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塞上江南诗意浓 人文情怀洇城廊——榆林市榆阳区城市变化写意

  悠悠榆溪河是榆阳的母亲河。她流淌千年,守护了一座城,挡住了一片沙,润泽了一方田,修饰了自然生态,装点了人间美丽。她涤荡风尘云烟,见证历史变迁,依旧风雨兼程、奔流不息。

  榆溪河,源于榆林市榆阳区小壕兔乡刀兔海子西的水掌泉,全长106公里,为榆阳区内最长的河流。榆溪河流至榆林城区附近时已由数条小溪流汇聚,水流湍急起来,形成浩荡之势。她水流清澈,以柔荡波,哗哗放歌。

  榆溪河畔留佳构 / 陈丽媛

  历史上榆溪河也有粗暴的一面。每逢骤雨季节,肆虐无比,泛滥成灾,给下游人民造成巨大损失。但是,强悍的榆阳人以“天灾无畏,人定胜天”的气概一定要制服它。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榆阳人在红石峡用水泥、白灰沙浆砌块石、建成可容水量1900万立方米的一个大坝,由此一改榆溪河昔日的桀骜不驯,从而灌溉良田千亩,造福一方百姓。

  七孔桥初夏 / 陈丽媛

  紧依大坝下游便是著名的红石峡景区。红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骑石而下,白浪滚滚,雾气氤氲。峡内林木青翠,群花生艳。真是美妙仙境,人间胜景啊!红石峡谷长约350米,红石峡东崖为雄山寺,西崖为书法石刻。在东西石壁上参差着大小不一的25处石窟。西岸壁上的书法石刻颇为著名,旧时边将、文人来到此地,多在雄山寺豪饮唱和,留下160多幅宝贵的书法艺术作品,字大者约6米,小者寸许,篆、隶、楷、行、草齐全,笔力雄健、挺劲。题刻中有晚名将左宗棠所题的对联,革命先烈杜斌题刻的“力挽狂澜”字迹苍劲,功力不凡。

  节日的老街 / 陈丽媛

  榆溪河在红石峡渲染了浓重色彩之后,缓缓向前流淌四五华里,又来点缀榆林古城的艳丽芬芳。勤劳智慧的榆阳人不但驯服了榆溪河的粗暴性格,而且要让榆溪河变得美丽优雅起来。

  2016年建成了绵延7公里的长河滨公园是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公园以“人、河、城”为景观规划理念,整体景观结构为“一带、两点、三片区”,以滨河公园生态廊为带,九曲、榆溪广场为门户点,三片区则包括历史文化休闲区、民风民俗展示区和生态运动休闲区。

  榆林榆溪河公园生态观景台 / 栾武生

  河滨公园前端以镇北台为设计元素修建台地式广场——“镇北门封”,形成有力的开端,并隐喻出榆林古城“北门长封”的历史典故。并以榆阳三拓、历史人物群雕等10多个景观节点多角度展现榆林厚重的边塞历史文化、河套文化。园内民风民俗场地分别布置方言广场、五哥放羊等景观节点,以水系串接整个场地,自然亲和,形成从乡村到城市空间的整体意向性过渡。公园后端开阔地带,以“榆林八景”为设计元素营造一个开阔的湖面,同时在此设计湖心岛,营建整个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榆溪楼,统领全园。湖面水体既有浅水湿地又有深水游览区,游人可徜徉于柳岸河堤、栈桥荷塘之间,或可泛舟于宽阔水面,仰望榆溪楼胜景。

  漫步河滨公园,游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秀丽的水乡、文化的海洋。在这里可以追寻历史长廊里远去的岁月,在这里感受淳朴民风民俗中的人文情怀,在这里享受世外桃源的惬意。在河滨公园中央乘坐上旋转的巨大摩天轮,眼前六楼骑街、南塔北台的古城画面徐徐展开,颇为壮观!公园里树木丛生、绿意盎然。小桥流水,碧湖荡漾,水鸟游弋。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鳞次栉比。整个河滨公园有着不胜江南水乡却胜江南水乡的柔情。它的设计规划,艺术布局堪称是榆阳建设史上的一部杰作。

  想当初,河滩泥沙翻滚,河水浑浊,河床糟糕不堪,城市污水从各个口子排出,污染河流,臭气熏天,一派乱象。智慧的榆阳人重拳出击,大胆投资,建成这一占地96.68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给城市增添了亮丽的名片。假若没有这一公园古城将会是多么的逊色?假若没有榆溪河,榆阳大地咋能如此的肥沃?答案只有一个:在于改造与发展。

  榆溪河流出古城,缓缓向前,河川渐渐开阔平展,河流犹如一条银色玉带镶嵌在榆阳大地上。两岸村庄树木枝繁叶茂,百里田野稻谷瓜果飘香。榆溪河流至王沙洼村,与由西而来的汹涌澎湃的无定河携手汇合,共赴黄河。

《崛起的辉煌——陕西城市建设20年成果汇编》

点击可查阅电子书!!!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
  榆林,地级市。古称“上郡”,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

2024-12-09 15:04:49

  悠悠榆溪河是榆阳的母亲河。她流淌千年,守护了一座城,挡住了一片沙,润泽了一方田,修饰了自然生态,装点了人间美丽。她涤荡风尘云烟,见证历史变迁,依旧风雨兼程、奔流不息。  

2024-12-09 15:01:28

  近期,汉阴县住建局深入该县大街小巷、乡村田野,对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古老建筑、传统街区进行细致勘查与梳理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大力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推进第七批历

2024-12-09 14:56:27

  陕北,不仅仅是由榆林和延安两市组成的行政区域划分和地理意义上的陕西北部,更重要的是,陕北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一种在逆境中崛起的自信的精神。美

2024-12-09 14:46:42

  前几年,女儿远赴国外求学,临行前,她特意将自己在山东养的那只英国短毛猫“六六”空运给我,还一脸郑重地对我们说道:“爸妈,你们就把‘六六’当作你

2024-12-09 13:45:05

  上海晨曲是什么?如果出这道题,肯定会有许多答案,如长江口的汽笛声、东海岸的浪涛声、东方明珠塔的报钟声等等。但在我看来,真正无愧于上海晨曲的当属每天黎明前连绵不绝、奇

2024-12-09 10:03:44

  老张在这小镇的火车站当了一辈子站长。如今,头发花白的他即将退休。   那是个寒风呼啸、雪花狂舞的日子,老张在站台巡查。雪给车站披上银装,也勾起了他的回忆。   多年

2024-12-09 09:25:36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