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学
有人送你上学,那是多么幸福自豪的时光,那是多么甜蜜温馨的日子,那是多么难忘铭记的岁月。
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在遭儿女荒的大集体的时代,能有学上就万幸大吉了。如果有人陪送你去读书,那可是稀奇罕见的主。要不,就是孩子闯了祸,逃学,遭受押送到校的待遇。
姊妹兄弟多的穷人家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别家的孩子上学,吵着嚷着,要去读书,也只能让男孩子去,女孩子只好在家,喂猪放牛做家务,减轻父母养家糊口的重担。
我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就没有进过校门,十足的睁眼瞎。
有些村里富裕人家的孩子上学总是念不进,成绩差。特别是队长的儿子,指望半边天,读书成才,光宗耀祖,可就是不争气,上学期间,经常逃课,要么摸鱼捉黄鳝,要么爬树摘果烧黄豆,被社员发现投父母,孩子气愤填膺理直气壮地争辩道:一大家人吃饭,凭什么让我一个人读书?
所以,送学生上学,啥滋味?我真的不懂。
直到我上大学时,因为要翻山,背负小木箱,书、衣服等一些行李,到公路上等待班车。母亲安排,让妹妹提些东西,一路去赶车。
回望家乡的山山水水,走过家乡的沟坎坡岭,绿树青山在秋阳映照下,绿意盎然,金光灿灿。妹妹和我说了许多话,很是高兴,我的心乐滋滋的,有一股亲情的暖流漫过心田,浑身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我被分配到一所山区中学,成了孩子王。每逢开学的日子,总有一些多情心细的家长大包小包地肩挑背扛,陪护孩子来到学校。东奔西走,左右打探,报名,注册,找班主任,找教室,找宿舍,吃饭住宿安排妥帖了后,还叽叽喳喳窃窃私语三番五次叮咛一番,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校园。这时候,作为班主任,我很不以为然,总觉得家长多事讨嫌,催促他们快走。
稻桂飘香,金风送爽,五谷丰登,山野一片宁静。孩子的喧闹,那是山村的活力生机与希望。
溪流淙淙,绿枝搔首,沿河岸的蜿蜒田坎路上,三五成群的行人,流动着最美的风景。
大人挑着担子,一头是被褥,一头是米粮,孩子们穿着一新,背着书包,手里拿着几支桂花,嘻嘻哈哈地谈论着,向学校走去。
也走来了丝丝缕缕的清香,是那样的醉人,是那样的灿烂,是那样的迷人,是那样的难忘。
几年前,当儿子要去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上大学时,很是纠结了一番,本来很反感质疑现代家长过分溺爱偏袒孩子,成群结队送孩子上大学的现象。众因犟不过孩子母亲的牵肠挂肚不放心而陪送孩子一程。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见了世面,开了眼界,也算旅游了一把。
现在的小学生上学,监护人接送,成为常态。那是车流人流增多,不安全因素隐患潜伏,不得已而为之。对孩子的素质成长,能力锻炼,性格品德的健全,利弊得失,褒贬不一。但是,对孩子的关爱保护是一致的,是真诚的。
又到一年开学季,稻桂处处扑鼻香。天南地北送学去,万家传唱《读书郎》。
送学送行送真情,寄语寄志寄鲲鹏。
送学,一道永远流动的精彩。
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在遭儿女荒的大集体的时代,能有学上就万幸大吉了。如果有人陪送你去读书,那可是稀奇罕见的主。要不,就是孩子闯了祸,逃学,遭受押送到校的待遇。
姊妹兄弟多的穷人家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别家的孩子上学,吵着嚷着,要去读书,也只能让男孩子去,女孩子只好在家,喂猪放牛做家务,减轻父母养家糊口的重担。
我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就没有进过校门,十足的睁眼瞎。
有些村里富裕人家的孩子上学总是念不进,成绩差。特别是队长的儿子,指望半边天,读书成才,光宗耀祖,可就是不争气,上学期间,经常逃课,要么摸鱼捉黄鳝,要么爬树摘果烧黄豆,被社员发现投父母,孩子气愤填膺理直气壮地争辩道:一大家人吃饭,凭什么让我一个人读书?
所以,送学生上学,啥滋味?我真的不懂。
直到我上大学时,因为要翻山,背负小木箱,书、衣服等一些行李,到公路上等待班车。母亲安排,让妹妹提些东西,一路去赶车。
回望家乡的山山水水,走过家乡的沟坎坡岭,绿树青山在秋阳映照下,绿意盎然,金光灿灿。妹妹和我说了许多话,很是高兴,我的心乐滋滋的,有一股亲情的暖流漫过心田,浑身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我被分配到一所山区中学,成了孩子王。每逢开学的日子,总有一些多情心细的家长大包小包地肩挑背扛,陪护孩子来到学校。东奔西走,左右打探,报名,注册,找班主任,找教室,找宿舍,吃饭住宿安排妥帖了后,还叽叽喳喳窃窃私语三番五次叮咛一番,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校园。这时候,作为班主任,我很不以为然,总觉得家长多事讨嫌,催促他们快走。
稻桂飘香,金风送爽,五谷丰登,山野一片宁静。孩子的喧闹,那是山村的活力生机与希望。
溪流淙淙,绿枝搔首,沿河岸的蜿蜒田坎路上,三五成群的行人,流动着最美的风景。
大人挑着担子,一头是被褥,一头是米粮,孩子们穿着一新,背着书包,手里拿着几支桂花,嘻嘻哈哈地谈论着,向学校走去。
也走来了丝丝缕缕的清香,是那样的醉人,是那样的灿烂,是那样的迷人,是那样的难忘。
几年前,当儿子要去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上大学时,很是纠结了一番,本来很反感质疑现代家长过分溺爱偏袒孩子,成群结队送孩子上大学的现象。众因犟不过孩子母亲的牵肠挂肚不放心而陪送孩子一程。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见了世面,开了眼界,也算旅游了一把。
现在的小学生上学,监护人接送,成为常态。那是车流人流增多,不安全因素隐患潜伏,不得已而为之。对孩子的素质成长,能力锻炼,性格品德的健全,利弊得失,褒贬不一。但是,对孩子的关爱保护是一致的,是真诚的。
又到一年开学季,稻桂处处扑鼻香。天南地北送学去,万家传唱《读书郎》。
送学送行送真情,寄语寄志寄鲲鹏。
送学,一道永远流动的精彩。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