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高文停:坚持义务扫路护路20年
在吴堡县辛家沟镇中高家庄村,有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坚持风雨无阻义务扫路20年;用坏的扫帚、铁锹、钁头自己都数不清,却不让村里花钱买一把……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憨老头”,他就是高文停。
老高住在村中部,距县公路清大路有2华里。清大路通村里山上有一条3华里的公路,从2003年开始,他坚持义务扫路垫路20多年,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好评!
每天,老高总要拿上扫帚铁到公路上清扫,下雪天,他早早起床,扫出一条人行道。秋天,当雨水把道路冲毁他会把路补修好,他说,他勤快一点,行人就方便了。
该村是全县有名的文化村:这里的秧歌、唢呐、剪纸、古建筑在吴堡赫赫有名。近几年随着吴堡旅游事业的发展,来村里旅游的人很多。为了方便游客,近年来他扫路扫得更勤了。他说:“人家老远来,咱要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把路维护好。我辛苦一点,人家高兴一点,雨雪天安全一点,不要因路把游客碰了。”
在老高家院子的一角,摆放着六七把新旧不一的扫帚。有的已经被用得光秃秃的。他说,自己用坏的扫帚数不清有多少把。
村民高文升给记者说,老高是“好人”“不赖”……在走访过程中,这是村民们给他的评价。不过也有人叫他“憨老头儿”,但解释说“这个憨不是傻,而是憨厚的憨。”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作为一个农民,义务扫路20年,有这样的境界和觉悟,真是值得大家学习。
老高还爱唱陕北的信天游,会做陕北美食——黄米馍馍。记者想听他唱几句,他清了清嗓子唱道:“前沟里的糜子,后沟里的谷/半碗黑豆,半碗米/端起碗来,想起你”。老高信手拈来的“酸曲儿”则和“夸婆姨”有关:“不唱东来不唱西/就唱我这巧婆姨/家务活、黄米馍馍都是她来干/看我们像不像个婆姨汉?”
后来记者才知道,当年还是流动小贩的高文停,正是跑到另外的李家源村卖黄米馍馍才和李启花认识的。当时李启花是村里做黄米馍馍最棒的姑娘。“我家糜子长得实在凶/蒸得那个米馍馍爱死个人。”他把尾音拖得悠长,余韵回荡在黄土高坡的山沟沟。
据村干部介绍,老高不仅义务扫路,作为“热心肠”看到邻里有困难便主动帮忙,村民有了纠纷和家庭矛盾他会主动帮助调解劝说。近年来,他先后调解民事纠纷20多起。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20年做好事,风里来雨里去,从未间断。“如果大家都像老高一样,村庄更洁净,邻里更和谐,家乡会更美好。”让我们为老高点赞。
老高住在村中部,距县公路清大路有2华里。清大路通村里山上有一条3华里的公路,从2003年开始,他坚持义务扫路垫路20多年,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好评!
每天,老高总要拿上扫帚铁到公路上清扫,下雪天,他早早起床,扫出一条人行道。秋天,当雨水把道路冲毁他会把路补修好,他说,他勤快一点,行人就方便了。
该村是全县有名的文化村:这里的秧歌、唢呐、剪纸、古建筑在吴堡赫赫有名。近几年随着吴堡旅游事业的发展,来村里旅游的人很多。为了方便游客,近年来他扫路扫得更勤了。他说:“人家老远来,咱要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把路维护好。我辛苦一点,人家高兴一点,雨雪天安全一点,不要因路把游客碰了。”
在老高家院子的一角,摆放着六七把新旧不一的扫帚。有的已经被用得光秃秃的。他说,自己用坏的扫帚数不清有多少把。
村民高文升给记者说,老高是“好人”“不赖”……在走访过程中,这是村民们给他的评价。不过也有人叫他“憨老头儿”,但解释说“这个憨不是傻,而是憨厚的憨。”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作为一个农民,义务扫路20年,有这样的境界和觉悟,真是值得大家学习。
老高还爱唱陕北的信天游,会做陕北美食——黄米馍馍。记者想听他唱几句,他清了清嗓子唱道:“前沟里的糜子,后沟里的谷/半碗黑豆,半碗米/端起碗来,想起你”。老高信手拈来的“酸曲儿”则和“夸婆姨”有关:“不唱东来不唱西/就唱我这巧婆姨/家务活、黄米馍馍都是她来干/看我们像不像个婆姨汉?”
后来记者才知道,当年还是流动小贩的高文停,正是跑到另外的李家源村卖黄米馍馍才和李启花认识的。当时李启花是村里做黄米馍馍最棒的姑娘。“我家糜子长得实在凶/蒸得那个米馍馍爱死个人。”他把尾音拖得悠长,余韵回荡在黄土高坡的山沟沟。
据村干部介绍,老高不仅义务扫路,作为“热心肠”看到邻里有困难便主动帮忙,村民有了纠纷和家庭矛盾他会主动帮助调解劝说。近年来,他先后调解民事纠纷20多起。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20年做好事,风里来雨里去,从未间断。“如果大家都像老高一样,村庄更洁净,邻里更和谐,家乡会更美好。”让我们为老高点赞。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西北建设杂志社 由陕西省、安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资助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汪显峰安居工程住房改善项目,经两个多月的施工建成峻工入住。6月10日,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举行峻
2025-06-13 21:54:36
杨恩新(1934—2022),陕西镇安人,先后在镇安县原双庙、蒿坪、熨斗等公社担任武装干部,县革委会副主任,他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兴牧造林、治坡造田、筑路引水,先后40多次被评
2025-05-23 10:15:37
杨仁和,1922年11月生,山西定襄人,曾任商南县公安局局长、柞水县副食公司经理、柞水县法院院长等职务,1984年4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2月离休。
小
2025-05-16 13:38:28
刘治海,1934年2月生,陕西山阳人,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原西鹃岭大队党支部书记、五里公社党委书记,山阳县林业局、水电局副局长,县水保局局长等职务,1995年4月退休。199
2025-05-16 13:37:56
郑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12月出生,2011年6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消防工作15年来,他始终
2025-05-14 22:20:31
在陕建三建集团一公司的发展中,有这样一位技术能手,他以严谨的匠心深耕行业13载,用创新的智慧突破技术壁垒,以卓有成效的管理凝聚团队力量,在每一项重大工程中镌刻下奋斗者的
2025-05-08 14:12:11
题记:今年是杨永年逝世32周年,从本期开始陆续发表几篇怀念文章
共产党的好干部,商洛人民的好儿子杨永年书记离开我们三十几个年头了。
三十年里,你毕生热爱的商山洛
2025-05-08 14:05:2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