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怀念慈母

       娘,生我养我的母亲。     
  在我的记忆里,娘,中等个,身板挺,长着又大又亮的眼睛象舅舅。她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可涚是旧社会与新社会衔接时最后一批小脚妇人。那时,女人裹脚把自己秀成小脚女人,就象现在女孩作眉涂唇一样追求的是时髦,娘可能就是那时求美求真的人。她脚虽小,但走起路来又快又轻,脚虽小,但本事可真不小,似乎在她没有不会干的事。比如,下地帮助父亲干活,下种锄草,割麦收麦,她啥活都会干,从种粮收粮到磨成面粉做成啥吃的,她全套啥都会干,给我家打下的粮食吃不完。穿衣,也不例外,从种棉摘棉到防线制布,再到做成衣服鞋帽,她都会干,而且做得是上乘的;她制布放线作绽在村头大街上能摆二三十米长,还带有彩色条纹,以及染的布能搭满街上,简直就是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哪时纯粹的农耕很少很少有工业农加工的旧中国时代,农民的吃穿住行全靠自己成全生活,农村人没有这“两下子“是生活不下去的。我的娘却是这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村里人对此很羡慕,我们儿女都是穿着她种的棉制的布做的衣裳长大的。每年秋冬,娘酱淹的一罐罐芥菜,够我们全家吃一冬,用芥末调拌,就着玉米糁子可好吃了。家里吃的醋也是娘亲手做的,从磨粮拌料下曲发酵到上缸过滤淋醋出品,都是由她一手操作,而且做的醋深酱色好看好吃好香。村里好多人都是跟着她学做醋。娘把这一手传给了我二嫂,二嫂做的醋和娘做的醋一样,色好味好吃得香。娘走了,我又吃着我二嫂做的酷,一吃二嫂做的醋,就想娘。我从小,娘教我扦面条发面揉面蒸馍,我会了;娘教我油泼辣子作汤炒菜淹菜我都会了。娘病了,我给她做的油泼辣子面,面薄面筋汤浓汤香,娘吃着说,你还行。
  在我的眼里,娘是个啥活都能干的人,没有难不住她的事。在那时,不论是公家的事,还是家里的事,有个流行的词叫“自力更生”。我们国家从解放初期的一穷二白到啥都自己制作出了,啥都有了,靠的是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出来的。在我们家里,娘就是“自力更生”的人。按现代人的说法,说娘是个全才人全能人也不过份。现在社会发展了,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工业化生产了,啥都由社会提供,只要有钱啥都能买到。如果把现在的我移换到娘那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我肯定是活不下去了。
  娘不识字,但却很有文化,做事处事为人做人都是那样到位。我从小记得,不说过年过节,平时只要娘做的好吃的,总要叫我们儿女端上给邻居老人送去;村里人有个啥活请她帮忙她都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国遭大旱灾,粮食紧张得要命,我放学回家,肚子饿得呱呱叫,娘从屋梁上挂的笼子里拿出馍馍,让我和同来家里的娃娃吃,大灾三年我没有饿肚子。家里来了要饭的叫花子,娘都要给碗饭给个馍。谁家粮食吃得接不上茬儿了,她都给借。她好像一辈子没欠过别人什么的。过年娃娃们来了拜年,她都要给个5分一毛二毛的押岁钱。我从娘做的许多事上感到,娘虽不识字,但不等于没文化,她是个很有一定文化的人,那叫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心素养“。《中华词典》对“文化"二字的解释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即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娘就是“二者“有为的人。
  娘就是这样的人,她很坚强,她啥事都要自己挺着干,从不愿靠别人,那怕是自己的儿女也不愿张口。娘从我十几岁时就患有慢性气管炎病,每年冬季发作,村上医生给治,特别历害了都是我们儿女逼着她去县医院或是我大姐和姐夫工作的西安陆军四医大附属二院(今唐都医院)住院治疗;那里住院有亲人照顾,住院方便治得好,还有补助花钱少,她都多次不愿去,说到哪儿去,都要麻烦人。
  我不足二十岁报名应征当兵,娘很支持高兴。我离家走时,穿着一身崭新的绿军装,从兜里掏出我在公社工作时积攒下的两百元钱硬要交给她,我说,当兵了,啥都国家管,我拿着没用;娘说,你还没媳妇,你留着,有用。娘走时,我还是个当兵不到四年的战士,我接到电报,连夜赶车,火车上人多得水泄不通,我一直是站着两天一夜赶回家的,我爬到娘的棺材上哭着叫着:"娘,不孝儿回来了,你醒来看看,你还没享儿的福呢!“娘,还是闭着她的眼。
  娘离开我们已四十四年了,回想起这些至今难忘。我从娘身上看到了还是“自力更生"好,总感到娘活着多好。心想,假如那一天,帝国主义的仗打来了,封锁了吃的穿的用的;“非典“.冠状病毒疫情什么的天灾人祸来了,粮食吃的衣服穿的断供了,超市货架上的东西被抢空了一一
  “有娘在,我们还愁啥呢……”
  (2020庚子年春月/彭英杰于珠海)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敬畏歷史法則•端正歷史本位】 2023/09/13 《沒有談下來的天下》 《唯有打下來的江山》 二水基地 魏明仁 塵埃不掃,不會自己跑掉! 反動派,不會自行投降的! 對一個三十

2025-09-13 08:59:39

共工新闻社讯(孙业腾)2025年9月12日,香港共工新闻社高级新闻顾问、《红刊》创始人黄光宇率团队前往湖南韶山,在毛泽东广场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深切缅怀伟大领袖的丰功伟绩,

2025-09-12 20:14:12

主席辞世卌九秋, 纪念堂前人潮流。 白日晴空万里悠, 暮时电闪迅雷吼。 泪随骤雨落难收, 华夏图强赖此由。 天安门前鸽飞游, 功过人民自评说。

2025-09-11 12:18:45

2025年9月8日下午,临洮县陇西李氏祖籍研究会建会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古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位李氏宗亲代表与当地文史学者及地方文化社团

2025-09-11 09:06:44

玉笔写春秋,墨洒杏坛路。 汗雨勤耕育李桃,笑看芳菲处。 两鬓雪霜侵,未把初心负。 唯愿萌芽成栋梁,月下轻轻诉。

2025-09-10 16:59:05

  当黎明的第一缕晨光悄然穿透教室的窗棂,当深夜的台灯在教案上晕染出银色的光痕,敬爱的老师,您可曾留意——那黑板旁簌簌飘落、层层堆积的粉笔灰,早已化作银河中最

2025-09-10 16:47:36

2025年8月8-9日,“寻根·溯源·传承:中古陇西李氏文化与汉唐西北史地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饭店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唐史

2025-09-10 15:29:5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