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西安火车站(上)

西安火车站绘图/ 陶浒
一、历史悠久的西安老火车站
当年被民间评选列入20世纪60年代西安十大建筑的西安火车站大楼,是一座富丽堂皇,近似宫殿式的大屋顶、大廊柱的仿古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俨然是西安的一座地标式建筑,亦被人们称为像个大庙。
这个老西安火车站大楼(也称车站票房)是由潼关工程局工程师刘家骏设计的,1934年12月破土动工。1935年4月正式竣工,中华书局1940年版的王望所著《新西安》一书写道:"火车通车西安,至各站票房建筑,亦较东段各站完美,尤以西京站(西安站)工程为巨,作宫殿式,金碧辉煌,富丽宏伟,经年始告完成。"
1935年6月1日,陇海铁路潼(关)西(安)段修通,在西安举行通车典礼。车站定名为"西安车站",为一等站。同月,西安车站正式交陇海铁路管理局运营。站前设立火车站广场,凿通城墙,修建中正门,东西不通,南跨护城河砖拱桥经中正门与尚仁路(后称中正路,即今解放路)衔接。
而我文友王民权所撰《西安解放门起先的名字》一文,引用申报记者陈赓雅1936年写的《西北视察记》:“最近火车通至,又在城东北隅北向辟门,俗呼‘陇海门’。”怪笔者寡闻,原来中正门之前应称“陇海门”呀!
《西安市志》第二卷说火车站广场当时是"以铁栏杆围成一个铺碎石面层的小型广场"。
《民国西安词典》载:“西安火车站在今西安解放门外,中心在陇海铁路1077.7公里处。始建于民国23年(1934)12月。1934年4月,建成一座大屋顶歇山式仿古宫殿型站房,砖墙、琉璃瓦顶,雕梁画栋,中厅纵空。包括候车室、售票室总面积1017平方米。建站初期,行车信号为人工手信号,重锤式板道器,闭塞方式为路签闭塞。有到发线6条,牵出线1条,总延长5.08公里,25年(1936)曾改名为长安车站。
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国土沦丧,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火,正快速地烧向华北、华东和华中。在我们国家面临民族危亡之际,西安成为战略意义上全国最为重要后方基地。潼西段铁路的竣工通车,对于一边支援前线运兵运粮,一边接收疏散撤退入西北、西南大后方的企业单位及老百姓,可以说潼西段铁路是一条于国于民,生死攸关的生命线。紧接着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铁路所承担的职责更为重要。陇海铁路修建到西安,提升了西安在抗战中的区位和影响,使西安成为抗日的前沿城市。
通过陇海铁路,沦陷区和沿海一带企业纷纷内迁人陕。有大华纺织厂、东华漂染厂、中南火柴厂、泰记和合面粉公司、福豫面粉公司、华兴机器厂等。保住了中华民族坚持抗战的一点经济基础。
1942年日军飞机对西安进行轰炸,西安火车站及其附近成为日本鬼子的重点轰炸目标。当时西安加强防空,中正门城墙上还架设起高射炮。但积贫积弱的中国,防空力量太薄弱,致使西安车站票房西稍房、行李房被炸毁,车站东端六、七道间落一炸弹,炸出一个深3米、直径6米的大坑。其后还有几次轰炸,车站二号公房及西闸口闸楼被毁。
当年被民间评选列入20世纪60年代西安十大建筑的西安火车站大楼,是一座富丽堂皇,近似宫殿式的大屋顶、大廊柱的仿古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俨然是西安的一座地标式建筑,亦被人们称为像个大庙。
这个老西安火车站大楼(也称车站票房)是由潼关工程局工程师刘家骏设计的,1934年12月破土动工。1935年4月正式竣工,中华书局1940年版的王望所著《新西安》一书写道:"火车通车西安,至各站票房建筑,亦较东段各站完美,尤以西京站(西安站)工程为巨,作宫殿式,金碧辉煌,富丽宏伟,经年始告完成。"
1935年6月1日,陇海铁路潼(关)西(安)段修通,在西安举行通车典礼。车站定名为"西安车站",为一等站。同月,西安车站正式交陇海铁路管理局运营。站前设立火车站广场,凿通城墙,修建中正门,东西不通,南跨护城河砖拱桥经中正门与尚仁路(后称中正路,即今解放路)衔接。
而我文友王民权所撰《西安解放门起先的名字》一文,引用申报记者陈赓雅1936年写的《西北视察记》:“最近火车通至,又在城东北隅北向辟门,俗呼‘陇海门’。”怪笔者寡闻,原来中正门之前应称“陇海门”呀!
《西安市志》第二卷说火车站广场当时是"以铁栏杆围成一个铺碎石面层的小型广场"。
《民国西安词典》载:“西安火车站在今西安解放门外,中心在陇海铁路1077.7公里处。始建于民国23年(1934)12月。1934年4月,建成一座大屋顶歇山式仿古宫殿型站房,砖墙、琉璃瓦顶,雕梁画栋,中厅纵空。包括候车室、售票室总面积1017平方米。建站初期,行车信号为人工手信号,重锤式板道器,闭塞方式为路签闭塞。有到发线6条,牵出线1条,总延长5.08公里,25年(1936)曾改名为长安车站。
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国土沦丧,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火,正快速地烧向华北、华东和华中。在我们国家面临民族危亡之际,西安成为战略意义上全国最为重要后方基地。潼西段铁路的竣工通车,对于一边支援前线运兵运粮,一边接收疏散撤退入西北、西南大后方的企业单位及老百姓,可以说潼西段铁路是一条于国于民,生死攸关的生命线。紧接着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铁路所承担的职责更为重要。陇海铁路修建到西安,提升了西安在抗战中的区位和影响,使西安成为抗日的前沿城市。
通过陇海铁路,沦陷区和沿海一带企业纷纷内迁人陕。有大华纺织厂、东华漂染厂、中南火柴厂、泰记和合面粉公司、福豫面粉公司、华兴机器厂等。保住了中华民族坚持抗战的一点经济基础。
1942年日军飞机对西安进行轰炸,西安火车站及其附近成为日本鬼子的重点轰炸目标。当时西安加强防空,中正门城墙上还架设起高射炮。但积贫积弱的中国,防空力量太薄弱,致使西安车站票房西稍房、行李房被炸毁,车站东端六、七道间落一炸弹,炸出一个深3米、直径6米的大坑。其后还有几次轰炸,车站二号公房及西闸口闸楼被毁。

火车站月台绘图/ 陶浒
到了1949年西安解放,火车站建平房式候车室两栋,总面积为766平方米。增设行李房631平方米,拆除原中正门和部分城墙,原中正路(尚仁路)改为解放路。
1950年拓宽解放路,货运混合的西安火车站日趋繁忙,原有广场日益拥挤。1952年车站广场第一次向南扩建,拆除护城河砖拱桥,拆除底长180米的旧城墙,形成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10米、面积13164平方米的新广场,使车站和解放路连在一起。广场基础为碎石和砖渣,面层浇筑混凝土。广场东西两侧为混凝土面层的人行道,人行道下埋设长244米、直径4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下水管,连通护城河,排放广场的雨水和污水。原护城河流经广场段用旧城墙土填实,下埋混凝土管用以代替原有的护城河。由于代替护城河的排水管管径偏小,泄水不畅,时有淤塞,暴雨时,广场东侧护城河段,常积水外溢成灾。同年12月"长安车站"更名为"西安车站",仍为一等站,其业务性质,自1934年至1955年为客货运站。1956年与西安西站、西安东站分站经营,西安火车站成为主要担负旅客运输的客运站。1957年8月,在位于车站站舍轴心线偏东80米处增建跨线天桥一座,桥中间用铁网隔开,西边跨一、二、三站台用于旅客上站台乘车,东边用于道北自强东路居民行人及自行车跨越铁路线往返童家巷与火车站广场之便。该桥也成为西安人通览火车站内外的观光点。
1954年,西安火车站附近西北地区第一个大型商业企业—解放路百货大楼建成,1958年解放饭店开业。1958年为加快护城河过水,采用顶管施工技术,为广场地下敷设直径1000毫米、长140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1959年又在广场东西两侧新建砖木结构候车室和票房各一座,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广场东西封闭,广场面积有所减少。原有的环城北路被拦腰截断,仅留下东西两侧不通车辆的人行便道。
1950年拓宽解放路,货运混合的西安火车站日趋繁忙,原有广场日益拥挤。1952年车站广场第一次向南扩建,拆除护城河砖拱桥,拆除底长180米的旧城墙,形成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10米、面积13164平方米的新广场,使车站和解放路连在一起。广场基础为碎石和砖渣,面层浇筑混凝土。广场东西两侧为混凝土面层的人行道,人行道下埋设长244米、直径4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下水管,连通护城河,排放广场的雨水和污水。原护城河流经广场段用旧城墙土填实,下埋混凝土管用以代替原有的护城河。由于代替护城河的排水管管径偏小,泄水不畅,时有淤塞,暴雨时,广场东侧护城河段,常积水外溢成灾。同年12月"长安车站"更名为"西安车站",仍为一等站,其业务性质,自1934年至1955年为客货运站。1956年与西安西站、西安东站分站经营,西安火车站成为主要担负旅客运输的客运站。1957年8月,在位于车站站舍轴心线偏东80米处增建跨线天桥一座,桥中间用铁网隔开,西边跨一、二、三站台用于旅客上站台乘车,东边用于道北自强东路居民行人及自行车跨越铁路线往返童家巷与火车站广场之便。该桥也成为西安人通览火车站内外的观光点。
1954年,西安火车站附近西北地区第一个大型商业企业—解放路百货大楼建成,1958年解放饭店开业。1958年为加快护城河过水,采用顶管施工技术,为广场地下敷设直径1000毫米、长140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1959年又在广场东西两侧新建砖木结构候车室和票房各一座,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广场东西封闭,广场面积有所减少。原有的环城北路被拦腰截断,仅留下东西两侧不通车辆的人行便道。

西安老火车站楼内有贵宾候车室。我的朋友,著名山水画家,任过西安铁路俱乐部主任的相敬森先生回忆:贵宾室内正面中堂有一幅八尺的郭沫若先生书法真迹,十分珍贵,1966年时,郭沫若这幅书法作品被撤下。而有点魄力的相敬森先生却偷偷收拾保护了起来,后,他又完璧交还给了西安火车站。
车站美工室的尚申三还补充说:当时郭沫若的八尺書法在我们美工室悬挂,被西安铁路分局某个领导看上了要调到局里,我们美工室的刘继祖不同意,因为郭沫若先生落款是为西安火车站补壁,所以保存至今仍在车站。
贵宾室东面曾经挂有长安画派大师何海霞先生的四五米长的巨幅画作《延安颂》。1973年前后,何海霞老先生还没解放,西安车站站长就大胆请何老来为车站画的。西边墙上挂的同样长的巨幅山水画,是相敬森画的《新蜀道—宝城铁路穿越秦岭》。
可惜何海霞先生这幅《延安颂》被随便乱涂改,伤了原作。事情原由是一位省上的领导看到这幅《延安颂》,嫌画上延安的山是光秃秃的,让给画上添些树。于是车站领导就叫人在何老的画上添了不少树,一下把何先生真实反映延安现状的画给弄成虚假的了,给何老这幅画添树的是几位业余画家,可谓胆大,竟真的上了手。但其艺术功夫天差地别,怎能和何老相比,这幅画的气韵意境一下被破坏无遗,面目全非。哎!这就是只有那个荒唐年代才能干出的荒唐事呀!最后随着车站老楼被拆,这幅画也就不知所终了。
但尚申三告诉我,70年代中期,从车站贵宾室换下的所有“黑画”被新上任车站站长韩秉均保护下来。还请来修补装裱书画的专家魏庚虎先生,在车站成立老旧画修补工作室,车站美工室配合。经过数月工作完成了很多国宝级字画修复任务。最后交由车站档案室建档保存。
当年魏庚虎在西安开画廊,与我们多次合作过,90年代我参与主办大唐集邮文化周书画展就找他装裱过画。他还烧瓷、制琴,是个能行人。一次我赠送他一幅凤翔明代的木版年画门神,他随即赠我一尊清瓷的佛头像,我拿回放在办公室书架顶层,一摆十多年,我退休搬回家时,别的物品都粘满灰尘,而这尊佛头,却光洁如洗,一尘不染,令我惊异。
70年代我不少画家朋友都给车站贵宾候车室画过画。还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长安画派画家、陕西美协副主席、省国画院院长方济众等。如今任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的李庚年就跟我说,车站美工室,让他也为贵宾室画了一幅表现关中八景的六尺斗方山水画,装镜框挂在墙上。当时看到庚年这幅画的车站美工室的画家,都赞赏李庚年这幅画,画得古色古香,充溢着一种古典气韵。
车站美工室的尚申三还补充说:当时郭沫若的八尺書法在我们美工室悬挂,被西安铁路分局某个领导看上了要调到局里,我们美工室的刘继祖不同意,因为郭沫若先生落款是为西安火车站补壁,所以保存至今仍在车站。
贵宾室东面曾经挂有长安画派大师何海霞先生的四五米长的巨幅画作《延安颂》。1973年前后,何海霞老先生还没解放,西安车站站长就大胆请何老来为车站画的。西边墙上挂的同样长的巨幅山水画,是相敬森画的《新蜀道—宝城铁路穿越秦岭》。
可惜何海霞先生这幅《延安颂》被随便乱涂改,伤了原作。事情原由是一位省上的领导看到这幅《延安颂》,嫌画上延安的山是光秃秃的,让给画上添些树。于是车站领导就叫人在何老的画上添了不少树,一下把何先生真实反映延安现状的画给弄成虚假的了,给何老这幅画添树的是几位业余画家,可谓胆大,竟真的上了手。但其艺术功夫天差地别,怎能和何老相比,这幅画的气韵意境一下被破坏无遗,面目全非。哎!这就是只有那个荒唐年代才能干出的荒唐事呀!最后随着车站老楼被拆,这幅画也就不知所终了。
但尚申三告诉我,70年代中期,从车站贵宾室换下的所有“黑画”被新上任车站站长韩秉均保护下来。还请来修补装裱书画的专家魏庚虎先生,在车站成立老旧画修补工作室,车站美工室配合。经过数月工作完成了很多国宝级字画修复任务。最后交由车站档案室建档保存。
当年魏庚虎在西安开画廊,与我们多次合作过,90年代我参与主办大唐集邮文化周书画展就找他装裱过画。他还烧瓷、制琴,是个能行人。一次我赠送他一幅凤翔明代的木版年画门神,他随即赠我一尊清瓷的佛头像,我拿回放在办公室书架顶层,一摆十多年,我退休搬回家时,别的物品都粘满灰尘,而这尊佛头,却光洁如洗,一尘不染,令我惊异。
70年代我不少画家朋友都给车站贵宾候车室画过画。还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长安画派画家、陕西美协副主席、省国画院院长方济众等。如今任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的李庚年就跟我说,车站美工室,让他也为贵宾室画了一幅表现关中八景的六尺斗方山水画,装镜框挂在墙上。当时看到庚年这幅画的车站美工室的画家,都赞赏李庚年这幅画,画得古色古香,充溢着一种古典气韵。

李庚年
李庚年还给我说了件趣事,他说:后来我听车站的一位画家朋友说我的画作被盗了,其它著名的长安画派老画家的画还在,我哈哈一笑说:这小偷眼里有水,可惜眼瞎了。
二、西安火车站80年代的重建工程
二、西安火车站80年代的重建工程

西安老火车站绘图/ 陶浒
20世纪80年代的西安火车站重建工程,是由中国西北建筑设计院设计,西安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84年6月开工,1985年12月主楼交付使用的。1988年8月1日,西安火车站由一等客运站升格为特等客运站,东、西配楼先后于1988年5月、1990年10月建成,至此,为期6年的改建工程完成。车站工程当时被评为质量优良和陕西省8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1984年老火车站大屋顶老楼被拆毁推倒,重新建了新楼。其原因主要是当年的老火车站楼内空间小,基础设施落后,确实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老车站还没有旅客候车室,进站得先在露天排队。
张兴权所写的《西安火车站的变迁》一文中说:火车站重建工程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建筑2层,檐高18米,局部4层,东西长142.8米,进深52米,主楼工程地上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地下结构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和钢筋混凝土承台地梁,楼层和屋面均采用大型预应力屋面板,为无沉降、9度抗震设计。中厅顶部采用24x24米球形钢网架,外形立面沿袭传统风格,外墙为乳黄色面砖装饰,窗台线以下贴饰深棕色瓷面砖;正面开设19个白色铝合金窗,镶嵌蓝色吸热玻璃;屋顶采用"盝"顶形式,覆盖深绿色琉璃瓦,屋脊两端置有立时陶制鸱尾;屋檐下设米黄色斗拱及人字拱作为装饰。主楼正面建有雨廊,同东(售票厅)、西(行包房)配楼连成一个整体。北面东、西两端建有防雨高架桥通往站台。
《陕西省志》载:1984年6月1日,一期改建工程动工。拆除原有站房,新建车站主楼座落原站房位置,整个建筑典雅辉煌,中西合壁,具有古城风貌,布局式样与古城西安相协调。大厅分为上下两层,设电动扶梯。共有普通候车室4个,母子候车室2个,软席候车室5个,团体候车室1个,计9325平方米,比原候车室扩大3倍,可同时容纳7000人候车。二楼的东西进口连接东西两座天桥,经天桥分达5个站台。候车厅内直接为旅客提供服务的配套设施齐全。装璜古朴典雅,富于民族色彩。12幅大型彩陶壁画,嵌饰在主要墙面。二楼正厅《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陶瓷壁画,长47米,宽5米,绘有半坡遗址、西周青铜器、汉骑士俑、华清池、唐大明宫含元殿、大、小雁塔、秦兵马俑、阿房宫、昭陵六骏、乾陵、顺陵、碑林等。各候车室有《延安金秋》《汉中胜景》《华山春翠》《陈仓月色》《盛世睦邻》《长安八景》等,比较全面地展现了西安周围的文物古迹。
1984年老火车站大屋顶老楼被拆毁推倒,重新建了新楼。其原因主要是当年的老火车站楼内空间小,基础设施落后,确实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老车站还没有旅客候车室,进站得先在露天排队。
张兴权所写的《西安火车站的变迁》一文中说:火车站重建工程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建筑2层,檐高18米,局部4层,东西长142.8米,进深52米,主楼工程地上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地下结构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和钢筋混凝土承台地梁,楼层和屋面均采用大型预应力屋面板,为无沉降、9度抗震设计。中厅顶部采用24x24米球形钢网架,外形立面沿袭传统风格,外墙为乳黄色面砖装饰,窗台线以下贴饰深棕色瓷面砖;正面开设19个白色铝合金窗,镶嵌蓝色吸热玻璃;屋顶采用"盝"顶形式,覆盖深绿色琉璃瓦,屋脊两端置有立时陶制鸱尾;屋檐下设米黄色斗拱及人字拱作为装饰。主楼正面建有雨廊,同东(售票厅)、西(行包房)配楼连成一个整体。北面东、西两端建有防雨高架桥通往站台。
《陕西省志》载:1984年6月1日,一期改建工程动工。拆除原有站房,新建车站主楼座落原站房位置,整个建筑典雅辉煌,中西合壁,具有古城风貌,布局式样与古城西安相协调。大厅分为上下两层,设电动扶梯。共有普通候车室4个,母子候车室2个,软席候车室5个,团体候车室1个,计9325平方米,比原候车室扩大3倍,可同时容纳7000人候车。二楼的东西进口连接东西两座天桥,经天桥分达5个站台。候车厅内直接为旅客提供服务的配套设施齐全。装璜古朴典雅,富于民族色彩。12幅大型彩陶壁画,嵌饰在主要墙面。二楼正厅《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陶瓷壁画,长47米,宽5米,绘有半坡遗址、西周青铜器、汉骑士俑、华清池、唐大明宫含元殿、大、小雁塔、秦兵马俑、阿房宫、昭陵六骏、乾陵、顺陵、碑林等。各候车室有《延安金秋》《汉中胜景》《华山春翠》《陈仓月色》《盛世睦邻》《长安八景》等,比较全面地展现了西安周围的文物古迹。

火车站内的天桥绘图/ 陶浒
1985年为配合火车站扩建,火车站广场实施二次扩建改造,由12800平方米扩建为6万余平方米,广场地下建有1.8万平方米的商场及4300平方米的停车场。广场宽敞、平坦,与火车站大楼、解放饭店、西安汽车站等高大建筑物一体,集散功能提高。
车站西配楼于1988年建成投入使用,总面积13465平方米,最大高度16.5米,最大进深50.5米,长度91.6米,共4层。主要由出站厅、行包房、托运厅、提取厅、行包车间办公室、总务库房及车站饭店、旅馆部等设施组成。东配楼于1990年建成,最大高度16.5米,总长90余米,总面积10146平方米,南楼大部为2层,局部为4层,北楼4层,主要由售票厅、售票车间办公室、劳司招待所、职工食堂及车站机关办公用房组成。同时修建环城北路隧道。该隧道位于环城北路东段,下穿火车站广场,北距西安火车站主楼2米,南界北护城河岸墙,于1987年建成,是西安市第一条城市隧道。西安建筑设计院和西安环城开发设计所设计,西安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和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施工的这条隧道,全长1185米(面积11559.6平方米)。其中,隧道长468米,东引道长413米,西引道长304米。隧道为3孔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路面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内墙和照明线路。这条隧道的建成,结束了环城北路被火车站隔断29年的历史,打通了城市一环路,以及与一环路连接的城市东西向的主干线,既缓解了城内交通拥挤状况,又为过境车辆增加了一条通道。
1996年8月23日,车站售票开始实行微机售票,全市70多个银行售票点及电话订票和电脑订票全面运行,实现了车站售票工作的历史性改革。
2003年,市政府将城墙火车站段连接工程列为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方案经征集、评审和反复论证,于当年5月正式确定。
西安城墙火车站段连接工程由西安市文物园林局负责建设,2003年12月30日开工,于2005年5月1日竣工,总投资1.5亿元。工程全长537.7米,分为两部分。一是长233米多的连接段,主要是一座200米的3孔大跨桥梁,其最大跨径达84米;另一段为长304.3米的修复段,从尚勤路路西原城墙豁口至东墩台,由东墩台、城墙上两座敌楼、尚俭门门洞、尚勤门门洞等部分组成。除中空墙体外还有几座敌楼。整个修复工程修旧如旧,既恢复了古城风貌,又不影响城市交通,这是西安城墙墙体保护工程的最后一个修复与利用相结合的项目。它的完整修复,实现了把拥有600年历史的西安城墙完整连接起来的梦想。
车站西配楼于1988年建成投入使用,总面积13465平方米,最大高度16.5米,最大进深50.5米,长度91.6米,共4层。主要由出站厅、行包房、托运厅、提取厅、行包车间办公室、总务库房及车站饭店、旅馆部等设施组成。东配楼于1990年建成,最大高度16.5米,总长90余米,总面积10146平方米,南楼大部为2层,局部为4层,北楼4层,主要由售票厅、售票车间办公室、劳司招待所、职工食堂及车站机关办公用房组成。同时修建环城北路隧道。该隧道位于环城北路东段,下穿火车站广场,北距西安火车站主楼2米,南界北护城河岸墙,于1987年建成,是西安市第一条城市隧道。西安建筑设计院和西安环城开发设计所设计,西安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和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施工的这条隧道,全长1185米(面积11559.6平方米)。其中,隧道长468米,东引道长413米,西引道长304米。隧道为3孔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路面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内墙和照明线路。这条隧道的建成,结束了环城北路被火车站隔断29年的历史,打通了城市一环路,以及与一环路连接的城市东西向的主干线,既缓解了城内交通拥挤状况,又为过境车辆增加了一条通道。
1996年8月23日,车站售票开始实行微机售票,全市70多个银行售票点及电话订票和电脑订票全面运行,实现了车站售票工作的历史性改革。
2003年,市政府将城墙火车站段连接工程列为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方案经征集、评审和反复论证,于当年5月正式确定。
西安城墙火车站段连接工程由西安市文物园林局负责建设,2003年12月30日开工,于2005年5月1日竣工,总投资1.5亿元。工程全长537.7米,分为两部分。一是长233米多的连接段,主要是一座200米的3孔大跨桥梁,其最大跨径达84米;另一段为长304.3米的修复段,从尚勤路路西原城墙豁口至东墩台,由东墩台、城墙上两座敌楼、尚俭门门洞、尚勤门门洞等部分组成。除中空墙体外还有几座敌楼。整个修复工程修旧如旧,既恢复了古城风貌,又不影响城市交通,这是西安城墙墙体保护工程的最后一个修复与利用相结合的项目。它的完整修复,实现了把拥有600年历史的西安城墙完整连接起来的梦想。

通过北门的陇海铁路绘图/ 陶浒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深秋我们在朋友的陪同下游览了塔尔寺。2024年10月28日,从西宁市出发,开车30分钟就到了塔尔寺。 这座中国藏传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
2024-12-09 21:48:31
西安火车站绘图/ 陶浒 一、历史悠久的西安老火车站
当年被民间评选列入20世纪60年代西安十大建筑的西安火车站大楼,是一座富丽堂皇,近似宫殿式的大屋顶、大廊柱的仿古
2024-12-09 21:43:40
豫东腊月天气,虽已临近大寒,仍未感到严冬的寒意。
天空还欠大地一场丰年瑞雪,冬日阳光依然有些暖和。一个人静坐二楼书房,翻阅了两篇古文,不觉冬去已多时。
望眼窗外
2024-12-09 17:39:13
“时光掠影,岁月流觞”。闲暇时路过西安市南郊丈八路上的潘家庄,安置房工程正如火如荼鳞次栉比。不见了从前的市井烟火,阡陌巷道里也消失了起早贪黑的外乡人。岁
2024-12-09 16:04:42
生于滚滚红尘,每个人,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欲望,储藏于灵魂深处。追求美好,是我们做人的本能,只有掌控住自己的内心,不被欲望所驱使,你才是聪明的智者,你才是真正的成熟。 生而为
2024-12-09 16:03:41
凤凰镇位于柞水县东南部,幅员163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17287人。2020年被省住建厅命名为“历史文化名街区”,2021年被省文旅厅命名为“
2024-12-09 15:57:20
近日,经国际传播组织(ICO)干事长、中国记录通讯社社长陈学刚推荐,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基金会秘书长、加拿大世界华文媒体总编辑勾芍人博士致信共工新闻社,邀请其作
2024-12-09 15:11:39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