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挖掘西北民大的功勋老人——马敬元

  说到高陵,没有人不知道位于通远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她在解放之初由中共中央西北局习仲勋指导创办,四年时间为大西北培养了一万多名党政干部,成为西北五省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被誉为“红色熔炉”和“干部摇篮”。七十多年前西北民大的辉煌灿烂,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无人提及。可现在,民大旧址已经成为陕西省的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入陕西省首批红色文物名录。挖掘她的历史使之闻名于世的,是一位有近50年党龄的耄耋老人——退休教师马敬元。
  马老师是高陵何村人,早年听人提起过西北民大,但不甚了解。直到2015年,他看到邮电大学教授袁武振研究西北民大的文章,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出于对红色资源和党的历史的关注,他查阅资料,实际调查,参观政法大学校史馆,走访当事人和知情者,在《大美高陵》上发表了《习仲勋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一文,西北民大才开始进入官方和民众视野,引起广泛关注。于是,才有了2019年5月开馆的民大旧址博物馆。
  为了挖掘更多的民大史料,同年10月,马老师踏上了寻找民大学员职工的漫漫之旅。他找到青海返回的民大学员李凯,老人虽然身体硬朗,还应邀参加了民大旧址博物馆的开馆典礼,但仅仅4个月,他对民大的回忆竟语焉不详,时断时续。好在他捐出了珍藏70年的“西北民大学习纪念”徽章,这枚徽章连政法大学校史馆都没有,竟是十分罕见的孤品! 李凯老人的情况让马老师意识到,民大学工所剩不多,健在的也都垂垂老矣。这段历史若不及时抢救挖掘,珍贵的记忆和史料就会永远灭失,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于是他马不停蹄,采访了民大文工室的杨祺、陈达力夫妇和杜建星、张远、赵正明老人,他们兴致勃勃地回忆起文工室编排节目,为学校和当地群众演出的难忘经历,捐出了老照片、毕业证、通讯录等,张远老人还携老伴、子孙专程来到通远坊,捐赠了民大校友会编辑的《回忆录》,赠送了自己的回忆文章和书法作品。 他又来到西安,采访了毕业后在青海工作的年龄最小的马笃信、和赵乐际的父亲一块学习和工作的张延钦;在富平,惠维斌一边滔滔不绝地回忆,一边拿出保存的毕业证、《民大生活》创刊号和毕业专号;在阎良,武也夫还热情提供了其他学员的姓名、住址、身体状况等基本信息。    在高陵,马老师四处寻觅,打听到十几位学员,可惜都已辞世,有两位刚走半年,令人感到十分遗憾。辗转几次,只在西安找到高陵媳妇崔醒初老人,她丈夫是早年参加红军并入党、长期潜入敌人内部提供情报、解放后调到西宁工作、号称青海“四大才子”的桑弘农。崔老不仅回忆起当年的多彩生活,还和儿子儿媳及孙辈一家人专程来到通远民大旧址,代丈夫向旧址博物馆捐赠了装订珍藏的全部442期《红旗》杂志。 不久,马老师又联系到西北民大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党委书记刘端棻94岁的夫人吕效林和长子刘斌。2020年元旦过后,他和区政府王副区长、文化局张、郭两位局长一道,专程赴西安南郊拜访母子二人。在满是刘端棻照片和藏品的家里,母子二人详细回忆了一家三口在通远坊的难忘岁月,绘声绘色,如数家珍,还不断拿出照片、书籍等实物,让老校长的形象一次次浮现在我们眼前。 分别之际,母子俩馈赠了刘端棻先生的纪念文集《往事如烟》,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多么难得的资料,多么珍贵的历史!吕老一再表示,方便时一定来民大旧址博物馆,故地重游,捡拾70年前的红色记忆。 开春不久,民大副教务长张宣的夫人周玉英、儿子张扬方,也专程来民大旧址博物馆参观重游。张远一生几起几落,历经坎坷,他既担任过兰州民族学院院长、党委书记,西北大学校长,享受副部长级待遇,又数次被打成“右派”和“反党分子”,一再遭受批斗,失去自由。胡子拉碴的肖像旁,“寿补蹉跎”的自题词,高度浓缩了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周玉英老人回忆说:“69年前,我们的婚礼就在通远坊的西北民大举行。如今阴阳两隔,令人感慨万千!”回到西安后,张扬方先生立刻给马老师寄来父亲的遗著《犯难生回忆录》,红色宝库里又增加了一块珍宝。 就这样,经过半年时间的舟车劳顿,马老师先后采访了十几位民大职工和学员,每人写了一篇采访手记。他又辗转联系到民大校友会,联系到民大秘书室主任吕夷的后辈,拿到了有关西北民大的不少资料,先后整理出《西北民大大事记》《著名教育家刘端棻》。这介绍民大的4万多字宝贵资料,很快被马老师编入他的纪实文集《桑梓情》,成为里边的精华和重头戏,很好地宣传了西北民大的红色历史。
  后来,应高陵区政协、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之邀,他又和马琦共同编写了30万字的《熔炉记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资料辑录》、20万字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让更多的人士了解了西北民大的辉煌岁月和巨大贡献。
  马老师的努力挖掘得到了政法大学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重视。2023年5月,几家省级单位联合举办的“西北民大研讨会”在高陵宾馆举行,他作为高陵唯一的嘉宾应邀参加,并做了《民大血脉连高陵》的专题发言;《熔炉记忆》作为全面介绍民大历史的宝贵资料发给与会代表,获得极高的评价。
  来高陵,不可不参观民西北大;来民大,应该知道挖掘她的这位功勋老人——马敬元。
  用脚步丈量岁月
  ——记古稀老人马敬元
  “变老的时候,是起身回到儿童,看起来未必鹤发童颜,而内心里却趋向坦率而纯真。变老的时候,要变到所能达到的最好,犹如瓜果成熟,焰火腾空,舒缓地释放出最后的优美。最后的香与爱意,最后的,竭尽全力。”读到李琦这首诗的时候就想到了身边的一位老人,他年逾古稀精神矍铄,身退休人不休,笔耕不辍,匆匆忙忙,奔走在高陵的大地上,用脚步丈量着岁月,留下了一串串生命之歌。他就是退休教师——马敬元。
  七十三岁的马敬元老师是高陵区何村人,从学校退休后,他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实而忙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挖掘高陵红色历史,弘扬优秀文化,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别样精彩。
  5年前,西安邮电大学教授袁武振撰文介绍了西北民大的历史。于是,马老师深入实地,搜索历史,走访查阅,弄清了西北民大在通远办学四年,为大西北培养1.3万名党政干部,成为“红色熔炉”和“革命摇篮”的辉煌。他通过《大美高陵》和《桑梓情》,把这段历史重现在世人面前,给党史、革命史、地方史充实了宝贵的资料,积极促成高陵打造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省级文保单位。他奔走西安、富平、阎良,采访了14位民大学工,为民大创作整理出4万字的珍贵资料。
  近几年,他应聘到区志办撰修《高陵县志》,到民政局编写《高陵地名志(录)》。工作之余,他还挖掘高陵人文历史,助力高陵文化繁荣。他查阅资料,整理出包括于志宁家族、状元吕柟和刘天章、袁弘化、张策等古今重量级人物的史料2万余字,搜集整理出诗书画大家叶浓给家乡和家乡人所题写的36首诗歌,全文5600字。他积极采访真人真事,写作通讯记实文章,讴歌高陵的飞速发展与新人新事。高陵一中,职教中心,高陵场畔,阳光森林,名镇通远的风貌特产,家乡何村的温室大棚、新村建设、致富领头人,非遗品牌“南茂号”,都在他的视野之内。
  马老师爱写诗歌,他创作的一首首朗诵诗文质兼美,众口传诵。《农民工礼赞》、《中秋月亮的联想》及他写的《巾帼脊梁李兰娟》战疫组诗三十余首在多平台编发。爱创作、爱诵读、爱公益,他是区上多个阅读推广群的顾问,还为小学生写作和朗诵活动公益指导,成为了大家身边的指导员。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撰写的《乐做园丁育桃李》、《给老伴的信》在省市征文活动中也取得了佳绩。
  每一种岁月都有它的色彩,每一段记忆都是人生里的独一无二。马老师是我们身边的不老老人,他用脚步丈量着岁月,他用辛勤装点着岁月,他用乐活的人生态度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活出了人生深广的姿态,他收获的也必定是一个丰硕的晚年。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善心义举,如浩荡的春风,吹开杨柳新装,烂漫山花,送来沁人心脾的缕缕芬芳。   爱心孝行,似阳光雨露,润物无声,温暖彼此,洋溢着真善美爱的乐章。   在碧波奔流的汉江河畔,在九里

2024-05-06 16:51:02

  说到高陵,没有人不知道位于通远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她在解放之初由中共中央西北局习仲勋指导创办,四年时间为大西北培养了一万多名党政干部,成为西北五省政权建设和经济建

2024-05-05 23:29:08

  李长东,一个从陕北走来的北漂者,一个从革命老区走来的北漂者,一个有着红色收藏梦想的北漂者。一路的艰苦,一路的坎坷。也只有他这样的硬汉才能承受。  1995年的北京正在悄

2024-05-02 13:53:16

  94岁全国劳动模范、咸阳市原副市长王保京赴新城村了解春耕春播并慰问在该村打井的外地施工队。   4月26日,陕西省兴平市一打井队为礼泉县烽火镇新城村正在打抗旱机井时

2024-04-30 18:29:02

  笔者从微电影《山乡情》剧组获悉,由南充翱翔网络技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乡村创业公益微电影《山乡情》杨建军剧中局长身份,虽然戏不多但是也缺一不可,可以说在剧中是一

2024-04-22 22:19:26

2024年4月20日下午2:30,在人民西路森屿城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杨焕亭老师长篇小说《汉武大帝》分享会。共有50多位专家、学者、作家,文学爱好者参加了会议。 杨焕亭,笔

2024-04-21 21:35: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