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一支笔杆实现梦想

  星星落进了小河,而我跌进文学的天堂。

  戴老师的散文,看似在写浙西的乡土文化,人文故事,历史变迁,其实也反映了我国同期整个时代神州大地的巨大发展和进步,毛主席引导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改革开放的春风,也让我们农村大变样,摆脱了贫穷,走向了富裕。

  虽然我是湖北人,在湖北长大的,但是在我认真看了戴老师的散文后,再结合我小时候从长辈那里听到的零星的过去故事组合起来,我更加坚定,也更加敬畏,父辈甚至祖辈,吃苦奋斗的历史,从无到有的拼搏精神。

  我觉得戴老师这样的好书,真的值得走进我们的生活,书架,甚至今天学校的课堂,历史不能忘,过去不能忘。

  最开始认识戴老师,是在简书平台,一路从瓦匠到新闻工作者,刻苦奋斗,50多岁,拿到大学本科文凭,太不容易了,让我特别震惊。而这样的人,居然就在身边,

  后来我关注了老师的公众号,也有幸通过了个人微信,戴老师也推荐我进了一个江南文学的群,大家可以互相分享各自习作,也可以畅所欲言交流。

  老师热爱美丽的文字,曾从事石匠,泥瓦匠,代课老师新闻记者等,一直坚持写作,历经坎坷,累计发表了100多万字,现供职政府机关新闻中心。这在他的同龄人当中,真算是奇迹人物,用知识改变了命运,是我们大家的精神榜样,也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努力都不晚。

  前段时间,公众号后面无意中看到老师出了新书,我于是冒昧地问一下,我能不能拥有一套书。

  现在想来,有点唐突,老师平常工作很忙,但是没想到,老师很快回复,给我安排寄书到湖北黄冈我的居住地。

  他并没有说费用,我心里过意不去,随手发了一点邮费的红包,因为本来已经很麻烦老师了,肯定不能让老师倒贴邮费,记得拿到书那天,我真的挺高兴,扉页还有老师的亲笔签名,太荣幸了,虽然素未谋面,但是老师也一直支持我坚持公众号的写作,更加鼓励我一如既往热爱生活,积极努力,也常祝福我和孩子。

  读了老师关于父亲的文章,我内心忍不住哀伤,因为我自己是年幼丧父,有一定的共情意识,失去父亲,就如同失去拐杖,对于孩子来说,不管年龄多大,至亲的离开,其实是非常痛苦的,这种痛苦外人根本体会不了,没有人可以安慰,只能自己治愈,平息内心的苦痛。

  老师带年迈的母亲去西湖游玩,这体现了他作为儿子的一片孝心,细心,用心,而且还准备了塑料袋子,怕晕车。

  老师接母亲到城里过年,通过文字,都感觉很有画面感,能想象老师的母亲开心喜悦之情,让母亲感受孩子们的幸福生活,也是孩子的福气。

  老师驱车回乡下,取母亲自己种的菜。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油费比菜贵,但是作为子女,不能说透,老母亲种的菜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因为那是母亲的厚爱,也是母亲的劳动所得,母亲种的菜是无价的。

  戴老师曾经帮助邻居小妹灭火,都没考虑自身的安危,老师为人善良,正义,勇敢,临危不惧,乐于助人。

  “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曾经是我孩子学校的日常音乐,所以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

  陈越的一些音乐作品,把金华当地的景点,文化,历史都融入进去,很有特色,真的挺好,特别喜欢。

  我曾有幸在浙江省生活十年多,其中在金华这座城市生活了近五年,所以对金华也算有一定的熟悉感,从尖峰山到湖海塘,到九峰牧场,到汤溪寺平,佛堂镇,廿三里,苏溪镇……好多大街小巷,我走过。

  金华的汤团,凉粉,红糖麻花,酥饼,乌饭,麻糍,东河肉饼,永康方饼,衢州烤饼,肉丸等美食。

  戴老师在书里告诉我们,很多美食背后也是有文化故事的,当地美食我有亲自体验过,后来我即使离开了,还是会念念不舍,人的饮食经历有时候是难释怀的。

  老师写到读初中的艰难辛苦:上学两头乌,随身三个筒(早出门黑,晚归家乌,饭筒,菜筒,茶筒)的岁月。在如泣如诉的文字里,也能感受那种不易,也许当时祖国其他地方农村同时代的孩子们,都有类似的经历,但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对知识的热爱,依然那样纯粹,那样执着。

  刻苦努力的老师,13岁就收到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这在当时,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再看今天的孩子,上学基本车接车送,衣食无忧,鸡鸭鱼肉,琴棋书画……关键还被动学习,没啥动力,真是感慨万千。

  戴老师下乡代课的日子,短暂的,艰苦的,哪怕只有一学期,他却用最大的热情,耐心,陪伴孩子们,帮助指引孩子们。

  《星星落进了小河》这样的好书,当是珍品。我觉得应该多读,多思。

  我们已经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没有情怀,现在物欲横流,常常都忘了初心,忘了历史,忘了过往。

  戴老师的新书,也非常感谢大家支持,鼓励,有需要可以联系他本人下单购买。你我都值得拥有!

  戴建东的散文新作《星星落进了小河》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由著名作家张抗抗、裘山山、陆春祥联合推荐出版,这是继作者创作的散文集《行走田园》之后的又一散文新作。(焦点 荐)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
为了把远方看的更清楚 我跑到高高的山岗上 极力的呼吸风儿的甘甜 告诉每个人我深爱着这里 我有一个冬天的名字 七个字母排列组合的天籁 一如雪花飞舞的幽情 一如麦子呢喃的

2024-10-31 16:47:34

  我自幼在外婆家长大。于我而言,在外婆家众多的老物件中,那板柜有着特殊的地位,恰似寒夜篝火,暖我心扉。   外婆的朱红色板柜长140厘米、宽70厘米,紧挨着土炕。柜面斑驳,如岁

2024-10-31 13:02:23

爱情像树上的叶子, 落了还可以长出新的, 落了的叶子就可以飞翔, 只要春天在, 飞翔就在, 生长就在。 爱情有时是一扇虚掩的门, 不知道门内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 但是 爱情只属于勇敢

2024-10-31 12:49:55

  10月30日,中共榆林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现场教学点揭牌仪式在《沁园春·雪》诞生地—陕西省清涧县北国风光举行。市委党校校务委员刘芬,县委副书记、县委党校校长

2024-10-31 12:42:18

  星星落进了小河,而我跌进文学的天堂。  戴老师的散文,看似在写浙西的乡土文化,人文故事,历史变迁,其实也反映了我国同期整个时代神州大地的巨大发展和进步,毛主席引导人民过

2024-10-31 10:17:33

  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在人生旅途中,行色匆匆,生活中的每一次旅行,都是人生中驻足的驿站。无论是乡村,还是都市,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五彩缤纷的色泽,旅行又为色彩增添了浓重一笔。 

2024-10-31 10:15:10

  西安的背街多叫“巷”,就像北京的“里”、上海的“弄”一样,体现着一种地域文化。西安小巷的特色一是槐树多,二是小店多,三是闲人多。小店乃

2024-10-31 10:04:29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