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耕夫诗坛》和《众手心声报母恩》有感
三伏炎热天,文友王科来到我的寒舍。他送给我一本《耕夫诗坛》,另一本是《众手心声报母恩》。我一连说谢谢,让客人吃饭,他婉言谢绝,说家里有急事,我无可奈何。
新书送来就要读,不读就对不住人家。特别是自费出书的更应该读。第一本是《耕夫诗坛》,是王老九诗社主办的甲辰创刊号。打开卷首,有著名作家高建群为王老九诗社题写的诗牌。
《耕夫诗坛》的创刊词值得一读:
扶锄耕夫筑诗坛,老九风韵意缠绵。
抛却名利耕黄土,执著肝胆奉大餐。
一盘葵花追太阳,万年情思吟美善。
我为诗坛重抖擞,燃臂为炬擎苍天。
创刊号的《贺词》是由陕西著名评论家常智奇先生写的。他对临潼评价很高——“陕西临潼,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里不仅是世界旅游文化胜地,也是中国当代农民诗歌创作高地。这里的王老九,是中国当代农民诗歌开宗立派式的人物。他开一个时代的先锋,一个历史的高标。他彪炳中国新诗创作的史册,讫今为止未有超越者。”
这本诗刊中好诗不少。有名家写的,有高手写的。有本地诗人,也有外地诗人。有陕西著名的农民诗人、陕西农民诗歌学会负责人之一魏琦波写的《你为光明而歌唱——纪念王老九诞辰130周年》;有中国龙文化专家庞进写的:
“一颗珍珠土内埋,满身光彩难出来。
一声炸雷天地动,挤出土来把苍开。”
好啊,一首好诗!
还有一首是中国新闻界著名记者刘荣庆写的《纪念农民诗圣王老九诞辰130周年》值得一读。诗很长,这里不再引用。还有鄠邑区特级教师、陕西农民诗歌学会创始人之一初红写的《祭农民诗人王老九》,诗意深刻,璧坐玑驰。诗坛高手、全国特级教师王嘉民写的《四季小唱》值得一读。
河南省著名书法家郭永亮写的:
“华山渭水辅三秦,熔古铸今扬善真。
文化传承王老九,耕云种月最精神。”
又是一首好诗!
我不会写诗,只是一个诗歌搬运工。只是给大家介绍一下。但我知道,好的诗歌,要立意正确,清新,刚健,琅琅上口。
例如,流沙河的诗《理想》写的多好:“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再像舒婷的《致橡树》“如果我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现在诗坛上出现了一种“裤裆诗”,叫人无法理解。伟大的鲁迅早在上一世纪30年代讲过,文学不要写“肚脐一下”,可是今天这个风气还在冒出。我们不要比这诗歌迷惑方向。我们今天纪念农民诗人王老九就应该发扬王老九的刚健清新的诗风。
第二本书是《众手心声报母恩》,是诗人王科纪念老母去世的纪念册。人人都有老娘啊。由此我想到了自己老娘的去世情景。我的老娘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去世的,患的是癌症。我给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做化疗,收麦前后做的化疗,到了冬季以后人就不行了。老娘在世时对我百般呵护。我是个不孝之子,对不住老娘。我曾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母亲的土炕》,另一篇是《一条黑粗布棉裤》是对老娘的怀念。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实在惭愧。
愿《耕夫诗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越办越好。
愿王老九的立意正、刚健清新的诗风发扬广大。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