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大锅菜”老兵的共同记忆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物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对于有过从军经历的老兵而言,大锅菜便是这样一份珍贵的记忆,它不仅仅是一道菜肴,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共同的记忆。
  大锅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解放战争的早期。在那个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年代,为了保障战士们的基本饮食需求,大锅菜应运而生。它以其制作简便、营养丰富、量大实惠的特点,迅速在军队中普及开来。猪肉炖粉条是那个时代的经典菜肴。“国军兄弟到我们这儿来吧,猪肉炖粉条管够!电影《大决战》中的这句台词,”穿越时空的界限,至今仍回响在耳畔。
  我所在的北方野战部队,冬季无霜期长,蔬菜品种少,特别是绿叶菜极少,萝卜、白菜、土豆、粉条成为连队的主打菜,特别是野营拉练的时候,大锅菜备受战士的喜爱。大锅菜的制作并不复杂,但却需要用心感悟,用情去做。五花肉、白菜、粉条、豆腐……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在炊事班战士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五花肉炖得酥软入味,粉条吸饱了汤汁变得滑爽可口,白菜和豆腐则增添了整道菜的清新与营养。战士们围坐在一起,大口吃着饭,偶尔抬头相视一笑,那份默契与温暖,成为军旅生涯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刚入伍的第2个年头,参加团组织的百公里野营拉练,团里的口号是“日行百里路练就铁脚板”,这次拉练对我们炊事人员,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1小时内,能不能做一锅高标准的大锅菜,让官兵吃得舒服,又能在全团伙食评比中拿上名次。
  我们迅速分工,班长带着王炎挖灶,“上司”领着我到老乡家买檗柴,小何战友备菜,我们各司其职。灶坑挖好后,用石块围了一圈,确定风向后,将行军锅稳稳地架在灶上。我则在一旁紧张而忙碌地准备着食材,将提前切好的五花肉薄片、大块的白菜、方块的豆腐以及泡好的粉条一一摆放在旁边。随着火候的逐渐加大,锅中开始飘出诱人的香气。我熟练地将五花肉放入锅中,用铲子翻炒着。五花肉在锅中翻滚着,发出“滋滋”的声响,油脂在锅中跳跃,直到五花肉变得金黄,才将其捞出备用。接着,我将白菜和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水,用铲子翻炒着。白菜的清新与豆腐的细腻在锅中交织出别样的风味,让我不禁咽了咽口水。锅中的汤汁逐渐沸腾起来,蒸汽升腾,与周围的秋意形成鲜明的对比。当锅中的汤汁变得浓稠时,我迅速将之前炒好的五花肉和泡好的粉条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开始炖煮。此时,烟熏火烤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与野地黄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战地风情。战友们围坐在灶旁,紧张而期待地等待着这顿美味的大锅菜。
  不同的连队、不同的地域,大锅菜的味道也各不相同。有的连队擅长炖煮,将各种食材与调料一起放入锅中,慢火细炖,直至汤汁浓郁、肉质酥烂;有的连队则偏爱炒制,将食材切成细丝或薄片,快速翻炒,保留其原有的鲜美与脆嫩。但无论哪种方式,大锅菜都以其质朴无华的味道,赢得了战士们的喜爱与赞誉。
  在野炊的过程中,大锅菜的制作不仅考验着炊事班长的厨艺与智慧,更考验着整个连队的团结协作能力。有时,由于风向突变或火力不均,大锅菜可能会出现糊底或夹生的情况,但我们从不抱怨,而是相互鼓励,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一锅色香味俱佳的大锅菜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化为了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在野外,没有豪华的餐厅与精致的餐具,但战士们却用最简单的方式享受着最纯粹的美食。饭前一首激昂奋进《军营男子汉》结束后,我们以班为单位,围在大锅旁,或蹲或坐,用粗瓷碗盛满热腾腾的大锅菜,大口大口地吃着,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这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正是部队野炊生活独有的魅力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队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大锅菜也逐渐淡出了战士们的日常餐桌,现在的新战友可能无法理解大锅菜的独有魅力。但那份独特的味道与记忆却永远留在了老兵们的心中。每当回忆起那段艰苦而又充实的军旅生涯时,大锅菜总是那个绕不开的话题。对于老兵们来说,大锅菜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承载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对战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深深眷恋。每当我们聚在一起,回忆起火热的军营生活,总会有人提议:“来一份大锅菜吧!”这句话一出,仿佛时光倒流,好像又回到了那个青涩而又充满梦想的青春岁月。
  作者简介:史杰,1974.10月出生,1990.12入伍,安徽萧县人,先后在原北京军区某部服役,长期从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自幼爱好文学,偶有散文/诗歌等见诸报端。2016年转业地方,现供职河北省省直机关,从事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在石家庄疫情较为严重,居家抗疫的那些日子里,除了到单位处理一下紧急公文,多数在家读书学习,静心思考外,偶尔也做点饭,以犒劳身心疲惫、相思牵挂、一家三地生活的我外,也给书卷

2024-10-28 10:25:09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物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对于有过从军经历的老兵而言,大锅菜便是这样一份珍贵的记忆,它不仅仅是一道菜肴,更是一种情感的

2024-10-28 10:24:16

  在悠悠的时光长河中,朋友,宛如那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其韵味,清雅高洁,宛如清晨穿透薄雾的阳光,柔和而温暖。   与这样的朋友相伴,仿佛置身于一座宁静的山间小院。四周翠竹

2024-10-28 10:22:04

  10月22日,“追寻红色足迹共享非遗大集”2024年西北地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延安市枣园1938广场启动。   在甘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甘泉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10-28 10:19:33

  舍,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胸怀。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面临着各种诱惑与选择。有时候,我们紧紧握住手中的东西,生怕失去,却忽略了舍去后的轻松与自在。做人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拥

2024-10-28 10:11:18

  当天边那颗星出现   你可知我又开始想念   有多少爱恋只能遥遥相望   就像月光洒向海面   年少的我们曾以为   相爱的人就能到永远   当我们相信情到深处在

2024-10-28 10:10:23

辣椒,板栗,南瓜,白果 玉米,高粱,花生…… 是秋天的,不是秋天的 都在阳光下,晒一晒 世间所有的事物 需要晒,离不开晒 放在阳光下,就有了 阳光明媚的气息 其实苦与泪,晒一

2024-10-28 10:09:4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