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四川“红军哥”用脚步丈量万里长征路



重走长征路,真切感受“红军远征难”

“穿红军服,打绑腿,背斗笠,挎干粮袋,扛红军旗帜,不是作秀,而是体现重走长征路的仪式感、年代感。”近日,记者采访肖永乐时,他这样说道。
五年来,肖永乐凭着不变的初心,先后走进“人民共和国的摇篮”的瑞金、“江底尽埋英烈骨”的湘江、“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站起”的遵义、“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赤水、“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泸定桥、“百丈悬崖当云梯”的腊子口、“各路劲旅大会师”的会宁等地,用脚步丈量红军长征的万里征程,深切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

2020年10月,肖永乐沿着当年红军在于都东门渡口出发的路线,走过集结大桥、莲花广场、长征学院、渡江大桥,最后回到纪念园,实地感受当年红军秋月夜渡于都河的艰辛。
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州小金县交界处,主峰海拔4930米,是红军长征历时七天七夜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2022年6月,夹金山顶仍有很厚的积雪。肖永乐从宝兴县硗碛乡出发,在当地藏族朋友的引导下,沿着崎岖狭窄的泥泞山路,途经凉水井、扎角坝、菩生岗、烧鸡窝、一直箭、五倒拐……,当走到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垭口时,寒风呼啸,雨雪纷飞,湿透了的衣服结出颗颗冰珠。
“万里长征路,每一步都惊心动魄、非常艰难,每一个脚步都坚定地指向同一个方向。在敌人疯狂的围追堵截中,红军战士为什么能一次又一次杀开血路、突出重围、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坚定不变的信念:只要跟着共产党走,就一定能够打胜仗!”通过重走长征路,肖永乐真切体会到:长征是一条信仰之路——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无坚不摧的巨大精神力量。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江西瑞金沙洲坝杨荣显“八个儿子参加红军”,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四川省雅安市夹金大雪山上的红色丰碑——“冰雕‘军需处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大草地上用缝衣针改成的“金色鱼钩”……
沿途,肖永乐细心聆听当地群众讲述感人肺腑的红军长征故事,一次次,他泪湿眼眶;一夜夜,他陷入沉思。
2021年5月,肖永乐走进贵州省习水县土城古镇,详细了解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在古色古香的土城老街“老红军何木林住居”,老红军儿媳林成英、孙女何莉热心地向他讲述红色故事。
何木林于1927年参加红军,长征时,在土城附近的青杠坡战斗中身负重伤,为不暴露身份,他在土城“装聋作哑”14年。解放后,何木林的红军身份被组织公开,他因常年未说话,声带功能严重弱化,无法进行正常表达。于是,他在赤水河边坚持练习“说话”,3年后恢复。从此,他激情满怀在各地宣讲红色故事25年,直至去世。他的革命精神感召着后人,如今他一家三代都成为红色宣讲员,接力传承红色基因。

1935年8月,红军某部长征过草地,来到四川省若尔盖县班佑村。700多名红军小战士已走出草地,他们停留在班佑河边等待后续部队,却因缺乏食物、伤病折磨,体力严重不支,竟背靠背坐着全部牺牲了……
“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让我永远刻骨铭心……”2022年8月,肖永乐在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下,深切缅怀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
重走长征路期间,肖永乐沿途购买红色书籍,拍摄图片和视频,记录红色行程,并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新浪等媒体发布短视频,总播放量超过一亿次。同时,他走进学校、乡村、社区、企业授课,积极传播红色文化。他的事迹数次被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老区网、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四川新闻网、传播网及《中国县域经济报》《四川经济日报》《广元日报》等媒体报道。
广元市昭化区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李娜认为:肖永乐老师是我区“V能量”宣传大使,他不是普通的“网红”,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大V”。他靠着坚韧的毅力重走长征路,凭着不变的情怀传承红色基因,非常不容易,值得我们学习。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