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护航

AI变脸助长电信诈骗激增,亟需多方防范对策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人工智能)给咱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一系列利用AI的新型犯罪,也给社会安全与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

本人在浙江省办理的一起涉嫌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运用 AI 算法进行深度分析,把受害人的兴趣爱好到消费习惯,及社交关系到财务状况,都摸得一清二楚;再通过采集受害人多角度照片或短视频之后,利用AI 变脸技术已从静态图像伪造发展为实时动态视频合成实施诈骗。更严重的是,犯罪团伙甚至能实时替换视频通话中的人脸,在对话过程中动态调整表情和动作,而现有技术对动态伪造视频的识别率不足 80%,部分检测工具在低分辨率或复杂光线环境下准确率骤降至 50% 以下,普通用户难以察觉异常。

据公安部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全国 AI 换脸诈骗案环比再增 45%,老年群体受骗占比达 38%,成为主要目标,单笔最高损失达 620 万元(上海某企业高管被骗案例)。香港荃湾 2025 年 4 月破获的诈骗中心,通过 AI 换脸假扮 "美女" 诱导受害人开设虚假电商平台,每周骗款高达百万元,涉及跨境犯罪网络。当前,犯罪团伙通过爬取社交媒体、外卖地址等信息构建 "受害人画像",使诈骗成功率提升 2.3 倍,而尽管《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于 2025 年 6 月 1 日施行,但对 AI 生成内容的 "显著标识" 标准尚未明确,平台审核责任缺乏操作指引,技术提供者追责机制也不完善,防范形势严峻。

为有效遏制 AI 变脸电信诈骗的蔓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法律体系,压实主体责任。参照欧盟《人工智能法》,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增设专门条款,明确 "为诈骗提供 AI 换脸工具者,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可处违法所得 5-10 倍罚款,最高不超过 5000 万元";规定技术平台未履行 AI 生成内容审核义务的,由网信部门责令暂停相关业务直至整改达标。2025 年底前,由国家网信办牵头出台《AI 生成内容标识管理细则》,强制要求对深度伪造的音视频添加不可去除的水印标识,如在视频角落标注 "合成内容" 电子标签,从法律层面明确内容生产者的标识义务。

二、强化技术反制,筑牢安全防线。推动金融、政务、支付等重点领域强制部署高精度检测技术,2025 年 12月底前实现 100% 覆盖。推广成熟检测系统(准确率超 96%),支持其与国家反诈中心数据互通,实时共享新型伪造特征库。在数据安全管理方面,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牵头,2025 年底前在金融、医疗行业试点人脸数据 "区块链存证 + 国密算法加密" 技术,确保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全流程可追溯、不可篡改。企业采集人脸信息时,须采用隐私计算技术,通过多方安全计算实现 "数据可用不可见",违规泄露人脸数据的企业,除承担民事赔偿外,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构建多维反诈宣传体系,提升反诈能力。要通过宣传提升群众防范意识,提醒群众保护个人生物信息,谨慎对待不明链接、邮件。针对老年人,在社区、老年大学开展“AI 反诈工作坊”;针对企业财务人员,联合行业协会开展 “反诈模拟演练”,识别伪造高管指令的常见话术。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 “AI 诈骗拆解” 系列动画,还原诈骗分子如何通过外卖信息、社交动态定制剧本,提示公众避免在网络暴露人脸、声纹等敏感信息。推广“国家反诈中心 APP”的“AI 预警”功能,实时拦截可疑视频通话。构建起“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防御网络,让AI犯罪无处遁形。

四、深化源头治理,强化跨境打击。外交部会同公安部与“一带一路”国家建立 AI 犯罪情报共享平台,建立 "48 小时跨境协查机制",共享犯罪团伙的技术特征、资金流向和人员信息,联合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实现对跨境诈骗团伙 "资金链 + 技术链 + 人员链" 的同步打击,2025 年内力争联合侦破至少 20 起重大跨境 AI 诈骗案件。(文/湖南君杰律师事务所许小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西北建设杂志社 法安天下,德润民心。为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民生,聚焦群众以及市场主体的法治需求,让普法宣传工作可感可触,近期,双乳司法所、派出所、平安法制办、市场监管所

2025-06-13 21:49:00

  西北建设杂志社 为切实解决部分市民群众因工作生活繁忙,无暇前往车管所办理电动自行车上牌业务的困扰,进一步强化民众安全出行意识,近日,商洛市柞水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创

2025-06-13 21:44:14

  作为长期从事司法实务的律师和政协委员,笔者在办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发现,伤残鉴定标准的适用存在着混乱的情况,一些鉴定机构选择使用《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而

2025-06-11 22:02:38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 我帮别人借钱,我要还钱吗?   5万元久久未还   西安的姚某在紫阳承包工程项目时与紫阳开商店的郭某相识,后姚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郭某借款10万元,郭某

2025-06-10 13:41:16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 案情简介   紫阳县甄美丽与贾英俊经人介绍认识,于2013年登记结婚。婚后甄美丽发现贾英俊酗酒,不务正业,经多次苦口婆心劝说仍无效果,且贾英俊自

2025-06-10 13:40:23

2022年,柞水A公司将某楼盘外墙施工工程分包给延安B公司,B公司又将外墙保温和真石漆工程分包给任某。任某即招用李某等人进行施工,完工后经结算,尚拖欠李某等6名农民工工资5万余

2025-06-10 10:37:17

6月5日,柞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合成作战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被广西南宁市公安局列为网上逃犯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出现在柞水县城。发现这一线索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迅速组织

2025-06-10 10:36:48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