000多户,合作社有200多个,果园面积达到7万多亩。L君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到2020年的时候,上海这家农业公司出事了,负责人进去了。他们这个项目也彻底破产了。2023年,由于他的农业合作社银行欠帐太多,一共有两千多万。影响到他的肉联厂被法院拍买了。主要是屠宰车间这块拍卖给别人。同时他在市区的一套房子也被法院执行了。L君自己在肉联厂生活区留有一间办公室居住生活。老婆去给儿子带孙子,几乎闹到和他离婚地步。他自己包括名下的果园、厂子,连带家族有股份的人,都进了征信黑名单。话说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创业时一家子想着沾他大老板的光,现在倒霉了,家族的人都在抱怨他,光没沾上,惹来一身骚。众叛亲离,这是创业者最大悲剧。当时疫情期间,他的肉联厂也列入政府动迁范围,资产评估大约可以赔偿几千万,他看到一线生机,想着这样就可以还清所有外债,回到无债一身轻的境界。再后来经过三年疫情,经济下行更厉害。房地产一片沦陷。政府没钱,他的肉联厂不可能拆迁了。他只能混混噩噩坐吃等死。啥也干不成,连农民也当不成。
“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刀郞.金刚经》他说,进入坐吃等死行列后,他的心反而清静下来了。他开始潜心学佛、学传统文化。学佛的目的,向内熏修,莫要外求。几千年前,佛祖释伽牟尼给你早讲清楚了,佛在哪里,佛在心中。到目前为止,人的进化速度非常之快,大家都开始觉悟了,知道内求了。原来的人,讲了几千年的内求,没任何概念。你看现在所有的企业相当一部分都倒闭了,中国首富都不行了。皮带哥欠银行2.48万亿,这是个啥概念?小城一年的财政收入是50亿。你用2.48万亿除以50亿是多少年小城财政收入。皮带哥的核心地产60%在一线城市,40%的在二三四线城市。现在皮带哥还不是坐牢呀,他们这些人还有啥关系呢?这就是佛教讲的向内寻求。只有时代马云,没有马云时代。马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每个人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很渺小,渺小到什么程度?打个比喻,我们社交最强,认识人最多不过三千人。我们手机通讯录可以保留到2至3000人。3分之1是你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你,3分之1是抱着嫉妒的心态来的,还有3分之1是沾光来的,就这三类人。经常联系的就只有几个人。人这一辈了最后要用减法生活,认识的人越少越好。每一个个体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会留下印迹的。在你正当红的时候,能为人办事的时候,人会求你来着。在你走向下坡路到无用的时候,人会躲着你,这是人的本性。不必埋怨。因为张个嘴也麻烦,要给你施舍笑容呢。因为每个人的心目中,他想给你笑也笑不出来。再举个例子,所有体制内的人,以前关系非常好的,天天坐在一起喝酒的领导,他们企业倒了以后,基本不来往了。不是领导势利,而所有的人都是时代造就的,几乎都是利益集团,无论大小,包括家庭也是利益集团。随着末法时代的来临,人类已进入这个精致利己主义者时代。
为啥现在网上的抱怨特别多,主要的原因大家都看清楚了这个世界,大家就觉悟了,不再配合了,80后、90后、00后出生的人不看书了,电视也没人看了,房卖不动了,没人消费了,许多年轻人不生孩子不结婚了。社会似乎进入死局了。他说看待任何问题,要像鸟一样飞在空中看。进入农业企业后,他才看到做农业企业的种种弊端,重资产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用工贵,风险管控能力差,这一切都注定农业企业必然走向衰败或进入死局。他的企业倒闭之前的五年前、或者十年前最顶峰的时候,他就在考虑以后银行给他们这些企业不贷款了咋办。这个结果是必然的。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已经陷入农业的泥坑很深,退不出来了,所有的人都和他一样退不出来了。他说回顾自己这大半生的经历,从小到大到最后搞经营搞企业,经营到一定地步又不断地扩张,最后跌入深谷。经历过后,他觉悟了,他感觉到他这一辈子非常幸福,为啥呢?该有的人生体验都经过了,该上的当上过了,甜头也偿过了。人就回到本位了,元神归位。人本来是两手空空地来,最后两手空空的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说他曾经有好多好多钱,现在不但一无所有,还有好多债务。来于民间还于民间,他才能凤凰涅槃。才能脱离醉生梦死生活,才能静下心来学习《弟子规》《心经》《金刚经》等。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诋毁你的人无非两种:不如你的和无法靠近你的
经常与朋友小酌,一朋友告诉我,有人挑拨离间,败坏你名声,怎么还与他来往?我一笑,脚正不怕鞋歪,谁人背后不讲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讲
2024-12-13 09:16:23
这满身鞭痕的年华,我只能在没有哀愁的梦境里回来。《刀郞.故乡》L君是我的老乡,一位很多年前认识的朋友,这哥们比影视剧还影视剧大起大落的创业经历确能代表八九十年代起步
2024-12-12 22:23:24
初冬天气,寒意袭人,但扶风县市场监管局六楼会议室热闹非凡,12月11日,“美丽家乡”系列图书《大美扶风》一书首发仪式在这里举行。扶风县政府副县长胡亚娟参加仪式
2024-12-12 22:09:08
12月9日,在故事的发生地温州乐清市柳市镇举行了电影《春风梦》首映仪式。 乐清市委常委、柳市镇党委书记陈鹏宣布电影《春风梦》首映礼开幕。
柳市镇党委副书记、
2024-12-12 22:06:36
12月8日上午,电影《春风梦》全国首映仪式在乐清传媒国际影城举行。为纪念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电影《春风梦》将在12月18日全国公映。 近日,乐清市融媒
2024-12-12 22:04:20
西安市雁塔区因境内有著名的大雁塔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在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雁塔区辖域就有原始社会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211年,设内史掌管京畿各县,杜县属之。1
2024-12-12 16:10:06
古人造字,将繁茂葱郁的枝头称作“末”,欲将静藏泥土的根称作“本”。没有本则不会有末的繁华,没有末则本的付诸终成遗憾。由此观之,本末当相互成就,才柯
2024-12-12 10:25:04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